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概念重建模式及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秦江
秦江
【摘要】最近这几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由认知发展角度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已获得各方面的概念,科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学生重新构建当前的概念。本文分析了重要概念的核心内容,并且提出概念重建教学方式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案。
【关键词】概念重建 小学科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7-01
一、什么是概念重建
一般来说,概念形成途径有两种模式,两种概念是有着实质的联系,且关系非常复杂。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获得,不用通过专门教学形成,这种概念称之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但是有的学者将这种日常概念称为另类概念。这一种概念是小学生用来解释周围环境、世界知识的基础知识结构。
第二,是科学教学中所形成的,是通过对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称之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以日常概念为基础,在科学概念形成时一定要依靠学生原来的日常概念,通过相应的转变、重建才能形成。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涉及非常多的科学概念,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法一蹴而就,而要通过多次、重复的慢慢提升,学生要运用自己原已掌握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容更深入发展。这种过程就是优化、修改原有知识获得新的知识,即概念重建。重建可让学生原掌握的知识以及结构间发生内在的变化,这种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可真正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达到开放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概念的重建方式流程
概念重建的教学方式是以日常概念作为基础的,主要是以合作方式来进行组织,以探究式为基本学习方法,此方式突出的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1.目的性参与
目的性参与是概念重建教学的开始阶段。其目的在于构建积极的、具有驱动性的教学情景,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明确且有价值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来做出猜想,同时讨论他们所遇到的或是所想到的问题,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日常概念,引导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
例如,在学生“水、水蒸气”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用反例来引导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课堂中可设计观察水蒸气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沾上水,在手背上轻擦,看一看是否可观察到水蒸气。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亲自体验发现过程,让原有认知结构扩充,对水蒸汽的特点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2.探究方面的指引
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多数是以合作方式进行,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拟定相应的探究方案,最后以实验来验证,通过观察、记录、收集数据资料,得到相应的结论,并在小组内交流,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
以“水、水蒸气”的拓展内容为例,探究水的蒸发过程,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演示一段动画:一个玻璃缸中装了半缸水,以黄线为准,在经过多天后,发现水越来越少,启发学生自己思考。
3.构建交流模式
这一阶段主要是构建新认识,形成初步的理解,同时这也是把日常概念转变成自己容易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充分了学生差异性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展现出自己原有的概念认识。同时,获得新认识后,还要经过对新概念的认识、优化、融合,把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融合,最后达到概念重新构建的目的。
三、开展概念重建教学方式的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的重新构建是在学生日常概念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要先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进行了解,一般可采用访谈、提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日常概念。
2.融入生活,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
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从日常经验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不单可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以及学习欲望,同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定向,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3.鼓励学生自己解释,形成概念
解释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经验开始理论化,让其成为一种可交流形式活动。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在优化,总结并归纳他们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观点。同时,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融合让原有知识结构得到改变,并重新建构起自己新的知识网络与概念。并以练习来加固,促进概念的运用。
四、结语
综上,概念重建有利于了解传统概念转变,让原有的错误知识得到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总而言之,科学教学并一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生活背景下,借用概念的重建转换而来的,因此,将概念重建方式运用至小学科学教学中,可是大大提升科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芹.思维导图与小学科学概念重建的融合——以《观察树叶》一课为例[J].华夏教师,2015(1):35-36
[2]王爱华.概念重建主义与当代课程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3(2):150-152
[3]冯加渔.新课程概念重建与教师角色转型[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5):20-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