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作业有效性布置策略研究
2015-05-30孙勇白荣辉
孙勇 白荣辉
【摘要】传统的中学家庭作业中内容重复的很多,非常机械、封闭、单一,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了,也不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了。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可尝试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业;有效性
家庭作业是学生获得课堂知识、形成能力、经历独立学习过程和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传统的中学家庭作业设计大多都是参考课本例题、练习,作业中内容重复的很多,非常机械、封闭、单一,这种作业显然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易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做而无用”的思想。传统布置作业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了,也不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了。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作业内容的有效性。
从教师的角度,我们首先应该使我们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有效的,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1.作业布置要有适度性2.作业布置要有差异性3.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作业的布置,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到形式灵活、激发兴趣,力求让学生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让他们品尝“何乐而不为”的滋味,使他们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多种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
1、常规型作业
常规作业主要是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其实,练习题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编制恰当的练习不但能巩固、拓展、深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通过作业可以进行教学反馈、教学调控,促进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教《中国地形》让学生填中国山脉图,教《气温和降水》让学生根据本市气温和降水数据绘制温雨图。
2、养成型作业
养成型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认为,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多种途径,课堂上老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往往会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共同分享成果,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
中学科学许多知识与日常生活,科技前沿都紧密联系,如在环境保护关于环境污染教学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写一篇有关雾霾的小论文,要求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雾和霾的区别。(2)霾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及健康的危害。(3)霾的来源及分类(4)我市霾的污染情况(5)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出治理雾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实践发现,学生在交流各自研究成果时热情高涨,就边一些平时信心不足的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探究型作业
有的放矢地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产来为作业设置真实的情境、实践的情境,不但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实际,促进他们逐步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在实际中分析、提取问题,体验问题(习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后的喜悦,还能使他们认识有关知识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生动、活泼地展开学习活动,使他们不但在知识技能方面,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效地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完地方时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测量本地坐标的实践活动。
4、展示型作业
展示成果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竞争意识,尽可能使自己的成果获得大家(社会)的承认,同时也能听到大家的批评意见,改进与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展示成果既能鼓励做得好的同学,又能鞭策不认真的同学。当学生通过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知识时(在评价过程中),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记住了课本中的知识,而是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设置学习园地或利用网络展示学生作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论文、报告,并进行点评,给学生以交流、探讨的空间,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反思、领会,并进行新的尝试。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更强的指导性。
如:用泥巴或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并在课堂上展示。
5、评论型作业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此相关的内容多有报道,结合教学进度,可让学生自主采摘相关内容或教师提供典型材料让学生在作业时充分结合书本内容展开评论。如上完“人口和人种”一节后,笔者提供给学生“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图,学生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上来,先由学生讨论含义,得出这幅漫画含义为把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使环境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遭到破坏,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严重后果;使得社会问题增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机会等方面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要求学生围绕该漫画主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评论。
6、辩论型模式
针对教材重点内容,教师设计出辩题,让学生自愿分成正方和反方,然后各自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自己的论证材料,从而完成一份辩论稿式的作业。如围绕“我国西南地区是否适合大力开发水电“。一些人认为,应该大力开发,这样可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而有些人认为,本地自然条件复杂,水利开发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类话题可组织学生们实现查找资料再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培养他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能力。
除了上述的几种主要的作业形式,阅读型作业(阅读科学相关读物),科学写作型作业(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小芹;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陈子微;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华章;2012年36期
[3]刘红娟;浅谈如何优化课堂作业设计;学周刊;2011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