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企业绿化模式

2015-05-30马志新

吉林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树种车间矿区

马志新

煤矿绿化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区和生活区植树、栽花、种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让绿色植物发挥降低有害气体、尘埃、噪音、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一个到处呈现出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绿草成荫、生机盎然的地方,让绿化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又能使广大职工有一个整齐清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场所。对稳定社会秩序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深远意义。

园林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减弱噪音等作用。因为花草树木是监视三废的眼睛,是保护环境的哨兵。搞好矿区绿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保护职工健康,同时对矿区生产安全具有一定的国防意义。

矿区绿化可以根据其性质,利用形体、色彩不同的植物材料,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为职工创造一定的户外活动场所。绿化还可以结合生产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如种植树木可以生产木材,种植果树可以生产果品。这种绿化方式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1 矿区绿化需注意的问题

1.1 矿区绿化设计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矿区绿化规划,应是矿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城部分,在矿区总布局中,应予以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从根本上解决矿区绿化与厂区之间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

在单体车间的绿化设计中,一般都考虑到建筑物之间生产流程的顺序、交通运输的方便、布局的紧凑合理,同时需要节约用地、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最后还需注意建筑群体的统一、发展的远近期结合、预留出发展的余地。

根据厂、矿、车间及各种设施对园林绿化的不同要求,在矿区的总体规划中把绿化作为一项重点考虑内容,统一规划。

1.2 矿区的绿化树种选择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重视乡土树种的应用。选择能分隔空间,改善小气候,阻隔噪音的,选自然美观突出季相变化,经济实用的树种。注意植物群落的形成,降低前期投入及后期养护费用。

矿区绿化必须选择适宜的植物。对有污染的厂矿及车间栽植植物,应选择那些对有害物质既有抗性又能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才能达到精选环境的目的。

矿区绿化要根据厂矿的特点、工人的喜爱、植物的生态习性、环境条件等、本着对工人健康、对生产有利的原则,进行树种选择,使植物进入良好的生长状态,这样可以使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1.3 矿区绿地面积的确定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证明,绿地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其对环境的净化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一片设计合理的绿地,其面积越大,减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地多预留出绿地。

1.4 各树种的种植比例和草花的种植

实践证明,混交林比单一的树林防护效果要好。我们在吉林蛟河矿林场测定,一大片杂木混交林与一大片油松纯林的减尘率相比较,在冬季,前者的减尘率为37.7%,后者为34.3%,虽然是在落叶的情况下,前者的减尘率仍比后者高3.4%。因此乔木与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快长树与慢长树,应有个合适的种植比例。

据相关部门对80多个工厂的调查后认为一个工厂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体。乔灌木以3∶1的比例种植较为合适。在乔木中快长树占75%,慢长树占25%,则可以尽早收到绿化效果。绿篱和地被植物的比例以不超过绿化总面积的25%为宜。有条件的厂矿,在重点地区选择管理方便省工同时好看又有经济价值的露地宿根花卉比较合适。在高大空旷乔木的地方适宜多种地被植物。再决定植物材料比例时,必须根据功能要求和矿区的具体条件灵活把握,切勿生搬硬套。

2 矿区内不同功能区绿化

一般工矿的绿化应根据生产特定环境条件及工人要求等因素进行。

2.1 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是必要的。

林带可设在围墙外,以便于保卫工作,应留一定的透视距离,如乔木离墙2米以上,近墙处则以不种植灌木为宜。

2.2 车间的基础种植首先考虑种植是否会妨碍车间的生产活动及采光要求,然后布置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形式。

车间出入口附近车辆人流较多又与厂内街道相连,应重点处理。种植宜采用对称式,在门口可种植露地花卉,形成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灿烂景象。在休息室旁、窗口外侧、引人注意之地可种植花木类和松柏类,墙面亦可进行垂直绿化。车间两侧宜种落叶乔木,使冬季阳光充足,提高室温;东、西面宜种高大乔木在休息室旁、窗口外侧、引人注意之地可种植花木类和松柏类,墙面亦可进行垂直绿化。车间两侧宜种落叶乔木,使冬季阳光充足,提高室温;东、西面宜种高大乔木以防夏季暴晒;北面宜用常绿落叶乔木与灌木混交配置,以挡冬季的寒风和尘土。

2.3 厂区小花园

车间附近可辟建厂区小花园,选种生长健壮、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和常绿树及花卉,形式宜活泼自然。用丰富多彩的树群布置成绿树成荫、花果满园的美丽环境。树下安放座椅,同时在厂区小花园内设置小型棚架、水池、亭廊和宣传橱窗等。

2.4 工矿内大型绿地

远离城区的大型厂区用地面积较大,在总布置中应在自然条件较好、有地形起伏、不受污染又便于职工到达的地段建设厂区的绿地。

根据厂职工的要求、自然地形、物质技术力量等条件,本着勤俭的原则稍加整治,适量的安排活动场地、修建亭廊、摆设座椅。

厂区环境的改善会使周边土地大幅升值,陆地野生植物、湿地植物、水生植物逐年丰富,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愈加显著,生物链不断修复。城市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质量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工矿环境的治理、改造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2.5 矿区道路的绿化

2.5.1 矿区道路绿化。工矿道路的一般路面多为4~8米宽,人行、车行和快慢车道没有严格的界限,人流活动集中在上下班时间,货运车辆较多,因此在绿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路面较窄时,路边不种灌木和绿篱,应多栽草坪为宜,以便于人车分流。②路面较宽时,则应设人行道,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绿篱为宜,既安全又利于防尘。③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应有足够的视线距离,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不应种高于1米的植物。④树木离管线的距离应按照规范的规定合理安排。

2.5.2 厂矿的铁路绿化。①沿铁路两侧植树,靠近路边第一行宜种矮灌木,防止人员随意横穿铁路。②铁路与道路的交叉路口处,每边至少留出20米的空地,该处不能种高于10米的植物。③铁路弯道处,在弯道内侧应至少留出200米的视线空距,在这范围内不能种植阻挡视线的乔灌木。④装卸和原料成品堆放场地,应疏植乔木,不宜种植灌木,以免影响装卸运输。

每条路应突出一种乔木、花灌木、花卉、突出道路的景观特征。根据不同区域选择植物,通过有机地结合,不但增加可视效率还可以增强厂区的自我调节和环境净化的效果。

2.6 矿区内用水区的绿化

工厂区内用水区的绿化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贮水池的绿化。贮水池是存放工业用水及冷却回水的构筑物,其绿化的作用可以减少飘尘及减少毒气对水的污染,可以减低风速、遮荫、降温、减少水的蒸发。在进行池边的绿化时靠近水池,距水池2米内宜种地被植物,其后种常绿树可减少因落叶飘落在水面上而带来的清扫工作。河湖水源两岸宜种根系发达的乔灌木,可以减少污染,又能保土固堤。在水池的码头、取水设施建筑、输水管附近植树,要留有2米以上的距离便于设备检修。②深井周围的绿化。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企业以深井为水源,把几个深井用管道相连组成深井群,其周围应进行充分绿化,防止水源被污染。除种植乔灌木外,树下还可种耐阴的地被植物如玉簪、草坪等。植物与管道应留2米距离便于检修。

2.7 污染区域的绿化

冶炼、化工、热处理等车间,这类排放污染物的工厂和车间,在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污染物容易扩散的特点。

2.7.1 工矿区的防护林。要在工厂区内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林,在最大污染区顺风地区要有防风林和挡风林带。

防护林的方位必须根据最大污染盛行风频的风向而定。在减少大气污染的工作中考虑风的影响,首先是从风向开始。因为厂矿排放的有害气体和飘尘是随风的流动和向下风方向而扩散,风频越大,下风地段受污染的可能性越多。因此,防护林带设计应该是迎着风向设置的。

防护林的结构设计,首先应考虑功能要求,再决定形式,一般分为透式、半透式、不透式三种。为了达到较大的防护效果,三式混合使用为宜。一般透式应靠近污染源,其顺序为透式-半透式-不透式。植物配植以乔木、常绿树、灌木混交为好。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叶茂密、生长健壮且吸毒能力强调树种。

防护林树种选用生命力强、耐盐碱、降噪音等环保落叶树种,阳性树种与耐阴树种相结合;速生而易早衰的树种与慢长而长寿树种相结合;高大乔木与低矮的小乔木和灌木相结合;浅根树种与深根树种相结合,由此形成群体结构多样化的人工植物群落。

2.7.2 有特殊要求的一般车间的绿化

在污染较重的工厂里也有要求清洁的车间和部门,如化验室、检验所、中心实验室、有排污物的车间等,搞好单体车间的绿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2.7.2.1 对防尘降温有一定要求的车间。对这类车间周围进行绿化时,应设置密闭的防护林。车间门口应重点布置,可设喷水池、花坛、花带、花灌木等,沿路可用绿篱确定范围。据研究发现足球场的草坪上空,空气含尘量较不铺草坪的足球场含尘量减少2/3到5/6,同时草地还可以减少地面反射热,如柏油路面为30~40度,而草地只有22~24度。所以车间周围的地面应尽量多铺草坪及其他地被植物,如宿根花卉、中草药类等。据广州的测定,用爬山虎作垂直绿化的墙面与无绿化的墙面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22%,所以在车间的墙面上宜作垂直绿化。

2.7.2.2 对光有特殊要求的一般车间绿化。绿化时乔木离建筑应有足够的距离,切勿遮光。车间的周围可铺种草皮、栽植矮小灌木和宿根花卉及中草药类植物,如贴梗海棠、玫瑰、月季、蜀葵、萱草、黄岑、桔梗、百里香。阴面可种植珍珠梅、金银花、玉簪等。

2.7.2.3 噪声强烈的车间绿化。绿色植物有较高的降噪声能力,据国外测定,各种树木的减噪能力,多发生在低频率范围,阔叶乔木树冠能减弱落在树叶上面的音能到26%,而74%被反射和扩散。从树种来说,其叶面愈大、枝叶愈密,减噪能力愈显著。从配置方式对减噪效果的影响来看,矮树冠比高树冠好,种植灌木的效果更好。如长满叶子的全叶榆绿篱宽度不大,但种植在距绿篱2~3米处可降低2~5分贝。

根据上面的资料,在噪声强烈的车间周围绿化时,假若车间不排放毒气,应选择枝叶茂密、分枝点较低、叶面较大的乔灌木和常绿树,组成复层混交林。车间门口宜规则配植,路旁可用绿篱,其他地段应自然活泼、错落有致,既满足防护要求又能丰富的立面效果。

2.7.2.4 要求美化的车间,如工艺美术制品、刺绣、针织、印染、毛毯等工厂。在这类车间的生产中要绘制美丽动人的图案和制作造型生动的艺术品,因此,要多选择一些姿态优美、色泽艳丽,能反映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点的花木,如红刺梅、牡丹、芍药、月季、杜鹃等。

植物的配置既要朴实大方又要活泼简洁,形成松柏翠竹四时青,万紫千红不凋谢的优美景色,这样不仅改变了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工人的艺术创造潜力。

2.7.2.5 要求防火防爆的车间,周围应选种含水量多、根系发达、栓皮层厚、再生能力强、冠大荫浓的树种,如枫树、杨、柳、复叶槭、黄菠萝、柞树等。

2.7.2.6 在暗室和井下作业的工人,不宜在出车间时就马上接触刺目阳光,应在门外栽植大乔木或搭棚架,工人可在树荫下先调节过渡,以利于保护眼睛。

2.8 废旧矿区的园林绿化

报废矿区是煤炭行业生产的一大特点,做好废旧矿区的园林绿化事关重大。应对废弃的矿山、闲置的厂房重新予以关注,并且这种关注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用地局限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显得十分迫切。

2.8.1 矿山遗址是矿区发展的见证,是矿区历史的一部分,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工业弃置地的更新与改造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工业遗产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还希望通过更佳的设计方法便具重获新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生态和生物技术的成果,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弃置地的更新与改造,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对矿山发展来说,将那些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的矿山遗址作为展现工业文明,保留历史记忆的载体,以矿区遗址公园的形式保留下来,不仅有利于矿区遗址生态修复、循环利用,还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8.2 矿山遗址规划设计方法。矿山遗址公园,在规划模式上与一般遗址公园有所区别,遗址公园注重的是对基地遗迹的保存保护,而矿山遗址公园注重的是对基地的记忆和对遗迹及人造物适当保留和改造。所以,强调保护与再生,尽可能地在保留矿山建筑及场地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转换、对比、镶嵌等多种手法将场地重构,构成适合现代发展需求的空间。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主张因地制宜,在清楚矿山遗址意义的基础上对保留的矿山遗存进行评估,同时添加新的使用功能及其所需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它与场地中原来部分视觉上的对比和空间的融合关系,形成独特的当代景观文化。用场地物质环境积极推动社会意识的进步,为未来的传统继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矿区遗址公园的建设必须慎重,要在摸索中前行,应当从矿区发展的综合效益去考虑,千万不能盲目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冀媛.园林绿化设计解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圣泓.工业遗址公园[J],北京:中国园林,2008(2):01-08.

[3] 张冀媛,高晶光.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树种车间矿区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招工啦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