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说话训练探究:敢于说、有所说、善于说

2015-05-30任少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任少清

【摘要】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为学生负责,高度重视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要从“敢于说”到“有所说”再到“善于说”,“敢于说”是前提,“有所说”是过程,“善于说”是目标。在教学中首先要启迪引导学生“敢于说”。“敢于说”后,要使学生有“东西”说,有机会说。要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说”,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抓基础,针对初中学生来说,特别要重视抓单句、复句、句群和修辞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敢于说 有所说 善于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6-01

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直以来,大家都非常重视“读”和“写”,但在教学中,不少时候,语文教师不自觉的对“听”和“说”却容易“以偏概全”,尤其是“说”。我想,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大多数学生虽能“下笔成文”,却难以“出口成章”,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必然面临诸多障碍,乃至于影响学生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为学生负责,高度重视学生“说”的能力培养。

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培养学生“说话”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即从“敢于说”到“有所说”,再到“善于说”。在我的语文教学中,通过这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效果非常好。

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敢于说”,没有“说话”的胆量,就谈不上“有所说”,也就更谈不上“善于说”了。

学生在班上不敢大胆说话,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性格内向、胆小,二是有身体心理缺陷或障碍、不自信,三是班上有学生爱嘲笑、讥笑同学,等等。当然,要使学生“敢于说”,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和障碍,必要时,语文教师应与班主任沟通,协同解决,具体办法此处不赘述。

为了解决第一个学生“敢于说”这个问题,在教学中除了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要求、从生活乃至今后出生社会的需要讲清道理外,还要从古今中外具有辩才的人物的生动故事去启迪引导学生。如晏子使楚,折服楚王;触龙说赵太后挽救国家危亡;墨子止楚攻宋伸张正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特务,使敌人胆战心惊;周总理同基辛格谈判,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中美上海公报》……特别是周总理同基辛格的谈判,说起来更是感人。基辛格事后深有感概地说:“我最害怕同周恩来总理谈判。”他不得不叹服周总理惊人的说服力。学生们听了这些“能说会道”(当然不仅只这一点)而使国家、民族和人民受益的故事,自会觉得很有意味,同时还深感善于运用口头语言大有好处的道理。

于是乎,学生有些想说了,但他们有可能还是不敢大胆说,中学生嘛,自尊心强、面子思想重,怕说错了被人笑话被讥笑,尤其是女生。我就曾经无意间干过这样的“蠢事”:某年,有个学生在我规定的“两分钟演讲”会上侃侃而谈,但是话说得快,口齿不清,还“土”话连篇,我无意中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个学生自觉受到了嘲讽,面子上过不去,从此,在课堂上再不发言,即使我再三启发,他也三缄其口。“过失伤人”的教训,使我认识到,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不能有丝毫的“冒失”。

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对我接手教的每一届学生都制订了一条不大符合“情理”的规定,这就是“理解要说,不理解也要说(即表明自己“不懂得”)”,不作声不行,课后一律到办公室向我补说。我还公开向全班学生保证:无论谁说对说错,说多说少,从我做起,任何人都不准责怪、挖苦、嘲笑,谁说得多就多加分。这样,“敢于说”的障碍清除了,学生的自信心充足了,“敢于说”了。所以,我有时甚至肯定说“错”了的也是好的,因为“言多必失”嘛,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便是“言多难得”了。即便说“错”了,老师给予善意的指正,学生们不是都有所收获吗?既然大家都有所收获,在宽松的环境下,谁又不敢“说”呢?

学生“敢于说”了,接下来就要使他们有“东西”说,有机会说(说的机会多多,课堂上下、课堂内外均可)。让学生说的范围可以很广,说的东西可以包罗万象。如上课前组织“两分钟演讲”, 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说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回答提问,组织“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表演好人好事。在这些说的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文课也要重视“说”的能力的培养。每次作文课前,我都事先布置学生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特别是上课时,要学生“说”自己最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很好地体验生活,缺乏真情实感,站起来结结巴巴说几句或语无伦次地说一通,这就需要指导、引导。有的学生在实践中感触很深,说起来不仅有“东西”,而且有血有肉,比较动人。如一个同学谈自己在星期天帮助弟弟学骑自行车就挺生动。她把时间的推移、场地的变换、学车的过程讲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一段话很有意味。她说:“弟弟一踏上脚踏板,车子便向前一个劲儿地窜。我见他转得摇摇摆摆的,就大声向旁边看热闹的喊:‘看呀,耍龙灯的来了!惹得看热闹的小朋友手舞足蹈、大人们哈哈大笑。弟弟也跟着笑,车子摇摆得更厉害了,心一慌,人就从车上摔了下来,‘哎哟!我赶忙一把抓住,他才没有摔太重。弟弟从地上爬起来,还挺兴奋地说哩:‘不碍事,再骑! 弟弟又认真地学了起来…… ”这一段述说,富有生活气息,同学们听后都会心地笑了。

以上讲的,无疑是在课堂进行的。但这样还不够,真正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必须开辟第二课堂。教语文当班主任时,我总是重视开展班团活动,每学期有计划地搞几次演讲会、科普报告会、安全教育会,让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谈思想,讲体会。这样一来,学生们说的机会多了,说的内容也豐富了。

由此可见,使学生“敢于说”、“有所说”并不难,但要使学生“善于说”则不太容易。我以为,要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抓基础,针对初中学生来说,特别要重视抓单句、复句、句群和修辞知识的教学。“单句”教学教得好,学生会少说半截话或半通不通的话,说起来也就会比较符合语法规则;“复句”和“句群”教学搞得好,学生说话语无伦次的现象就会少,就会比较符合逻辑:“修辞”教学搞得好,学生的口头表达就会比较准确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