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创新 追逐梦想

2015-05-30宗平

老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个体户万众老百姓

宗平

在这个激情奔涌的年代,有一句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鼓励大众创业创新已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转型的重要抓手。

经济增长新动力

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并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助推中国经济的腾飞。

毋庸置疑,当前,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换挡减速,经济下行带来的不仅是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且更可能带来的是通货紧缩、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下降,影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挖掘新经济增长点,切实开启全民创业引擎,鼓励老百姓投身创业,进一步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社会创造和创新活力竞相进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社会投资和创业创新热情进发。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200多万户,其中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多达291万人。在此背景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一大批热衷于创意、设计、网络的年轻人,紧跟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的潮流,用自己的“桌面工厂”生产出一大批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却又接地气、有市场的新型产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

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还有利于广泛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实践一再证明,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是推动改革车轮滚滚向前的重要力量。创业创新是亿万群众参与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各种阻力,特别是体制机制的障碍藩篱,创业创新者由此也就自然成了改革的呼吁推动者,进而还会让更多人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这对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使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当年实行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创造出粮食生产的奇迹,而且迅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所孕育的奇迹已露端倪,只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必定能够开辟经济增长新天地,必定能够形成奋发进取的时代新风尚和社会繁荣新气象。

要让群众唱主角

鼓励创新创业将倒逼一些地方政府转变发展观念。这些年。少数地方将抓经济工作等同于“抓项目”,有的甚至异化为抓“招商引资”。在一些官员心目中,只要一年搞定一两个大项目,GDP就有了保证、财政就有了来源、各项指标就能顺利完成。为了找项目,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时要求干部职工全员上阵,甚至还要摊派任务指标。为了上马某个项目,有的地方不惜违反政策给优惠,违反百姓意愿搞拆迁,破坏生态环境搞征地。在这种思路引领下。经济工作的任务似乎变得十分明确,发展经济的政绩也能较快体现出来,但发展却留下大量后遗症,并且不可持续。

与上述思路不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是要让群众唱主角,把大众请到经济发展的中心舞台。政府不能再将目光仅仅盯在少数几个大企业、大项目上,必须彻底转变理念,思考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更加科学地开展市场监管。本质上,这就是要求政府主动“自我革命”:只有破除了不合理的行政审批门槛,创业者才能顺利走进市场:只有提供相对完善的社保医疗,创业者才能减少后顾之忧;只有搭建起科技、人才、融资等公共平台,创业创新的社会成本才能降低;只有科学履行市场监管、加强产权保护,创业创新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可以预见,创业创新的大潮有望倒逼政府转变经济工作思路,转变社会事务管理方式,这种作用显然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将有助于加快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流动融合,形成更加良性和谐的社会互动。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不同群体的相对固化和阶层割裂。试想。如果农民难以找到进入城市的通道,年轻人要获得成功必须“拼爹”,拥有财富者可以一劳永逸,那长此以往,社会的公平公正就会遭到质疑。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也将降低。政府通过鼓励创业创新,正是要打破这样的固化与割裂,给一切有才能、肯拼搏、愿奋斗的人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和上升通道,给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将在全社会发挥巨大的示范引领意义和精神凝聚力量。

我们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经济作用的同时,还要密切跟踪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因此,我们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赴基层实现梦想而喝彩,为大量城市“白领”“金领”有勇气从头创业而叫好,为已经取得成功却再起航的二次创业者而鼓掌,更期待着政府部门能够与创业创新者良性互动,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动力与活力。

为百姓创业鼓与呼

让老百姓投身创业,最直接的是继续大力鼓励和支持个体户的发展。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不仅有利于老百姓就业和增收,更有利于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充分满足老百姓日常需求的多样性,而这恰恰是大企业、大商店所无法满足的。同时,个体户充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还在于它也是社会的重要“稳定器”,关乎着数以千万计的普通老百姓家庭的生计与幸福。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体户有4000多万个,如果算上未注册和灵活经营的,估计超过5000万个。可别小看这遍布城乡的个体经营大军,这5000万个个体户不仅可以解决超过5000万个就业岗位,而且为5000多万个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即便按中国家庭平均3口人的最小规模算,这5000万个体户将决定超过1.5亿人的生存和发展。客观地讲,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等新的个体经营形式将更加多样化。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人、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创业和就业。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个体户的充分发展,为其创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

老百姓创业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中小企业。千万不要小视中小企业,它不仅像个体户一样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还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商品化的“高手”。据统计,欧盟中小企业研发新成果是大企业的3~5倍,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当前,无论是调结构转方式,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都需要创新驱动,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要做到这一点,无疑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老百姓创业提供更多平台,进而让老百姓的创新热情、聪明才智竞相进发。这既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创业还能最直接地撬动投资和消费。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其他主体不同,老百姓创业对于增强国内投资和消费这两股扩大内需的动力来讲。更能起到“一石二鸟”的功效。老百姓创业无论场地有多大、设备有多少,都需要必要投资。尽管每一个老百姓创业投入的资金不多,但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海,最大限度地全民创业、全民投资就能聚沙成塔,汇聚成数量巨大的经济发展力量。让全民参与创业,更多的老百姓都能获得稳定的工作,进而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只要有了收入这个自变量的有力支撑,又何愁消费这个因变量不能扩大和提高呢?

今年全国两会在布置今年经济工作任务时讲得很清楚。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了强调要通过市场发现和培育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这实际上是给政府提出的要求。在老百姓全民创业的过程中,如果把老百姓比喻成“好种子”,把市场机制比喻成“好土壤”,那么把这两好变一好最终收获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好气候”。而政府恰恰就是决定气候好坏的关键。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要放水养鱼。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宽容失败等方面积极作为,进而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党中央已经吹响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号角,也发出了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的号召。让我们为创业创新者呐喊欢呼。真诚地尊重每一份奋斗的价值、每一个创造的梦想,共同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国家!

责编 邑金

猜你喜欢

个体户万众老百姓
万众期待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万众抗疫颂
从“倒爷”到8000万大军 个体户占市场主体已超六成
我国个体户今年注册量高于去年同期住宿餐饮业复苏缓慢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万众归心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推动LTE技术创新 落实“提速降费”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