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法在Windows程序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2015-05-30唐小勇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Windows程序设计知识点广、更新速度快和应用实践性强等特征,适应“填鸭式”教学向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过程,把研讨式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来。本文主要阐述了研讨式教学法在Windows 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各步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教学案例具体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在Windows 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讨式 程序设计 教学法 Window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1-02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如智能手机类的便携式计算设备普及,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已息息相关,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因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使得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伴随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因此推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改革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革新与变换。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则是要通过改革,改掉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适应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强及更新换代快特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掌握最新计算机技术的社会可用专业之才。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方法改革。当前以知识讲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向学生讲授概念、理论、要领等内容,忽视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因而,学生主要功能是“听、记、背”,而不是主动去理解知识,束缚、压抑了学生学习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佳。
研讨式教学法实质是解放教师的教授力和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脑筋开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的应用
基于对讲授“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改进,针对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研究如何实现从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消极被动参与教学到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为主的转变,关键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设计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研讨内容
研讨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程知识巧妙地隐含在研讨内容中,使学生在研讨过程中达到理解Windows 程序设计课程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目的。因而,研讨内容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智力构建新知识体系。
2.依据程序设计理论分析研讨内容,激发学生研讨兴趣
Windows 程序设计课程知识具有共性与个性,教师应用对Windows操作系统API函数、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共性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讲解,精心设计一些程序设计目标,如动态效果,让学生对研讨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然后,教师要适当设置一些技术要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协调学习。
3.学生自主协作积极参与研讨
自主多人协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研讨内容,独立分析查阅文献,讨论研讨内容,得出初步研讨结论。通过与多人的研究讨论、协商,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目标的建构。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案例分析
本教学案例针对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常用绘图函数及编程”,主要学习Windows API绘图函数。目标是要求编写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圆心沿正弦曲线轨迹移动的实心圆,且每隔四分之一周期,圆的填充色和圆的周边颜色都发生变化,圆的半径在四分之一周期之内由正弦曲线幅值的0.2倍至0.6倍线性增长。
本教学案例适合学生现有知识结构,且动态效果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对技术的挑战性。首先学生们通过课余自学正弦曲线点坐标生成方法、窗口程序如何处理WM_PAINT消息、Windows API绘图函数等,对绘图过程有了初步认识。在研讨阶段,先由两位同学通过自己的PPT 讲解如何由点和Polyline函数生成正弦曲线,如何通过100个点把正弦曲线分成四段,当i<=25处于第1个1/4周期,创建红色画笔和画刷;25作者简介:
唐小勇(1973-),男,汉族,湖南洞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法、并行分布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