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结构的交叉与重组

2015-05-30赵志刚柳林岚周均

中国广播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播交流

赵志刚 柳林岚 周均

【摘 要】《华广快乐EZGO》是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与台湾快乐联播网联合制作播出的一档文化交流类节目。这种两岸联合制作、同步播出的节目形态在海峡两岸均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从话语结构交叉与重组的视角,对节目形态的话语平台、表述系统、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使这种模式得以广泛认可与推广,使两岸的广播传播生态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两岸广播 传播 交流 节目形态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华广快乐EZGO》是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与台湾快乐联播网联合制作,主要以台湾中南部民众为传播对象的广播节目,于2010年10月开始以每周一次的频次在两台同步播出。2013年7月起,快乐联播网与全景广播电台、望春风广播电台等六个网同步播出。可以说,该节目每一期、每一分钟,不论是文字、音乐还是片花,都肩负着向岛内民众传递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服务功能和历史使命。在四年多的制播实践中,节目也为岛内民众消除对大陆的抗拒,增进对大陆的理解认知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台传播的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究《华广快乐EZGO》节目的基本形态,挖掘其在对台传播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对于改进今后的对台广播策略大有裨益。

一、中华文化的精神支柱构筑了厚重的话语平台

毋庸讳言,由于多年的分离,两岸发展步伐不尽相同,台湾已经成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思想层级多元的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很难用单一的价值观和理念去说服台湾听众。所以做对台广播节目,尤其是针对中南部民众的节目,可谓众口难调。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台广播举步维艰。应当看到,台湾与大陆始终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从中南部民众的心态来看,他们本土意识较强,虽然有些人不赞成统一,但对祖籍地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对闽南传统文化感情非常深厚。《华广快乐EZGO》正是以此为着眼点,在节目中渗透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渐渐消除内心对大陆的隔阂。

(一)和而不同、多元一體的历史沉淀筑起节目形态的基石

“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一贯尊崇的处世之道,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思想精华和传世之宝。①华艺广播电台遵循这一原则,最初的实践就是率先实现了一场与岛内广播节目的“海峡恋情”,进而才摩擦出“爱情火花”——《华广快乐EZGO》。虽然借助岛内电台播放节目早有先例,但都是通过购买时段,在播出时做推广并举行一些慈善活动等。《华广快乐EZGO》则是将两岸主持人放在一起,事先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需求和想法,再做好播出话题的沟通和策划。这一开创性实践,填补了大陆媒体对中南部民众传播的空白。

对台广播只有具备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才有根底、才有魅力、才有出路。因此,在注重“海峡恋情”“和”的同时,华广也深刻认识到“不同”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在长期合作中,《华广快乐EZGO》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道路。一方面,不断适应岛内节目的特点,剔除不合时宜的内容,使双方的价值观有所靠拢,从而增进听众对节目的认可。比如,针对语速略快、语言应该再活泼一点等台湾听众反馈的意见,节目一直坚持不断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坚持“存异”原则不动摇,拒绝绝对的“迎合”,强化自身特点,保留精华所在,有效避免了节目类型化和同质化。比如,不完全搞“台湾腔”,力求通过两岸主持人语言上的对比,来折射两岸尽管语言相通,但一些词汇和习惯用语还是有所不同,使节目真实和真情的核心价值更加凸显。

事实证明,这种两岸主持人共同主持、共同讨论的节目形式,尽管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些交锋或者观点上的碰撞。但总体而言,“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始终是主流。有些观点可能对岸的民众并不赞同,但他们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通常会表示理解。

(二)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价值共识构成话语表达的阶梯

衡量一个节目是否成功,说到底就是目标听众是否愿意听,而要让听众愿意听,关键就是要以人为本,回归到为听众服务的导向上来。在这方面,《华广快乐EZGO》节目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尊重听众的反馈。华广每年会设计一份听众问卷,由快乐联播网通过网络发放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通过近五年的调查,华广对节目收听的发展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听众情况、收听频次、收听兴趣点、收听新需求等各个方面。此外,他们还根据这些数据适度地微调节目内容和表现方式,力求节目更“接地气”,从而更好地传播内容,实现效果的优化,实现对台湾中南部民众的感染。

其次,注重故事化表达。当今时代,受众早已不是被动的“靶子”,如果传播者仍旧采用单向的灌输方式进行传播,势必会遭到受众的抵触。《华广快乐EZGO》节目在对岛内听众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委婉的故事化的话语打动受众,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使人易于接受。譬如,“中西医打擂”“赏花灯警官走红网络”等节目,都是以主持人与当事人或者亲历者的对话来还原现场,使得节目内容更易为听众接受。

再次,重视受众的参与。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并不满足于接受信息,而是希冀获取更多接触媒体、参与媒体的机会,这也是增强节目黏性的关键。《华广快乐EZGO》节目从2012年开始,每期节目都访问相关的新闻当事人,有了嘉宾和受访人士的参与,整档节目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节目在下一步的制作过程中,还将开辟微信、脸书(Facebook)等渠道,进一步增强互动效果,使整个节目朝可听性和服务性并重的方向努力。

二、话语结构的交叉重组搭建了多元的表述系统

在四年多的制作过程中,《华广快乐EZGO》节目通过多方尝试,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受到听友肯定的话语结构。从选题到内容再到表达方式,节目在横向拓展的同时也注重了纵向开掘,使整个节目搭建起多元化的表述系统。

(一)话题蕴含的文化内涵=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我国对台广播格局中的文化内涵可以归结为两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华广快乐EZGO》节目时长60分钟,分为两个环节,前30分钟为《两岸热点话题》,由两岸主持人重点围绕两岸热门话题阐述不同的观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求得共识,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后30分钟为《两岸旅游美食逍遥游》,围绕旅游与美食介绍大陆历史人文风光,展现两岸共同的历史与文化。实际上,两个环节就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组合。在《两岸热点话题》板块中,节目的价值取向隐含和渗透其中,目的就是为了让听众刨除错误认识,更理性客观地看待两岸热点,体现了精英文化所具有的超越与批判精神。而《两岸旅游美食逍遥游》板块不是单纯地教教做菜、旅游观光,而是借鉴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的思路,在通俗的文化视野中介绍风土民情、地域饮食,以台湾听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传递大陆近些年的发展变化和两岸同宗同源的血脉亲情。

(二)内容体现的对话模式=时尚元素+传统精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这一点对于对台广播而言同样适用。要提升受众对节目内容的关注度,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近年来,岛内广播听众成分趋向年轻化,依托移动终端收听节目的受众大幅提升。根据2014年7月台湾消费者行为调查结果,台湾的智能手机持有人为1225万,微信(WeChat)在台湾也有一定的使用量。③基于此,《华广快乐EZGO》逐渐开辟传播新渠道,借助快乐联播网的App进行传播,试水微博、微信,下一步还将通过快乐联播网的脸书账号推广相关节目。除了渠道时尚多元,节目在内容方面亦是同步而行。如,围绕大陆热门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以及淘宝“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展开的两档讨论节目,都是以大陆为新闻主体,台湾参与其中,话题既新颖活泼,符合节目轻松的定位,又容易获得台湾年轻受众的青睐,成为2013年得票率最高的节目。

节目不断创新的同时,也注重对传统精髓的承袭和发扬。一是内容面广。涉及民生、教义、网络、家庭、经贸、健康、交通、环保、政治、社会、餐饮、文化等等,既有社会民生的话题、政治经济的探讨,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二是题材软硬搭配合理。有的节目软中有硬,有的节目硬中带软,充满了策略性、可吸收性和揉硬为软的手法。这种软硬搭配、兼收并蓄的策略,使节目内容错落有致、丰富多彩。

(三)语言表达的语境语感=体验嵌入+真情实感

节目的演绎手法是表达主题思想、实现节目意图的重要途径。每个人参与某一事件后都有自己的感受,与其预设概念地灌输大道理,不如通过亲身体验、或者通过记者代替听众体验的方式更能影响受众。

《两岸美食逍遥游》所采用的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贴近民众、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听性、可看性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由于这档节目主要面对台湾南部播出,而台南民众去过大陆的比例不高,因此体验式报道就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的千里眼、顺风耳。越是大主题越采用以小见大的形式,才有可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常节目主持人会与嘉宾进行充分地讨论,利用人际沟通的技巧,把对台广播主持人与采访嘉宾之间的关系,转换成采访嘉宾和台湾受众之间的对话。节目一方面替采访嘉宾发声,介绍当地的情况,另一方面,主持人又替台湾听众提问,整个采访由单向输送转为双向沟通,形成人与人、甚至朋友之间的自然亲切的对话。通过活生生的人物讲述鲜活的故事,使得内容的新闻价值更高,更加生动感人。节目的语境、语感的基调就是:主持人引导嘉宾,带着感情接地气,不能坐着说空话。

三、社会关系的时空跨界优化了节目的生态环境

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社会活动都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一切人类活动都出现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④《华广快乐EZGO》是大陆与岛内电台合作的成果,但不是单方面的结晶。特定地点和时间所构成的合作环境,是节目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政治生态——高层互访

实际上,华广与快乐联播网在正式合办节目之前就已经频繁交流、高层互访。华广抓住快乐联播网偏本土属性的特点以及对方也有合作意愿的机会,邀请快乐联播网的执行长参加大陆活动并到华艺广播电台进行交流,相互介绍所属电台的特性、业务建设情况,表达合作意向。此外,华广还利用清明公祭、汶川地震之机,组成联合采访组进行采访,加深业务合作。2010年10月,两台合作节目《华广快乐EZGO》正式在快乐联播网旗下三台联播,后经两台协商,该节目扩大至快乐联播网旗下七个联播台同步播出。

(二)社会生态——民众交流

应当承认,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的确不多。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台湾民众到大陆的人数不断增多,但所占总人数比例依旧较少;另一方面,台湾的人口结构特点是老人多、不识字的多、农渔人口多,他们本身对外交流就较少。据此,华广除了在节目实施环节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之外,在线下也经常组织活动,加强与听众的沟通。比如,利用赴台机会开展“两岸大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游”等主题采访,借助合作方资源举办台湾听友会,尽管规模不大,但相互之间的交流却毫无隔膜。此类活动,不仅让台湾听众进一步了解了大陆广播的特色,也为他们带来了别样的广播感受和媒体认知。

(三)媒介生态——媒体互动

《华广快乐EZGO》以两岸共构品牌为宗旨,坚持拓展和延伸栏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大岛内电台的合作播出机构。2013年,台湾导演李安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后回台南过母亲节,他表示希望台湾人摆脱岛民心态,建立视野宽广的国际观,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为此,华广向快乐联播网提出进行新闻编辑方面的合作,这一想法得到了快乐联播网的积极回应。从2013年下半年起,华广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向他们提供10分钟的新闻稿件,分为国际看台湾、大陆新闻、国际新闻、财经要讯四大块,由快乐联播网选择后在旗下四家电台采用闽南话播出。虽然这是比较碎片化的播出,但新闻信息的随时提醒,对台湾中南部民众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其意义自不待言。

目前,在台湾正式注册的电台中,大部分都是中小电台,华广根据它们资源比较缺乏、合作意向比较强烈的特点,加强与这些媒体的沟通交流。针对大部分是旅游、服务、医药、音乐、综艺等节目,谈话类深度节目较少的特点,扩展资源,力求全面。同时,华广也尝试走出去办广播,坚持在话题中讲故事,进一步突出时效性、现场感、生动性和原创性。比如海峡号首航节目,就是在两岸主持人讨论过程当中,讲述两岸游客的亲身感受,让台湾民众通过这个节目深刻体会到自身到底得到了什么便利。随着人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类似这样的原创节目将会不断增多。

(作者單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本文编辑:刘园丁)

猜你喜欢

传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