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5-05-30冀晓雪
冀晓雪
【摘 要】我们一定要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构建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党;制度体系;科学化
【Abstract】We mus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Party's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always been to become the co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se principles,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Party's institutional system,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party's system.
【Key words】Scientific;Party;Institutional system
党的十八提出,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构建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1. 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目标
(1)制度体系必须内容协调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不仅在内涵上反映了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而且就其自身运行机制来看,这个环节也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从而构成了一个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党的制度体系是各层次、各方面制度要素之间紧密连接、有机结合的完整系统。强调制度体系的内容协调,首先是各制度条文本身须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合理、逻辑严密、形式规范、符合实际,既避免使人无所适从,又不能留下制度漏洞;其次是各制度要素围绕制度体系的目标,应保持设计思路的一致,搞好内容、范围与效力上的衔接,避免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是党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能够协调和衔接,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使党的制度、党的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善于把党的意志通过合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实践证明,实现党的制度建设目标一体化,还要保证各分系统、子系统的协调统一。因为在这些系统中,包含着许多分系统和子系统,而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中又包含着许多目标要素。这些目标要素又具有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保持各个目标要素的协调统一,还要考虑到各个分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实现党的制建设目标的一体化。
(2)制度体系必须程序严密。综合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个要素而组成的综合体,并要求对系统的成份、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考察,使部分与整体达到统一。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运行机制,包含着各个运行环节和阶段,每个运行环节和阶段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综合性原则,从总体上综合分析问题,搞好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衔接和贯通,使之综合配套,逐步完善。党的制度是按照一定程序科学制定的,也要按照既定程序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障制度发挥应有作用。强调党的制度体系程序严密,首先是严格制度制定程序,对制定规划、调研起草、征询意见、修改完善、审定试行、反馈修订、正式实施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规定,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到位;其次是针对当前实体性制度较多、程序性制度较少问题,在高度重视实体性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大程序性制度建设力度;最后是严格执行既定程序,特别是对制度执行中的程序交通现象进行制止和处罚,确保制度按程序执行到位。党的制定建设科学化的这种构成格局,就决定了其内部以及外部的必然联系,某一方面的牵动和变化,将会对系统的各要素、各方面乃至各个环节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交叉效应,上下贯通、左右相联、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3)制度体系必须配套完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都包含着若干层次。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系统的目标体系也是如此。从党的制度建设系统的各级职能来看,一般有纵向、横向、综合协调、具体落实。虽然各个层次的目标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交叉,但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工作目标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目标也具有明显的层次特征,从而构成互相关联的目标层次结构。强调制度体系要配套完备,就是党的制度要纵向分级、横向分类,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4)制度体系必须有效管用。前面已经谈到,系统诸要素具有“有机关联性”。这里包含两个含义:一方面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有机关联;另一方面是系统同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这种“关联”同时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党的制度建设系统的工作目标,同样具有上述的性质。这种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形成了目标的交叉结构。也就是说,某项目标的确定,都包含着内部有关要素及外部客观环境的某些因素和影响,具有目标确定的交叉性。同时,某项目标的实施,也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从而形成目标有效运行。
(5)因此,正确把握目标的交叉结构,对目标的科学确定和正确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制度体系的有效管用,就是指党的制度要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在涉及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使党的制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党的建设实际,着力增强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其次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是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因此,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目标有效实施,没有权力机关的科学组织,被授权机关的认真协调,党组织的积极努力,全体党员的忘我工作,那么这项目标的圆满完成将成为一句空话。
2. 制定好、执行好、维护好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的关键着力
(1)制定好制度是前提。要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着力制定好制度,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一是树立科学的制度理念。树立党员主体理念,把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树立制度体系理念,强化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保证党的制度相互之间内在统一、互为补充、科学运行;树立与时俱进理念,既继承完善历史上形成的好制度,又根据党的建设实际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创新;二是积极探索制度建设的规律。研究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问题中分析原因,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过程中揭示趋势,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建设。三是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设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制度建设科学规划,既明确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结构体系,又明确制度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使制度建设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推进。四是严格制度制定的程序。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制度制定出台的程序,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位,推动制度制定的公开化、民主化。五是做好制度清理工作。坚持吐故纳新,对现有制度及时进行清理、整合。
(2)切实执行好制度是关键。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制度的带头作用,努力在全党范围内形成依靠制度管党治党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体系。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各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健全体制机制,落实监督责任,创新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全面覆盖、全程跟进、组织严密、协调有力的监督检查体系。二是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积极探索党内监督与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抓好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惩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对人为因素导致不良后果的从严查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确保制度执行的内容不变化、标准不降低、时限不延后。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大对制度执行力度的督导。纪检机关应认真履行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的职责,着力做好制度总体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3)认真维护好制度是基础。可能性是指事物中包含的潜在的、隐示事物发展前景的种种趋势。这些趋势根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总是要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别的事物。当这种转化还没有实现时,它就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可能性。由于这种趋势是存其内在必然性的,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就能转化为现实。那种没有任何内在根据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为现实,就不是可能性,而是不可能性。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点,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应当建立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评价机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目标要求,确立评价内容指标,健全评价方式方法,强化结果反馈运用,建立健全导向鲜明、主体明确、方法科学、规范有效的评价机制。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6-2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