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润育心灵

2015-05-30张亚坤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张亚坤

人生是需要滋养的,吃饭是对身体进行补养;读书,则是对精神进行补养。面对社会中任何个体,特别是处在成长期的学生们,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从走进阅读、热爱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和深度阅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让阅读走进生活,让阅读润育心灵。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了书籍,便有了阅读。阅读可以使人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特别是面对一个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都正处在形成期的学生们,阅读的作用就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与书结伴,与书同长。

一、走进阅读

首先要点燃学习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走进阅读。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走进名著”、“名人故事会”、“我最喜爱的文章”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推动学生;校园内,在图书角、阅览室等摆放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开展多样的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交流会、人物评论会、读书节、亲子共读一本书、阅读沙龙、读书漂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搜集资料、自觉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或推荐与习作相关的书籍报刊等,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热爱阅读

学校、班级、家庭要为学生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书籍已成为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喜爱书籍,热爱读书。

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做读书游戏”、“我说我议”等兴趣盎然的方式,再巧用激励,使学生热爱阅读。课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品味,或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学生多阅读,多品味。为了反馈、督促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辑读书小报或召开读书主题班会等系列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和个人才能的平台,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读书的无穷乐趣,从而热爱阅读,热爱生活。

三、学会阅读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面对着不同个体,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可让学生运用几下几种方法来阅读:

1. 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细研读的阅读方法,力求对所读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详细掌握文中的每一个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语言修养。

2. 略读法。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看序文、目录、开头或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以求对所读内容有个概括了解,知道大略轮廓,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

3. 速读法。即不发声,不辨读,其特点是快。速读时可采用“扫视法”,培养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习惯,力求很快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

4. 批注法。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做到边读边思边勾画圈点或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读随写,以帮助理解。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学生对读的文学作品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享受阅读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戚继光有句名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只有沉浸在读书中,方可体味其中滋味。

读书之乐,源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读书之乐,源于史而净于心,愈真愈纯;读书之乐,源于文而悟于心,愈精愈深;读书之乐,源于意而头于心,愈长愈远。读励志的书,发人奋进;读诙谐的书,使人幽默;读哲理的书,使人思辨;读科技的书,使人启智等。

五、深度阅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深度阅读纳入学习中,让学生明白深度阅读的意义,体会深度阅读带给自己的动力,享受深度阅读的无穷魅力:

1. 读书的类别要广泛。引导学生不仅要会读教材、小学生应知应会的书刊及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还要多读一些从未涉猎过的其它领域的书籍。

2. 读书的内容有难度。激励学生多读一些“理不透”的文章、“看不懂”的作品,这样就需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阅读,进而引发出更多的疑问和思索,能够让人更加睿智和理性。

3. 加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阅读一些严肃的书籍,一个月、半年……长期坚持下来,那将是一个不小的阅读量,定会成为日后学习、生活、工作的巨大财富。

通过更多、更广、更深的阅读,让思想变得更柔韧有力,提高文化修养,也让一个人的眼界、思想更加开阔,更好地生活、学习,更会让一个民族有更多前进的动力,让一个社会显得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