情商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2015-05-30朱利
朱利
【摘要】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汉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自己的语言里,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载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诗性的,想象的,情感的民族,汉语言文字无不渗透着人性光彩和美学情趣。因此,肩负着传达这种光彩和情趣重任的语文学科绝不能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知识文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语文老师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充分领悟语言文字里深厚的人文底蕴,触摸到语言文学的深刻灵魂。
【关键词】汉语言 情商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7-02
现代心理学中这样定义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商数,它包含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或)产生情感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第二,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第三,对情绪理解,感悟的能力;第四,对情绪成熟地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归纳起来, 情商的内涵无外乎两方面:1.对自身情绪的驾驭和调控;2.对他人情绪或文学艺术等作品的情感性的知觉,鉴赏和表达。心理学和语文学科有如此的渊源,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实践。
笔者认为语感能力,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解决了双基,就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这本身没有错误,遗憾的是基本技能中重要的一项——情感体验能力被忽视或是遗忘了。 文学的最大意义在于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于触动人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悲壮,无法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缠绵悱恻,无法体会“深青棉袍,黑布马褂的蹒跚背影”流露出来的人间真情。一个无力感受真情的人是麻木可悲的,对于文学,对于社会更是可怕的,试想我们的下一辈,下两辈都如此无表情无感情地生存下去,人类的精神家园怎能不终将枯竭?
夏丏尊言:“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传媒,如何让作品中的情感最大程度地灵动于课堂,如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它的灵动呢?不妨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修炼内功,因情而教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内功:
人格素养——语文教师素养的灵魂
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
知识素养——语文教师素养的基础
学科专业知识。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是评价一个语文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语文教师还应掌握除语文学科之外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掌握这些学科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第三是“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论、教育管理论等等。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比如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学科类知识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避免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能力素养——语文教师素养的关键
能力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与一定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讲,这些能力包括如下诸多方面:
(一)阅读的能力
——对祖国语言的自身积淀要丰厚,要有文化底蕴。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间的喜怒哀乐,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去领悟人生的美。用人类文化精髓塑造学生灵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进行精神垫底。
语文涵盖文化、文学,而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世界的文学著作何其多,语文容量可谓精深、渊博,单从语文老师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来说,教语文不易,教好语文更是不易。教师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一般原理、原则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对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哲学思潮、艺术审美、宗教习俗进行广泛的涉猎,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师首先要在阅读中形成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除了某些原始情绪是通过种系遗传下来的,人们的大多数情感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培养和发展出来的。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會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明代学者王守仁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带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港湾的舵手。这艘船航行于感情之河。所以,教者本身首先必须是个细腻善感,感情丰富,充满激情的人。教师的情感可以是个人的情感经验,更应该是经过诸多文学作品熏陶和净化的“美”情。唯有情寓于中,才能发之于外,在课堂上,教师有深沉丰富的感情,优美的文学语言,才能最大程度地传达作品的情感。
(三)处理文本的能力
有了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在处理教材上就能旁征博引,独辟蹊径,化繁就简,深入浅出,显示出处理文本的能力。在由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链”中,课程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而制定,是教材创作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一方面会通过解读,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文化背景对接,认同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同构;另一方面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对学生的预计,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传达了人性中种种普遍的情怀。作家的心灵,可贵在他们对人生种种意蕴,有一份敏锐的触觉,善于捕捉那些涌现在他们脑际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技巧的处理,转化为文学作品,展示於读者的眼前。当我们阅读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怀念亲人、感叹离别,游子思家、追忆故国等等思想感情,就会倾注于我们的眼前,打动我们的心弦。基于此,讲授课文,要引导学生沉浸其中。学生一旦真能领略到作者的真挚情怀,受到感动,便会乐此不疲,养成阅读欣赏的习惯,领略作品中的形象感染、激发情感。教师带领他们从了解达到欣赏的层次。
情境即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则,创设一种能让学习者体会到的,并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环境。除了教师本身这个情境资源外,现代教学形势下,众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很多优越条件,磁带,碟片,多媒体等等,选择与作品情感挈合的工具,未雨绸缪,润物无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学生充分地领悟作品灵魂铺设一条道路。如在教授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前,可以运用古典配乐朗诵,创设空灵澄澈的月夜氛围,引领学生首先从感官上进入东坡笔下的境界中,其次才能有心的“沉浸”,最终才会有心与心的碰撞。
创设情境,能够激发情感,把智力的发展与情感的陶冶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获取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加深对作品感情的领悟,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捕捉情点,交融情感
文学形象是用语言描绘出来的,除了情感性,基本特征还有具体可感性,美感性,无论是虚的意境还是实的人物,这都为读者的身临其境提供了可行性。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是情感上的共鸣,这个引起共鸣的一个或多个细节就是情点。经过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情感的线,情感和相象交织,根据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审美能力,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靠近作家的情感与心灵,对作品的灵魂均能有一定的领悟和感受。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外部自然物与艺术形式之间可以通过情感来沟通,这是因为外在的力(物理的)与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形成了结构上的同型同构或异质同构,因而外物事物就具有了表现情感的功能。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就是物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产生同构作用后形成的。按照这一理论,不同的主题情感与不同感悟对象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不断强化这种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当然包括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融,还包括读者与文学形象的交融。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人格,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刻透视,是教育本质的智慧回归,对教育对象而言,更是“百年树人”的古老理念的体现。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对教育理念做过高度概括:是“育人”而非“制器”,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教授说:“语文就是给学生一个精神底子”,我们可以说:語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语言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与人的认知乃至整个心理活动,语言与文化,与情感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关注情感教育,关注情商培养,不会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