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

2015-05-30赵蓓孙旭

求知导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大学生

赵蓓?孙旭

摘 要: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应遵循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重塑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素质及教学手段、加强校园互联网管理等途径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制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法治国家的最终确立必须以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为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法律主体之一,其法律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全民法律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及构成要素

“法律素质”这一概念应从以下三个前提明晰:第一,法律素质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而获得的一种特质和品性,因此法律素质不是个体先天具备的禀性;第二,法律素质的培育与提升与社会因素尤其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联系;第三,法律素质的高低最终通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解决特定法律问题而得以展现[1]。

综上所述,法律素质是一个兼具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和法律运用的综合体。主要具备三个构成要素。

法律知识:是指法理学以及各部门法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等方面,是一国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及法律信仰,三者之间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法律意识的有机整体。

法律能力:大学生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中最高层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能力,指大学生能够形成依法依规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是主动运用法律的能力。尤其是运用法律救济权利的能力,使其能够主动、积极通过行政复议、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来保护大学生自己的权益[2]。

2.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在高校中开展法律教育来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及“两课”工作的同时,应当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一方面,仅仅强调道德是难以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道德离不了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对大学生行为的调节仍然有其局限性,体现在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范畴的影响与控制。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应当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

(2) 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法制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同步进行。一是专业课外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法律基础等公共课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等。二是专业课内法制教育,即高校可以依照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情况,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学工作。

(3) 法制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贯彻法制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应当突出针对性。首次,密切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家方针,如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加强与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其次,密切联系高校自身的实际,如当前高校都在加强依法治校、反腐倡廉,就应加强与依法治校、反腐倡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最后,密切联系大学生自身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增强其法治观念,提高其法律素质与法学修养。

3.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途径

(1)重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树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理念,既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念、培养大学生宪法法律至上信仰。第二,将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观念转向专业知识学习与法律素质强化并重的学习观念。大学生除了本专业学习外,还要加强通识法制教育在内的基础学科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2) 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学手段。第一,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作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法学教育培训,有利于辅导员将法制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第二,拓宽法学教学思路,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走进校园。同时,加强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第一,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由“填鸭式”教育模式向启发式教育模式转变。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庄严肃穆的模拟法庭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补充课堂授课教学的缺陷,增强法律教学的实效性。第二,重视课堂之外的教学效果,强调课堂外多交流、探讨。

(3)加强校园互联网管理。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机遇与负面影响,高校以及老师应当主动迎战,努力占领互联网法律素质教育的新阵地。如,高校可通过本校网站主动开展网上法律素质教育活动,也可利用互联网展开法律知识的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等多种教育方法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曹 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刘 莹,林伯海.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7):52—54.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