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5-05-30叶肖曼
叶肖曼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做出反思,尤其是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才能谈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课堂改革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4-01
毋庸諱言,中职学生大多对学习语文没什么兴趣,这种情绪影响了教学活动,也就谈不上有教学的实效性了。中职的考试机制和教材过于陈旧,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两大原因严重制约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改革迫在眉睫。改变现状的关键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及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抓住重点。
一、反思落后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是把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语文并行发展,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将本应生动活泼的教学变成了知识的单向灌输,变成枯燥的纯知识训练,致使语文教学脱离了中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滋生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再者,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我们的教师也放松了对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对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水平的紧迫感不强,有时甚至因为看不到中职教育的发展前景,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应付了之的思想。
二、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本校实际,编订校本教材。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做到:
1.要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忽略文化课,这是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2.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旧没关系,教师要学会把教学与时事结合起来,新旧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
3.要有实用性。语文只有有用才会越来越会用,越来越有用,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实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有趣的,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让学生学会用语文,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语文的魅力。
三、搭建民主平台,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多数学生更偏爱于能够沟通师生感情的“交流”型、“亲切型”的教师,而不是刻板的“工作型”、“严肃型”的教师。要使学生乐学,教师就要放下身段,做一个“亲切型”的教师。教师喜欢并尊重自己的学生,学生自然会尊敬教师,并且还会由人及“课”,“亲其师而信其道”对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此外,尽可能地做到每堂课教学都让学生有笑声,或是利用幽默的话调剂课堂,或是适当地讲一点与教材有关的奇闻轶事,或是用热情洋溢的鼓励性语言表扬学生的小进步,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压抑,释放激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浓厚了。
四、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和阅读训练
1.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确定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场所。学生不敢当众讲话,从心理学上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许多学生认为谁都会说话,可以无师自通,没有必要特别训练,也有很多学生认为不考口语,还不如花多些时间在读写训练上。二是由于心里不想说或不敢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阶段,很多学生不愿当众说话,怕讲不好而不敢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愿意表达,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其觉得有话说,另外可以将一些名人刻苦学习演讲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发其情感。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课前演讲、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辩论、模拟表演、综合性学习等。
2.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爱上阅读。中职学生信息传播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他们崇尚个性,热衷上网,却不爱阅读。教师要在必要的阅读指导下,重视学生独特的惑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阅读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成为张扬个性的善读人,并且能较长期地维持阅读兴趣。大部分学生喜欢看游戏刊物、明星八卦杂志和新闻体育杂志。学生愿意看这方面的书,是因为其他人在看,有交流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倡导阅读交流。要先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布置任务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书阅读一遍,并准备好推荐稿。一段时间后组织讨论交流,让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向同学推荐一下,这样,就逐渐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保证这项工作有效率,必需建立相关的考核评比制度以约束和鞭策学生。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查,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
参考文献:
[1]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师范大学2008.4
[2]俞露《提高中职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2009.4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