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015-05-30尹俊奎
尹俊奎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和独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感知、理解、多种解题、概括和探究的能力,等于给学生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和独立创新意识,我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感知是一切知识活动的基础,学習数学也必须以感知为前提,数学感知能力是确保数学课成功的首要能力,课堂铺垫导入阶段,我正在这样做的:
注重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新旧知识的距离,来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注重唤起表象,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结合具体数学形象,努力唤起头脑中具体的形象,就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历历在目.
注重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协调活动,增加感知的宽度和深度,使大脑皮层的视觉区、视听区、运动区等建立多渠道的暂时神经联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真正理解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实际本领.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学生理解能力增强了,其他能力如思辨能力、记忆能力也必然随着增强.我在教学中注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过程.
如学生学习《函数》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实例,这时学生已有所感知,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实例反映的实物,突出函数概念本质特征,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函数这一新概念:
函数的两个要素——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对应的关系;
函数的实质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确定的对应的关系,对应关系不同,则函数不同;
正确理解“对应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与它对应”,这句话不能笼统地说“y随x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师生产生了共鸣,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了升华.
三、培养学生多种数学解题能力
课本中的例题的解决是严格规范的,是师生解题的相对严格的样本.课本上解题的方法一般只给出一种,有时由于是巩固刚学到的新知,因而不一定是最简单的,我在例题导学阶段不完全拘泥于课本,有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失时机地提供给学生其他的解题思路和途径,只要不超过所学知识的范围,解题方法有些繁琐,但结果正确也是可以的.这样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数学解题能力,往往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破一片”的效果,大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也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在课堂小结阶段,多训练学生对理解、巩固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
我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牵出知识的重点全面概括.如学生学习完《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引导学生归纳:当k>0,b>0;k>0,b<0;k<0,b>0;k<0;b<0时四种图像经过的象限和增减性的特点,通过归纳,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就一清二楚了.这样学生在概括中记忆,在记忆中提升,学得轻松,记忆牢固,同时又为学生打开了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我常常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单这些问题不一定仅仅限于纯粹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多种综合形式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无论什么问题,其核心都需要经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解决.当然,怎样的问题也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或给予一定的实际生活背景,这样学生更容易获得探究的情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外心之前,可以提出问题:有三个村庄共同打一口井,但要保证这口井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井打在哪里最合适?这时学生就根据实际问题用几何符号表示出来,去探究究竟怎么办.
再如:学习三角形内切圆以前,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三角形,提出问题:假如这是一块材料,能否在三角形中剪出一个圆形的材料,还要保证这个圆形材料的面积是最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用手画,也可以用剪刀剪,想办法进行探究.
再如:学生学习完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日历中圈出一个横行上三个相邻的数,使它们的和为14?在日历的竖行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使它们的和为40?能否举出生活中的类似的问题?怎样用数学知识解决它?
这些问题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或图像语言,并且问题深入浅出,同时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重概念、重理论、重总结规律,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感知、理解、多种解题、概括和探究的能力,等于给学生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张仁贤.教学智慧18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沈阳:沈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