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婚介,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05-30
QQ和陌陌上的谈情说爱容易、目的不纯,一不小心“约会”便成了“约炮”。万一碰上酒托做完冤大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春节来临,“大龄单身剩斗士”又迎来了“逼婚季”。根据广州2014年11月发布的《青年婚恋态度及婚介服务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单身人士急于找对象的压力源是:家人亲属(占54.3%)、自己(占28.2%),而社会舆论仅占8.3%,认为“没有压力”的占3.3%——半数以上的逼婚压力来源于家人亲属,只有3%自认为没压力。
中国式婚介30年
婚姻介绍和婚姻的历史一样悠久,不知道能不能算上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甚至有言称:“女人的天生属性就是母亲+媒人”。远的不说,从中国近30年来看,有规模有组织的婚恋交友形式能被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线下——婚姻介绍所;第二阶段:电视媒体——玫瑰之约;第三阶段:网络媒体1.0——QQ、聊天室;第四阶段:网络媒体2.0——世纪佳缘网、百合网、珍爱网等等;第五阶段:电视+网络——非诚勿扰;第六阶段:移动互联——陌陌、又又。
在哪个时代,我们都不缺乏婚恋交友的渠道,只不过这些渠道各具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婚介所基本和“居委会”一样,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过当年确实促成了很多美满姻缘。其特点是:登记人员相对诚信靠谱,目的纯粹,但人员范围小。
QQ和陌陌上的谈情说爱容易、目的不纯,一不小心“约会”便成了“约炮”。万一碰上酒托做完冤大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电视相亲更不靠谱。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哪个不是为了收视率表演作秀?娱乐性大于相亲性。
婚介网稍微好点,确实有大量奔着结婚去的,但诚信问题大大的影响着会员品质。
白富美,你真的是白富美?
做个测试,我们看电视上的新闻节目,经常有这样的开篇:“今年5月份,王小姐在某婚恋网上注册了账号……”然后,直觉上,下面该是什么了?被骗钱了是吧?遇到假冒富二代了吧?碰上婚托了吧?对婚介网来说,会员资料的真实性永远是最基本也是最难搞的课题。
2014年11月,公安人员破获了一个在婚介网上诈骗的团伙,员工天天上班一律隐去真实身份,统一由公司伪装成女性。
他们在全国各大知名婚姻网站注册登记,招揽“高富帅”男性,骗取对方信任后实施诈骗。抓到人一看:35个“白富美”里面,竟然有31个是男人。这年头,网上连男人女人都不可辨别,还谈什么情,说什么爱?
而越来越多的婚介网也已经逐步建立起愈加完善的会员身份验证机制。
比如强调“100%实名制”的百合网,建立“星级认证机制”的世纪佳缘网。至少,有了严格落地的身份验证,不至于再出现男人假冒白富美的情况。
很可惜的是,无论再与国家级的诚信体系合作,能验证的身份信息也就包括以下这些范畴:“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再具想象力一些,也许未来还可能直接验证出房产存款等。可惜这些似乎还是不够。
但真的能挑一挑的,还是每个人的“软资料”;其实能影响共同生活品质的,也是人的“软资料”。
他是不是爱打扫屋子?他多久回家看父母?她生气时候什么样?他喝醉了之后什么样?他是不是非要从底部开始挤牙膏?
完了,好像越来越难了。找对象考虑到这份上,还怎么找啊?
您别说,现在国际上都出现“检测DNA”来进行基因分析、配对的婚介机构了。
还听说,有款新上的APP——“又又”可以实现“骗子扒皮”。由于是基于朋友圈建立的交友平台,所以它有个先天优势:单身会员全部都是朋友圈通讯录上的好友,知根知底。
最好玩的是,它还可以针对目标启动“打听”功能:你对谁有兴趣,写个问题,让他周围的朋友投票或回答。我看有个小伙子被人贴上了个问题:“你觉得他对喜欢的人会主动出击吗?”周围朋友的回答是“不会”。
看来这打听的姑娘得準备主动啦!还有打听:“他抽烟吗?”“她做饭好吃吗?”“他高吗?”“他花心吗?”等等。这么打听一圈,“软资料”就出来了,是好多朋友回答的,应该不假吧?
诚信是婚恋的基石。作为这款“能扒皮还能打听”APP的投资人,余晓东对它的解读是:“又又是基于手机联系人的熟人婚恋社交平台”,在这个天使投资人眼中,又又对大众最具诱惑力的点在于:“可以有效解决婚恋交友中的诚信问题”。
随着春节来临,“大龄单身剩斗士”又迎来了“逼婚季”。
“‘逼婚季我也经历过,目前还被我认为那是人生最‘低价的阶段。一贯自信优秀的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那么跌价过,在很多‘热心人眼里,我简直像处理商品一样,我好像不再是30年来,自我认知里的那个我。我恨。”——目前已经结婚的小张回想起来“那段特殊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
人们都说,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不管怎么样,说起来,这“择偶”真心是个高难度的活!
(《中国周刊》张萌/文20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