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中棉所12创下的辉煌

2015-05-30苗成朵朱雅南李剑峰胡小燕

棉花科学 2015年6期

苗成朵 朱雅南 李剑峰 胡小燕

摘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对中棉所12的选育、创新和推广等作了回顾,文献资料表明:中棉所12是通过多系混合并在病地与非病地进行交替选择的育种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育成,它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基础,互补协调了抗病、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首次攻克了棉花的高产、优质、抗病三性状不易结合的难题;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优质的棉花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种植时间最长,1990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关键词:棉花品种;中棉所12;选育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5-0053-05

Abstract: Through consulting the archives and documents,the author reviewed the breeding, inno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ICR12, literature data showed that, ICR12 was bred in the 1980s by multi-line mixture and alternately selection in the disease & non-disease condition, which enriched the genetic basis of cotton population, and coordin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ease resistance, yield and quality. For the first time, ICR12 combined three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disease resistance, which are negative correlation in cotton. ICR12 has the feature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widespread adaptability, high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Having the largest extension area and longest planting time, CRI12 was awarded the first prize of the National Award for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in 1990.

Key Words: Cotton variety; ICR12; Breeding and extension

0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棉花界诞生了两朵奇葩,一个是山东省棉花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育成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棉花品种鲁棉一号,先后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800万公顷以上,创造经济效益57亿多元,1981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另一个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培育的棉花界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品种中棉所12,是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种植时间最长的棉花品种,1990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当年,中棉所12和鲁棉一号为我国的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再没有新的棉花品种能够超越。“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穿衣更是位于四大生存要素之首!今天,杂交水稻解决了半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棉花(主要是中棉所12和鲁棉一号)可以说解决了半数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因为棉纤维是当时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今天,它们就像一位荣获过军功章的老者,虽说年华已逝、时过境迁,但流失的时光却掩盖不了他过往岁月的英勇和辉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棉花品种改良主要以引种和系统选育为主要手段,相继引进了美国的斯字棉和岱字棉及前苏联时期的塔什干系列品种,它们均属感病品种,且产量不稳定,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生产上开始种植自育的品种,如86-1、鲁棉一号、邢台6871等,它们对枯萎病有一定的抗性,但对黄萎病均属感病类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生产上迫切需要抗黄萎病兼抗枯萎病且高产优质的品种,以控制病害,稳定棉花产量,培育兼抗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品种是当务之急,因此,育种家必须开拓新的育种途径,使棉花育种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作为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所,完成使命义不容辞,在育种家谭联望专家的带领下,历经12年的艰苦探索、攻克难关、风雨磨砺的育种历程,中棉所12终于呱呱坠地应运而生了。

鲁棉一号丰产性较好,但存在不抗病及纤维品质等方面的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被抗病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2所取代。参阅档案文献,纵观中棉所12的选育历程,凸显了中棉所12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

1 中棉所12选育的创新点

1.1 创造丰产优质的组合及优系

谭联望专家带领的课题组于1975年选出乌干达4号×邢台6871的高优势组合,从F4代选出虽感枯萎病但丰产优质的776429优系。

1.2 攻克枯萎病和黄萎病兼抗性难题

在丰产优质基础上攻克兼抗性,防止了抗性提高丰产性下降的弊端。将776429系置于枯萎病和黄萎病重病圃及高菌量的病钵中,进行温室苗期病钵、蕾期枯萎病圃、花期黄萎病的3次5轮连续选择,着重选择0~1级抗耐丰产株,取得了不同程度兼抗该两种病害的16个优系。

1.3 筛选出适应性广与稳定性强的8个最佳优系

将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16个优系在不同生态的病地与非病地进行系列鉴定,以丰产品种鲁棉一号、抗病品种86-1、陕1155为对照,进行产量、品质、抗性及早熟性、适应性鉴定,筛选出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农艺性状一致的4个主系及独特优异的4个辅系。

1.4 多系混合育种技术

将4个主系和4个辅系以3∶1的比例混合,互补并协调了抗病、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丰富了遗传基础,增强了适应性与稳产性,解决了长期以来三者难以兼得的问题。

2 中棉所12的闪光点

2.1 成功将高产、优质、抗病三性状结合于一体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培育的棉花品种,大多是单一性状突出而综合性状欠佳,因为高产、优质、抗病三性状具有遗传负相关性,而中棉所12的育成,首次攻克了抗病、高产、优质三者不易结合的难题,尤以抗性和产量同步提高,增强了适应性和稳产性,使我国棉花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国际先进水平。

2.2 高产、稳产和广泛的适应性是其突出优点

1985~1988年在黄河、长江流域抗病区试中,霜前皮棉均比各自对照平均增产17.5%和11.5%,连续4年位居第一。

中棉所12共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5个,累计点次139个,平均皮棉产量1326 kg/hm2,霜前皮棉产量1212 kg/h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并且连续12年作为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

在株型选育上,主要选择第一个果枝节位高、第一果节稍长的株型和缺刻较深的叶形,基部透光率提高40%,烂铃率较对照减轻20%~40%,一、二级皮棉提高到80%。

2.3 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兼抗性好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多个生理型小种,在国家抗病区试中,枯萎病指4.1,黄萎病指14.3(美苏品种枯萎病指为33~57、黄萎病指为29~37),对我国当时分布的3个黄萎病生理小种均具有抗性,抗性指标优于国家攻关要求,兼抗性居首位。

2.4审定省份之多

从1975年配制杂交组合到1986年品种育成,中棉所12的选育经历了12个年头。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浙江、湖北、新疆8省审(认)定和国家审定(1989年),这在作物品种中是罕见的。

2.5推广应用获4个之最

中棉所12是我国自育棉花品种中累计种植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大的品种,在1987~1997年11年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1043.4万公顷,增产皮棉93.9万吨,新增经济效益69.4亿元。其中,从1989~1995年连续7年种植面积位居第一,1996~1997年泗棉3号跃居第一位,中棉所12位居第二(表1)。

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棉花生产上棉铃虫的暴发和危害,1998年以后,随着美国抗虫棉新品种33B等抗虫品种的引进,生产上的常规品种迅速被美国抗虫棉所取代。

2.6 优良的种质资源

一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使用时间和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而一个优良种质的使用时间和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棉所12的高产稳产、抗病、优质性状的遗传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不但各种主要农艺性状组合完美,而且自身具有较强的遗传力、配合力和遗传稳定性,是一个很好的育种资源。

另据报道,中棉所12的细胞质中存在着抗黄萎病的遗传成分,具有细胞质母体遗传的特点,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2]。

2.6.1 育成36个品种 育种家利用中棉所12这一宝贵种质资源,采用杂交、回交、基因导入、航天诱变等技术手段获得系列新品系或组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国内用中棉所12作亲本,先后育成棉花新品系或组合84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有36个,占育成新品系的42.9%,其中杂交种7个(占审定品种的19.4%)、抗虫棉品种6个(占审定品种的16.7%)[3]。

2.6.2 代表性品种13个 由于中棉所12的高产稳产性状遗传力强,用其作亲本育成审定的36个品种中,累计推广面积1031.3万公顷,其中苏棉9号推广面积最大,达226.7万公顷。

苏棉9号、冀棉24、豫棉21、豫668、新陆中7号、中棉所35、中棉所40、鄂抗棉8号、鄂棉21、慈96-1、邯郸284、晋棉25、秦远4号等是以中棉所12作亲本育成的代表性品种,在生产上遍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

2.6.3 抗病性良好品种8个 由于中棉所12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性突出,其中,用其作亲本育成的20个品种对“两病”的兼抗性比较好,平均枯萎病指6.5,黄萎病指19.7,表现突出的是豫棉21、中棉所40、苏棉9号、豫棉668、晋棉15、秦远4号、豫棉11和宛棉7号。

2.6.4 杂交种7个 用中棉所12作亲本育成杂交棉品种7个,分别是冀杂18、川杂9号、川杂11号、湘杂2号、中棉所28、中棉所29、中棉所38,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棉区累计种植面积367.3万公顷,表现出高产和抗棉铃虫两大优势。其中,湘杂2号和冀杂18推广面积较大,分别为160.0万公顷和133.3万公顷。

3 小结

今天,随着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作物育种已经开启分子设计育种的新时代。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较,分子设计育种能够实现从“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精确育种”的转变,在育种家的田间试验之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

20世纪,“一把尺子一杆秤”的传统育种技术,虽说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及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当前激励农业科研人员要“顶天立地”的科研新形势下,更值得我们秉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鲁棉一号选育与推广的细节追忆[J].棉花科学,2014,36(5):43-45.

[2] 吴大鹏,房卫平,季道藩,等.中棉所12的黄萎病抗性遗传与育种应用研究[J].棉花学报,2009,21(5):399-404.

[3]郭香墨,谭联望,刘正德.中棉所12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估[J].中国棉花,2002,29(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