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之花怒放彩云南

2015-05-30

时代名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回村自然村莲花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新华网、人民网、云南网说:这里民族团结如一家,当某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全村人都会不分你我,第一时间赶去支持;还说,如果是游客,在村子口渴了、走累了时,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热情好客的东莲花人也会把你迎进家,用糖果、瓜子和香茶招待你。 北京一纸媒更是载文称:“东莲花村是一枝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东莲花村何以出名?据考,该村始建于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全村有278户、1065人。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0.75亩,人均纯收入5370元,是一个纯回族聚居的自然村。

在该村,一位村干部向记者揭开了秘密。他说:“东莲花村成了民族团结的样板,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富裕回村、文化回村、和谐回村、生态回村的建设工程。”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呵护。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将其列为云南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这深深引起了云岭儿女的高度关注,无不欢欣鼓舞。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达25个;在全省人口总数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500万;云南还有这样几个“全国最多”: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跨境民族最多。

56个民族,56枝花。在云南这一片沃土上,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在精心呵护着这枝枝民族团结之花。

也正因如此,云南这枝民族团结之花,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正因如此,云南各民族才有了矢志不移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而这种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就集中体现在全省上下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各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出了十分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例如,决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掉队,重点将总人口只有23万,主要聚居在9个州市31个县175个行政村的1407个自然村的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7个人口较少民族,举全省之力实施了“四通五有一消除”扶贫工程,累计投入27.2亿元,完成了1407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等8400多个项目,使其生活明显改善。又如,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兴边富民工程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重要抓手,将其列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和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民族团结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再如,从2003年起,采取“重点培养、小步快跑、交流使用”等措施,实现了全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在省直机关至少有1名厅级干部的目标,全省16个州、市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中,有16位少数民族干部;县级党委书记中,少数民族占比33%;独龙、德昂、阿昌、布朗等民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省直机关中首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领导干部,不断壮大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骨干力量,成为了各民族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标志……

总之,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云南已牢牢地奠定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坚实基础,呈现出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标在前方,路在脚下。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民族工作主题,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云南这枝民族团结之花,将一定会在长治久安的云岭大地枝繁叶茂、花香怡人、艳丽多姿;假以时日,云南定将会成为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猜你喜欢

回村自然村莲花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云莲花灯
村口的老人
乡村老鼠回村记
回村创业“95后”大学生开启田园微商梦
莲花湖『变身』
回家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