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玫瑰别墅秘闻

2015-05-30沈飞德秦维宪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别墅玫瑰

沈飞德 秦维宪

苗王公主的早期经历

在大上海幽静的复兴西路(旧称白赛仲路)一条宽阔的弄堂里,坐落着7幢造型典雅、风格迥异的三层楼洋房,名为玫瑰别墅。它们建造于1940年。因复兴西路旧时隶属法租界,所以其在法国梧桐和鲜花的簇拥下,显示出独特的法兰西浪漫情调。而玫瑰别墅的主人,乃是曾风云上海滩的绝色佳人、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先生的二夫人蓝妮女士。

在讲述发生在玫瑰别墅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将历史的长镜头,闪回到上世纪30年代,聚焦到孙科、蓝妮联姻的镜头上。

蓝妮,就像西南边陲翩翩起舞的孔雀一样,是云南的苗王公主。

在群山连绵、四季如春的云南哈尼族境内,曾经生活着尊贵的苗王蓝氏家族。20世纪初,外部世界激荡的风雷,叩开了这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1900年,蓝妮的祖父、清末举人蓝和光举家迁移澳门,在创办实业中徐图发展。1912年,蓝妮在澎湃的海涛声中降临人间。不久,蓝家迁居广州,旋又北赴上海,其间蓝妮的弟弟和妹妹出生了。

蓝妮的父亲蓝世勋,走的却是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他在家经常讲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思想,给蓝妮留下深刻印象。蓝世勋在参加同盟会后,追随黄兴任其部参谋长,辛亥革命后远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蓝妮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其父请了著名的塾师,教蓝妮读四书五经。蓝妮11岁时入南京惠文中学读初中,13岁进南京暨南女中,15岁回上海升入智仁勇女子中学读高中。蓝妮的聪慧和渊博的家学,使她成长为一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美少女。

生活,在蓝妮面前展示了绚烂的前景。然而,一场飞来横祸,击碎了蓝妮的美梦。1926年,蓝妮祖父因乡恋之情,独自回云南老家去了。从此,生活重担全压在留学归来、在常熟任局长的蓝妮父亲蓝世勋身上。其间,蓝世勋的把兄弟借他20万两银子不还,仆人在讨债途中携盘缠潜逃,蓝世勋本人又在某日遭到歹徒抢劫,种种变故,使他得了精神病,家道亦一并败落。

1929年,18岁的蓝妮已出落成有“沉鱼落雁”之貌的大姑娘了。父母为生活所迫,将蓝妮嫁给了上海名门李调生的次子李定国,李家则每月给蓝家津贴100元,作蓝家的家庭开支。如此婚姻基础,注定了他们日后劳燕分飞的结局。蓝妮嫁到李家后,且不说与丈夫缺乏共同语言,单就封建大家庭的种种清规戒律,也令她难以习惯,深感自己成了一只无望的笼中鸟。

在沉闷的环境中,蓝妮渴望重见一片新的蓝天,经过5年的单调生活,蓝妮生下3个子女(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于1934年与李定国离异。

20世纪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的许多官员,诸如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陈立夫等,经常在繁忙之余,到上海度周末。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早年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哥伦比亚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曾经担任交通部长、建设部长、财政部长、铁道部长、考试院副院长等要职,时任立法院院长。他交游极广,因受其父孙中山先生影响,孙科还喜欢读书,喜欢与文化人交朋友。当时,孙科的家在上海哥伦比亚路(今武夷路)。

1935年暮春,湿润的空气弥漫在江南的田野、河流之中,云雀悠然地发出婉丽的啼声,孙科坐在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上,远眺窗外的景色,心情怡然。这个周末,他应邀参加朋友陆英的家宴。

蓝妮自从离开李家后,独居一室,过了一段无拘无束的生活,偶尔也会生出些许的烦恼和孤独感。这天,陆英的无意安排,在历史的瞬间,造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绵绵不了情。

在缠绵、悠扬的西洋乐曲声中,宾客们徐徐入场,大家互相寒暄问候。蓝妮打扮得端庄、飘逸,她一进客厅,立刻光彩照人——蓝妮的美貌,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不少记者说,谁想知道西汉赵飞燕和东汉貂蝉的美丽形象,只消去看看蓝妮就行了。孙科一见蓝妮,不禁怦然心动。席间,他们俩人热烈攀谈,彼此竟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当时,孙科早有妻室,原配夫人陈淑英,有儿子孙治平、孙治强,女儿孙穗英、孙穗华。身居高位的孙科虽已年过不惑,但风度、学识不同凡俗,再加上有其父孙中山先生的背景,所以,蓝妮对他有一种崇敬感;而孙科已完全被蓝妮的美貌所倾倒,更兼蓝妮知书达礼,熟谙英文,使得孙科心驰神往。不久,孙科邀请她赴南京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蓝妮一口答应。

蓝妮担任孙科的机要秘书后,孙科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消息传出,社会舆论说孙科不爱江山爱美人,孙科一笑应之。蓝妮和孙科结合既没有办理正式手续,也没有举行正式的婚礼。孙科只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席间,在同事的祝贺声中,孙科笑道:“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啊!”

对孙、蓝的结合,外人并不了解真相,以致视被孙科称为“敝眷”的二夫人蓝妮为“情妇”“如夫人”,这种认识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其实,孙科娶了蓝妮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她的爱,曾亲笔给蓝妮写下一张字据:

我只有原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

孙科 廿五、六、廿六

“廿五”是指民国25年(1936年),孙科称蓝妮为蓝巽宜,这是她正式的名字,而蓝妮在幼年的学名则叫蓝业珍。孙科为蓝妮立字据,尊称她为“二夫人”“二太太”,这充分说明了他对蓝妮地位的认可。

玫瑰别墅的主人

蓝妮嫁给孙科后,有了稳定的生活,但她作为母亲,还要不断接济与前夫所生的3个孩子,这就激发了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经济因子,从而涉足大进大出的房地产。

抗战期间,蓝妮在上海周旋于上流社会,非常兜得转。她看中复兴西路的高贵、宁静,遂在地产大王杨润身的资助下投资建造玫瑰别墅。

上世纪30年代末,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著名建筑师设计,7幢房子风格各异,使用7种不同的颜色,十分醒目、别致。蓝妮亲自督工建造。马路口的两幢洋房是人家的,蓝妮便出资买下,这样,整条弄堂都是她的了。解放前一直传闻孙科用来路不明的巨款,为蓝妮建造玫瑰别墅,金屋藏娇。蓝妮晚年一直说,玫瑰别墅与孙科无关,是她用血汗钱建造的。她曾说:“我的房子是日本人在的时候造的,是隔壁姓杨的地皮大王帮忙,1940年完工的。”

玫瑰别墅究竟是谁造的?长期以来误传它是孙科的产业。蓝妮和孙科所生之女孙穗芬说:“我妈咪生我后,我爹爹送我妈咪一幢房子,在敌伪时期,妈咪把房子卖掉,买了造玫瑰别墅的地皮。当时上海的地皮大王叫杨润身,认为我妈咪漂亮,有能力,帮我妈咪买下地皮,再造房子,这房子应该是我妈咪的。”

蓝妮母女提到的地皮大王杨润身,虽名闻旧上海,但鲜见有生平记载。据著名民主人士杨杏佛之子杨小佛先生见告,杨润身的夫人是他母亲在中西女中的同学,杨润身的儿子又是他震旦大学的同学,他叫杨润身为“杨伯伯”。这位杨伯伯是圣约翰大学毕业,学的是建筑,先做建筑设计,又做地皮生意。当年杨润身在广东大茶商唐季珊宴客席间初识蓝妮,见其皮肤白皙,身段苗条,谈吐优雅,仪态大方,惊为天人。之后他在物质上给予蓝妮许多帮助。否则,单凭蓝妮,要在敌伪时期政局动荡的上海滩建造耗费巨资、堪称当时一流的玫瑰别墅,谈何容易啊。据称,玫瑰别墅当时的价值达35万元!

据蓝妮介绍,她解放前在上海除玫瑰别墅外,还有多处房地产,仅虹桥路就有50亩地。上海解放前夕,曾任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局长的上海市副市长俞鸿钧,就看中她的房子,但她没有同意出售。她自称那时的房地产值几百万美元。她又说,她认识孙科时只有2万元,那些房地产是她奋斗十几年的全部心血!

叶落归根在上海

蓝妮,这位7岁就初登上海滩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苗王公主”,于1948年底去了香港,1962年与唯一的女儿孙穗芬移居美国,定居在旧金山。在度过风风雨雨之后,1986年,她的人生之舟又静静地泊在上海滩。

早在1982年,蓝妮回美国后,即向邓颖超发来一信,信中述说了自己看到祖国发生巨变的感受,流露了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回国定居的愿望。1986年,邓大姐又一次向蓝妮发出了邀请,既请她和女儿孙穗芬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又请她永远留下来。

蓝妮回忆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时,神情兴奋,她说:“大会上安排孙穗芬发言,统战部领导问我要发言吗?我说,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我才14岁,我不发言了。当时的统战部部长阎明复与我坐在一起,我女儿坐在我身边。因为我与阎明复坐在一起,摄影镜头一直对准我。阎部长风趣地说:‘今天我与你坐在一起借你光了。我则对他说,我是借他的光,他是部长嘛!”

在北京开完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安排蓝妮一行到南京中山陵祭扫。在拍照时,孙科的两个女儿孙穗英、孙穗华并不避开蓝妮,这件事她说起来很得意,她们后来又到广东中山翠亨村瞻仰了孙中山先生故居。当纪念活动结束后,有关部门一边安排蓝妮住进上海锦江饭店,一边设法解决她的房地产问题。然而,由于房子问题迟迟解决不了,蓝妮在锦江饭店一住就是5年。最终,政府将玫瑰别墅中的一幢归还蓝妮。1990年3月18日,蓝妮终于搬进了那幢她解放前居住的三层花园洋房。

蓝妮的那幢花园洋房,墙上终年挂着翠绿的常春藤,生机盎然,微风吹过,沙沙作响,仿佛一管历史的长箫,在吹奏房主人的沧桑经历。客厅向阳,有三四十平方米,透过窗户一眼看到花木葱郁的花园。厅内布置简单,显得空旷,但墙上挂着不少照片和装饰物,给客厅添了几分雅趣。北墙挂着一幅女儿孙穗芬的肖像,而东墙正中挂着一幅蓝妮与孙科的合影,特别显眼。蓝妮晚年深居简出,几乎足不出户,除了打几圈麻将,偶尔到花园里散散步。她在花园里莳养花草,以寄托热爱生活的情愫。

1996年9月28日,蓝妮在上海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站,享年85岁。蓝妮的女儿孙穗芬为她操办后事。当时,人们没有看到有关她去世的点滴消息。一代佳人,悄然离去。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新民晚报》2007年10月7日〕

猜你喜欢

别墅玫瑰
它给蚂蚁“造别墅”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景观别墅
SOPHIA别墅
美国Kuro别墅
刺玫瑰
刺玫瑰
刺玫瑰
WAVE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