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笑望书
2015-05-30邓景鸿
邓景鸿
“后高考时代”指的是高考过后,进入大学校门前,考生们从极度紧张而亢奋逐渐走向神经松弛的状态;从高考考试阶段走向志愿填报阶段、高校录取阶段以及最终进入大学校门的过程。
在这个史上最长的暑假里,我们的后高考时代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在心理上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在这段大学预备役时光,我们应当如何安排,才能充实而有意义地过度街接“黑色”高三与|“栀子花开”的大学呢?
本期《高考金刊》特别策划,将细分“后高考时代”为三个阶段:初级、进阶和高阶。逐一分析其特点,分享师兄师姐们曾经是如何书写自己的“花样岁月”,为同学们搭建聆听专家“迈向大学”真知灼见的桥梁。
愿同学们铭记高中的“匆匆这些年”,青涩又懂懂的欢乐与无奈,是值得一生珍藏的味蕾。望同学们满怀信心的“且形且珍惜”,光辉而流金的梦想与未来,是开启人生书卷的新页。
高考结束那一秒钟,你在想什么?
高考结束那一晚,你又在干什么?
高考结束那-段日子,你会做些什么?
初阶:High&Enjoy
第一阵营:夜夜笙歌
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就像《匆匆那年》电影里演的一样,我们班一大群人在KTV里醉到了天亮,每个人都喝了好几瓶啤酒,七扭八歪地倒在地上,包括平时班级里的学霸学神们。我们既高兴,又失落,说不清楚那滋味。而我,也正像电影里那样,向喜欢了好久的女孩表白,她什么也没有说,只用一个微笑为我这段暗恋画上了句号。至于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每天都在同学聚会(也可称为酒会)中度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多美好又放纵的时光。
——胡杨
《金刊》建议:三年的同学情要告一段落,聚会肯定是高考后同学们的首选,吐露心迹,畅谈人生……每一个从那段岁月走过的人都会印象深刻。不过夜夜笙歌并不可取,欢歌一晚足矣。如果真的想珍藏这份情意,不妨试试学做班级电子相册、个人成长纪念册、校友录…安排时间走访老师和同学,留下临别赠言,整理复习资料,转赠给学弟学妹们等,珍藏起高中生活的记忆,记录下高三的点点滴滴,因为高三无疑是你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难忘而又那么精彩。
第二阵营:无所事事
极度紧张而亢奋的神经突然松弛,我跌入无限的空虚。该做点什么呢?我把高三错失的偶像剧全翻出来没日没夜地看,生怕自己的脑袋有片刻的空闲,每天除了吃饭,几乎不曾走出房间。而吃饭这方面,也真是暴饮暴食,每顿以吃撑为目标,到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足足胖了十斤。用我妈的话说,我就是窝在家里当了十几天寄生虫。
——芦苇
<金刊》建议:无所事事,听上去是一种放松方式,可实际上正是一部分同学情绪紧张的表现。正因为害怕高考成绩不理想,有的同学特意不去想它,让自己的脑袋装满别的事,比如偶像剧、校园小说…可是,装满只是一时的,空虚才是长久的。与其在家当“寄生虫”,为何不走出家门,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打零工呢?去超市当收银员、去肯德基端端盘子…..汗水会让你明白,生活不易,从此你的人生更要靠自己好好创造。
第三阵营:改造自己
我的后高考时代?忙!太忙了!高考前俩月,我正好十八岁生日,爸爸妈妈分别送给我两份承诺,爸爸说,高考完以后给我报名学开车,妈妈说,出钱让我去开个双眼皮。哈哈,我就是个爱美又想走在时代前沿的姑娘。于是,高考结束后,我先是“打开自己的眼界”,开了双眼皮,然后又去驾校学车,那真是一个忙得昏天黑地的暑假啊。
——周晓哓
《金刊》建议:学开车也好,微整形也好…..只要你觉得对自己的人生有益,其实都是未尝不可的。高考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确定新的人生目标是高考后生活的重要内容。原先在高中阶段迫于紧张的学习压力而无法实现和实施的愿望,在这一阶段完全可以去发展,其实除了减肥、变美、考驾照,你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音乐爱好、体育运动、英语口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第四阵营:回归自然
之前一直梦想着和同学朋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次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实现我们的梦想。我和最好的两个朋友一起去了厦门,那果然是一座小资的城市,我们在街边的咖啡店聊自己暗恋过的男生,也在鼓浪屿上吟诵舒婷的诗。这趟旅行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而且我学会了自己订机票、订酒店、制定出游攻略,我感觉自己真的成年了,长大了。
——吴加微
《金刊》建议:高考过后,出游的高峰也来了。高三的日子,无边的题海压得同学们喘不过气来,如今这段闲暇的日子,可以走出家门,走近自然,去山间寻绿,去林中遐想,放飞心灵,开阔视野,真正体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妙处。可以自助旅游,全家出行,也可以与三五同学好友一起,自行设计旅游线路,在旅途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狂欢之后,几宿未眠;走出KTV派对、网吧游戏大作战,走进深深的夜色或映着朝霞的清晨,回到自己的房间。你的内心,是否会有对高考分数的一丝忐忑?当放纵之后,一览天下;游遍古城名镇大街小巷,踏遍好山好水好风光,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家。你的内心,是否会有对三个月后不可知的些许忧虑?高考后“心理场”,为你收纳解读后高考时代的心理“千千万万种”。
进阶:Sperturbed & Anxious
这些负面心理现象,你可能会遇到:
焦躁心理 对自己能取得怎样的成绩没有把握。所以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处在种惶惶不安的状态。
放纵心理 高考结束后,网吧里面彻夜不归,KTV如赶场般三五天日日夜夜;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一天连续8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麻木心理 考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同学的嘲讽,于是妄自菲薄,以此掩盖内心的自卑和哀伤。
内疚心理 高考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了愧对家长与师长的内疚心理。
失落心理 高考后,随着紧张感的结束,有的考生反而会感到茫然无措,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失去了什么。这种失落心理会使他们失去热情,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六神无主。
孤独心理 因自我感觉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便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拜友。
自卑心理 出现这种心理的考生,认为高考失利就等于前途终结。所以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诉说自己的失败。
《金刊》建议:
上述高考后心理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未知结果的杞人忧天,已知结果的自怨自艾。
对于第一大类负面心理的学生,我认为没必要为未知的结果而忧心忡忡,其百害而无一益。或许有些征兆显示你可能在考试中犯了不该犯的错,而这样的错误可能会致使你的分数与正常发挥有些差距。但在分数还没出来之前就惴惴不安绝对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在此之前,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再让这些负面情绪纠缠自己。因为这对已经成既定事实的分数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遭遇高考失利的同学,我想告诉你们的是,高考有时就像一场球赛,热过身,自信满满,蓄势以待,结果上场却崴了脚。自信带来的失落往往会更加疼痛,事事难免会有意外,只不过在于是惊喜或惊讶罢了。我们可以做最坏的打算,但却一定要做最积极的心理准备。这只是成长需要的调味品,对人生来说还算不上主菜。
我们经历了高考,我们体会了不少的辛苦,也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获得了成长。先前经受的压力只是今后前进路上的动力,而不是阻碍。考试只是我们的一次体检,而不是打击。我们要坚定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考得如何,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笑着往前走。努力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付出比得到重要。
就算是最坏的结果,等着你的并不是你所钟爱的高校或者梦想专业,但这并不代表上天就剥夺了你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权力和途径。要知道,命运若是对你关上了一扇门,它一定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未来需要靠自己双手去打拼,双脚踏实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所谓好事多磨,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有什么可以相信呢?
无论是哪一种考后心理,要知道高考只是人生中众多困难中的一个坎,你需要拥有跨过它的勇气。没有必要懊恼忧虑,要当你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失败中强大自己比成功这一次更有意义。
高阶:Application&Offer
规划志愿成就人生
高考以后,有的家庭填报志愿经过了长期的准备思路明确,更多的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非常迷茫,怎样在高考后选择未来,成就事业,这就涉及职业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和高中生在专业和大学的选择中出现困惑,他们的困惑往往源自缺少正确的规划而选错专业,如:
1.有些大学生当时凭热门或自己对某专业的片面理解,而选择了某专业。但当进入大学学习后,发现自己对专业一点也不喜欢。所以专业也学不好,对就业也没有信心,只想放弃。
2.有些大学生当时的专业就是父母选择的,父母以他们以往的经历选择一些就业似乎稳定的专业,如财务、教育、医生,但孩子本人属于很感性、创新能力很强的个性,根本就不喜欢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但又不容易放弃。
3.还有些大学生只是选择了一所大学,在专业方面并没做什么选择,也没什么规划,所以,对毕业后做什么工作,是否继续深造等都非常迷茫。
以上三种职业困惑的情况中,前两者都是做了错误的职业规划,第三者是没有职业规划。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很重要,这是职业规划的源头,它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
1.自我评估与认识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楚地了解自己,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对能力、兴趣、性格、潜能、优势、气质、价值观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自己都具备哪些能力,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即要清楚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该干什么,面对众多的职业我会选择什么等等。自我评估和自我认识是我们进行规划的核心和关键。
2.确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在全面了解了学生们的潜能之后,我们就该把职业目标和主客观条件进行最佳的匹配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选择。职业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因此,在进行匹配时一定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个人主观条件与职业的匹配
心理学家已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将各种职业归类的方法,比如有些职业要求从业者喜欢与人打交道,像企业中的公关人员;有些职业要求从业者喜欢钻研思考,像科研人员;有些职业要求从业者喜欢感性创造,比如画家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做一次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2)外界环境与职业的发展
外界环境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特点、行业环境、组织环境等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法制建设和发展水平、人口环境、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等。行业环境主要是指行业的发展现状、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及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等等。只有对“我喜欢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允许我干什么”这三点有了清醒的认识并找到三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走向成功。
3.制确定志愿表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来实现它们。在这一过程中,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行动方案是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院校的选择等。
如何利用数据库分析确定志愿表?
每个学校的招办都有自己的录取信息,也是最权威最官方的渠道,但是这些信息比较碎片化,如果要找出自己范围内的大学,需要挨个检索,费时又费力。事实上,“好志愿”的数据库里,包含了全国考生三年来近两百万条录取信息(因为提前批和专科招生的特殊性,这里不包含提前批和专科)。相对于去每个大学或者招生办发放的图书上搜集分数,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会让志愿填报的数据收集轻松很多。
通过输入自己的学科倾向、职业规划、高考分数,“好志愿风险测评系统”就会在这几百万条往年的录取数据中进行检索和调取,找到适合你的专业和大学。
网上填报志愿应注意什么?
登录指定网站。省考试院门户网站是发布政策、填报志愿、查询信息的唯一官方网站,也是网上志愿填报系统运行的唯一网站,考生必须登录此网站填报志愿。
修改个人密码。考生个人信息(含报名、成绩、体检、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如果忘记或遗失密码,可凭相关证件向县(市、区)高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修改初始密码。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自负。
注意填报时限。考生每次上网填报志愿都是有时限的,考生每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
检查核对信息。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输入完毕后,网上志愿填报系统会将所填的代码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院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说明填错了代码,需按正确的代码更正。
及时保存信息。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并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都要点击“提交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
安全退出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查看相关志愿填报情况,检查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没有问题,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另外,每次登录系统查询信息完成后,或中途离开计算机时,也要按照上述程序安全退出,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篡改。
重新登录查验。考生应重新登录系统,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出现自己填报的信息,说明填报成功;如有差错,要及时进行修正;否则,说明考生没有提交成功,要重新填报。
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段上网填报志愿,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另外,考生要及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否则网络访问量大增,网速缓慢,影响顺利填报。同时,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如遇填报高峰时间,网页打开缓慢属正常情况,请耐心等待,不要频繁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