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5-05-30朱卫东
朱卫东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将感官上的音、像、文、景与教学目标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有机结合,因而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运用要着力体现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拓展性的特点,同时还要灵活变通,适度适量,方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的四项原则
1. 直观性。语文课本里小学生平时不易接触到的事物或现象,用多媒体加以生动展示或场景还原,可以极大发挥其教学方面的优势。例如,在分析《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许多城市长大小学生从没看见过爬山虎的模样,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可以出示爬山虎的藤蔓、根须、叶片等,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样再讲爬山虎的特点学生就了然于胸了。这样的直观性图片引发的学生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大有裨益。
2. 趣味性。从教育学的维度来看,由于多媒体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渠道的信息输入,这样能够加强小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他们进入思考活动。比如,《草船借箭》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如果单靠课文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来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很勉强,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CAI课件,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历史氛围与学习情境,就能在仔细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突破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这一难点。因此,CAI课件的运用能增强视觉动感,使学生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3. 启发性。在多媒体的运用当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特定情境,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部分,其语言的高度凝炼性与蕴藉性为读者留下很多“艺术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让多媒体启发小学生的“二度创造”,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又如,在讲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诗作中“香炉生烟、飞流直下、银河洒落”的瀑布奇观,就应该通过有声的画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播放庐山瀑布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亲眼看到瀑布从陡峭的峰顶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如滚滚长河般奔腾,如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使学生从中进入这首诗所表现的烟雾缭绕、奔腾而下、气势磅礴的意境。这样,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旅游经历的学生来说,帮助他们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李白诗歌的奔放飘逸,浪漫洒脱。
4. 拓展性。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由于鼠标代替了板书,这样课堂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节省了教师的很多时间,但同时需要课堂的“含金量”也更高。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之后,教师可以播放《火柴天堂》的flash音乐,让学生写日记、观后感等,让学生在扎实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将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真正做到让教材“活”起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有它独具的优势,同时它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才能培育出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其实,多媒体并非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教学中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情况,做到因生而异、因文而异、因课而异。譬如,阅读教学就不能以视觉形象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就不能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接触与体会,多媒体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但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明确,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易于理解,所以小学语文课件的制作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渗透认知教育等知识层面的教育,也要渗透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等素质层面的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等。倘若将多媒体各种手段全方位大量使用,虽然热闹“有趣”,但一方面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这样的课只是让学生过了一把新鲜瘾,另一方面会造成教学手段的喧宾夺主,从而消解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的并不理想。只有将多媒体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发挥多媒体以媒生情、以媒传知的作用,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