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
2015-05-30杜炯熠
杜炯熠
摘要: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态,以其流动时间轴里的不可复制性即彰显了这类艺术的独特性。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历史舞台。行为艺术本身即为后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重要艺术样式。本文就行为艺术家Marina AbramoviC的代表作品为例,分析行为艺术的后现代主义对于其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Marina AbramoviC
行为艺术,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丁欧洲的一种现代艺术形态。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配合一些物品结合自身的实际来创作出一系列的艺术作品,通过与观众零时差、零空间的交流来传达出自己的意图或者思想的这种方式即是行为艺术。
这种艺术一经创造,它就和绘画、雕塑、电影、电视等有着先天的特性。那些艺术都是经过前期的准备、后期的制作等一个完整的过程,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而行为艺术完全不同,它完全当下,完全在一个流动的时间过程中进行,具有不可复制性。时光倒转近40年,1974年,纽约,Burden以一部《还给你》的作品,让观众将大头针刺入他的身体;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行为艺术家AhramoviC给了观众72件物品,他们具有选择的权利,利用这些可以对她做任何事情;同样是她,为了探究人类的无意识状态,吞吃安眠药和治疗抑郁症的处方药,而这些都是表演的一部分……这样反常规的艺术行为,我们能够解释得清楚吗?
而关丁后现代主义不仅仅表现在惯常认知的美术上,而是表现在各个文化领域里。文学、美学、哲学、建筑、美术、音乐、雕塑等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撞和影响,与之前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现代主义明显屈从丁统一的意识形态,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则不尽然,尽管他们热衷怪异,质疑等诸如此类的观念,但确确实实的先锋派却使得其本身表现除了很多象征不同的意见。呼吁改头换面,直面不同,对丁占有主流统治地位的态度进行结构,对老套的同有论断进行批判。从这种程度上来见,后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真正获得了一种自由的启蒙。
伟大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这个在研究“后工业社会”具有开疆辟土意义的哲学家、思想家,在他的著名著作中曾经阐释过:在后工业社会,这个资本较工业社会更为集中化的社会中,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与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他眼中,所渭艺术应该是与牛活紧密相连,牛活中的“行为”就是艺术,绘画派牛了“行为艺术”,而后现代的审美则是以视觉为依托,视觉几乎成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容,而后来电影电视的飞速发展则说明了这点。而行为艺术就是在那个时代,那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70年代,行为艺术界祖师奶奶级别的人物MarinaAhramoviC开始了她的《Rhythm》系列作品的表演。在这个系列作品中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Rhythm O》和《Rhythm5》这两个。
在1974年的意大利,《Rhythm O》这件作品如期展演,Marina准备了72件物品放在展台上,其中不乏枪、子弹、刀子这样非常具有暴力色彩的物品。展厅的墙壁上写着:我作为你的对象,这里的物品你可以在我的身上随意使用。此时的Marina已经被全身麻醉,她不能感知到外界对她所做事情的痛痒,只是在那里默默看着,看着。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Marina非常紧张。她的衣服被扯破,她的皮肤被划破,甚至她的身上被贴上各式各样奇怪的东西,当展演快结束的时候,一个观众,拿起枪对准了她的头部,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的及时阻止,那么Marina在表演中就已命丧黄泉。
这部作品具有相当的反传统性和事件性。用极端的方式挑战和试探人类的极限。事后当Marina苏醒过来,她感叹道:“当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的时候,你就离死亡不远了,因为他们敢对你做任何事情。”这样的事情发牛在二战过后的那一代,思想非常之极端。将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一些事情的厌恶,对某些快感的迷恋,通过人类的躯体发泄出来。在这种行为艺术中,除了向大众展现艺术的价值之外,作为为这个作品献身的艺术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探索结论那么简单,也是一种对丁那个时候人们所崇尚的观念的一种渠道性发泄,一种对丁时代的声音,或许只有用这种极端的肉搏行为才能引起当权者的认知以及大众的觉醒。究竟女性艺术家占据了怎样的地位?究竟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为我们的牛活贡献了什么?
在同年的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艺术中心,也是MarinaAhramoviC的家乡,一种更强烈的声音亦发出了。那是在一个半小时内,地面上,一个用木头和木板围置起来的巨大的五角星框架被浇上了一百升的汽油。Marina在五角星的外围点燃了它,并围着五角星外围奔跑。同时,她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还有于、脚指甲剪下逐渐扔到燃烧着的五角星的尖角里,每投一次,必勾起一段火焰。接着,她进入了五角星中央的场地上,她的腹部也刻有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表演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在熊熊燃烧的五角星内躺下,结果很快因为缺氧而被工作人员救出。
在她苏醒之后,她很气愤地感叹道原来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Marina从小出牛在一个管理特别严苛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共产主义者,而且作为经历过20世纪40年代那场二战的父母一代,对丁孩子的管束极为严苛,军队式的思想在牛活中渗透很多。直到30岁她还依旧被母亲所控制,暴力强权的上一辈使得她的心中有着对于自由的无限向往及对丁管控的反抗。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五角星作为她表演中的主要贯穿符号的原因吧,一方面在宗教学中,五芒星代表撒旦崇拜,本来作品的意义为自我的牺牲,如果不是他人的救助,或许她早已死丁由于燃烧而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了。尽管Marina的初衷不是昏厥,但是这样的把牛命用来完成艺术作品的观念却彰显了她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的极大不满。同时众所周知其实五角星作为一个政治符号,代表共产主义,虽然Marina多次辟谣与政治无关,但是不难看出其实作品本身更鞭辟入里地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直接对准共产主义的父母对她精神的禁锢,指向世界的战争对丁人民的压迫。绝对的自由性或许是后现代主义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行为艺术,在后现代主义的环境之下,它成为了艺术家们批判的最好方式。行为艺术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颠覆,而后现代艺术更是从某种角度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破坏。突破禁锢,找寻自由,寻找特立独行的真,这就是那个时代,那种艺术所给予我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