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种家庭教育模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负面影响
2015-05-30朱文清
朱文清
【摘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性格起源于幼时的家庭启蒙教育,而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会对幼儿性格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模式 性格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05-01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它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倾向性相联系。儿童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个性形成起重要作用,幼儿性格虽还没有定型,但它是未来性格发展的基础。通常性格比较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但如果环境和教育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幼儿性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性格是随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和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儿童性格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每位父母在常年累月的育儿中,其实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模式,每个家庭也都有基本稳定的教育模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在他们的性格发展上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家长应当了解其中的误区,切莫因此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一)溺爱教育模式
这是当下最普遍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将孩子泡在蜜罐里的教育,身在其中的孩子,看似幸福,其实不然,吃多了糖都会长蛀牙,何况是泡在蜜罐里呢。这种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甜蜜的破坏。
溺爱就是父母对孩子拼了命地进行“我吃草,孩子吃肉”式的“皇帝”教育。首先,不辨是非的满足孩子一切要求,总认为孩子还小,只要他开心就好。其次,幼儿和同龄人交流时,拼命维护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一定要自己的“宝贝”占尽风头,若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分歧,必会插上一手,将“无罪”的招牌打的震天响!在性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若幼儿一直生活在这样顺从、充满保护的环境中,会不断地强化他的自我中心意识,直至它被固化,变成我们常说的自私。
除此之外,溺爱教育模式中的父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包办孩子的一切,不管幼儿有没有能力独自面对,不管幼儿想不想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溺爱的父母只会以“孩子还小”为由,让孩子当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当孩子对这种包办由习惯变成依赖的时候,孩子就已经形成不能独自面对问题,凡事需要依赖他人的懦弱性格。
不是所有的甜都可以称其为甜,当甜成了一种一以贯之的味道,当甜以泛滥成灾的姿态出现,它可能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了。
(二)棍棒教育模式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未完的梦想,而当我们身为父母后,很容易混淆教育的目的,将自己的梦想作为一种期待强加给孩子。而当這种期待以一种过高、过于严苛的状态出现时,就产生了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棍棒教育。
孩子完成不了父母的要求、期待,孩子太贪玩、太调皮、不务正业,种种理由,让父母苦恼,那就打!打到他更努力,再也不敢玩。很多父母会这样辩驳:“我打他怎么了?打是最有效果的!要不你教育一个给我看看!”对于持着这种想法的家长,我只能说,他们不过是家庭教育的井底之蛙,为了一棵小树折掉了整片森林。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一定是孩子的错吗?“贪玩”难道不是孩子的天性吗?“不务正业”一定是做不好的事情吗?孩子是美丽的璞玉,他们渴望在自然中尽情生长,然后将最美的姿态呈现出来。可是父母无知、棍棒无情,在棍棒对天性一次次的打压中,孩子会怀疑,父母是否爱我,是不是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当这些疑问被棍棒肯定的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很乖,不再被打,但他们一定都是没有安全感和自卑、封闭的。
性格的好坏对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生活幸福与否影响颇重,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觉错失了幼儿性格发展的良机。
(三)先甜后苦教育模式
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体现的是“善变”的父母进行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消极影响。当幼儿提出某一要求时,家长觉得没什么,立刻同意了,而当幼儿真的去做了之后,家长又开始后悔,觉得还是不应该答应。怎么办呢?拉下脸来,拿出家长的强权,勒令停止。又或有些家长,平时一味惯着孩子,到孩子做错事或什么事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时,便棍棒相加。还有一些家长纯属“性情中人”,自己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喜笑颜开、百依百顺,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孩子说话大点声也会成为被教训一顿的理由。
甜苦交杂的咖啡可以撞出浓浓的香味,但教育并非一杯浅显的饮品,他施之于人、受之于人。我们的孩子不是百变精灵,可以幻化不同的面貌应变父母教育的失衡。幼儿性格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平衡、和谐的家庭环境,如此这般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疲于提心吊胆,从而养成不安和两面性的消极性格。
参考文献:
[1]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第十章
[2]阎水金.学前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第九章
[3]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