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指向练出精彩

2015-05-30单群群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圈画语段指向

单群群

小练笔看起来简单,但涵盖的内容却非常丰富,除了可以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运用刚学过的字词,养成自我修改的好习惯。小练笔指向不同,落实的目标也不同。

一、指向词语,在运用中理解巩固

随着年级的升高,字词教学所占的时间明显减少,教学的重心向阅读和写作倾斜。此时课文篇幅却明显变长,生字词也大量增加,于是,很多学生在书写中错别字增多了,对一些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面对这一现状设计指向词语的小练笔,就可以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巩固字词教学,一举两得。

如,课文《爬山虎的脚》一共有11个生字,分别是“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和“逐”,同时在“词语盘点”中还有一个四字词——引人注意。课后,我让学生在生字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五个写一段话,内容不限。因为对所写小片段在内容上没有限定,唯一的要求就是用上刚学过的课文中的生字词,所以,学生们写出来的小片段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模仿课文用上“重叠”“空隙”“占”“茎”等写了家中的丝瓜、猪笼草、凤仙花等植物,有的则用上“铺、触、痕、逐”等生字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等自然景观,还有的用上这些新词描写了心爱的玩具……不管写的是什么内容,他们都能用上课文中的五个生字词通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用的词语还超出了五个。下面就是其中两位学生写的小语段,虽然角度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语段中运用了刚学过的生字词。(加点的是带生字的词语)

语段一:我家有一个水晶球,水晶球的下面是底座,底座上铺着非常均匀的小麻绳,没有一条是重叠在一起的,麻绳之间也没有留出一点空隙。水晶球里,一只小老虎和一只大老虎坐在一起,占了一大块地方。它们坐在草地上,好像在说悄悄话。小老虎手上还有一朵展开笑脸的小花,非常引人注意。

语段二:我养了一只蜗牛,就摆放在家中最引人注意的电视柜旁。它的触角短短的,一有动静就马上缩进壳里,看起来非常灵活。我把叶子、青菜均匀地铺在笼子里给蜗牛食用。看起来蜗牛对食物兴趣不大,它最感兴趣的是爬行,总是不停地向笼子上面爬去,并逐渐靠近笼子上面的空隙,希望从那里钻出去。

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推敲和识记。一般而言,学生都会选择自己真正理解的词语进行写话。有些词语学生运用的频率很低,说明他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有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情况,整理出他们在练笔中出现的错字进行指导,点拨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易错字再次练写。这样进行小练笔学生有话可写,写出来的片段内容丰富,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小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写话能力,还帮助学生巩固了刚学过的字词,经历了推敲、选择、反思和再练习,学生掌握字词远比机械地抄写几遍有实效。

二、指向写法,在模仿中习得方法

当然,到了中高年级,练笔仅停留在词语的巩固和运用上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其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多样的,所以由此衍生出来的练笔内容也是多彩的。

如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段话对骆驼的样子进行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静态描写主要靠一个句式“那样……那样……那样……”串起来,动态描写则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来展示。这一段文字构段方式非常巧妙,而且易学又实用。于是,在讲解后我把仿写这一段作为这一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模仿这一自然段写写自己看到的事物,用上三个“那样”对事物进行静态描写,还要用上一系列动词对事物进行动态描写。这样的片段练习学生选材范围很广,景物、人物、动物都可以写,他们写出的片段内容全部来自生活,妙趣横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请看一个学生写的片段:

“嘭”,我打开电视机坐在软软的沙发上看了起来。我看见一些人在跳舞:那样修长的腿,那样直挺的腰,那样华丽的衣裳。她们穿着高跟鞋,扭着小细腰,踩着早已滚瓜烂熟的舞步,能把腿盘到头上,能把腰下到地上。随着音乐的节奏,腰上的短裙也欢快地舞动着。我看呆了,身子情不自禁地跟着扭动起来。

像这样的小练笔在教学中随时可以进行。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来说,学了《鸟的天堂》后,可以让学生借鉴文中对大榕树叶子的描写,进行写实和想象相结合的小练笔,也可以模仿文中描写鸟欢叫的方法进行点面结合的小练笔;学了《火烧云》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描写的方法,用上各种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写自己喜欢的场景,也可以根据文中对火烧云变化过程的描写方法,练写自己看到的火烧云的变化;学了《观潮》则可以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让学生从远到近写写自己看到的景物……总之,做个有心人,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一课一得,看似简单,内容却不断变化,所得相连,一定能夯实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指向修改,在圈画中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无论哪种形式的小练笔,只要在练笔前明确圈画要求,引导学生在小练笔时按要求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圈圈画画,就可以一举多得。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小练笔是否符合要求,二来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快速高效地批改。在练笔的过程中到底要圈画些什么,又怎样圈画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根据小练笔的目标指向来确定圈画的内容就可以了。

在指向词语的小练笔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完后用淡颜色的水彩笔圈出用在语段中的词语。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有着双重作用。首先,在所选用的词语上圈画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督促学生去检查自己写好的语段,想一想自己生字词运用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要求;其次,学生在词语上醒目圈画也方便了教师批改,教师一看就知道学生用了哪些词语,不必在批改中费神寻找、计数他们用上了几个词语,这样批改省时而又高效。

文章写法的多样决定了练笔形式的丰富多彩。练笔形式丰富了,指向写法的小练笔圈画的方法也就多姿多彩了。如上述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的小练笔,我们则可以要求学生圈出文中的排比句“那样……那样……那样……”和连续运用的动词。如果是练习总分段式,我们则可以让学生写完后画出总起句,再思考自己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然后圈出每部分的关键词。对于并列段式的仿写则可以要求学生先圈画出并列的事物,再圈画出这几种事物在描写中最大的亮点……总之,每次圈画的内容都可以根据练笔的要求来确定。

因为每次练笔后都要让学生用水彩笔勾画出练笔要求运用的词语,于是,学生就会在动笔时推敲、分析练写的要求,写完后还会在圈画中再次审视并修改。久而久之,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审视中,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圈画语段指向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在“圈画”中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圈画助力数学阅读
读练结合感悟精彩
注重方法渗透培养阅读能力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