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我所看到的90后迷彩青春喝彩

2015-05-30

电视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特种兵突击军营

说说缘起。从军二十余载,回顾所往,特别庆幸一直耕耘在军事题材影视剧这块土地上。久而久之,策划和监制过的项目已逾百部,有经验有教训,实战经历让我感觉很踏实。新士兵剧《8848》是近五年来我最用心、投入感情最多的一部作品。

有句话前些年流行过,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搁到当下,变化取神的速度,快和多都让人有被甩出轨道的感觉。文化艺术如野马失缰,醉汉涂鸦,一地鸡毛。做一部情怀剧需要一点傻劲,我行我素,不随大流。当然,要面对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精神产品的传播需要通过商路实现,坚持着妥协着往前走,有坚定有淡定也有恍惚的时候。时时担心脚下的土地会变成沙漠或废墟。

记得2010年1月16日的成都,天气还是挺冷的,出门喘气带着哈气。刚刚见过时任军区领导的老首长,领受了一个很有难度的“任务”。老首长指示我把军旅剧作家孟冰、王焰珍的获奖话剧改编成电视剧。话剧改电视剧,老虎吃天,无从下嘴。应该说,这是一部取材于西藏军营生活、主题特别厚重的舞台艺术佳作,但要改成电视剧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容量,只有一个办法,取其精神高度作为原点,跨越军营院墙进行必要的放大,加人加事加元素。30多集的篇幅,要有足够的料才成。写西藏军人不易,将来拍摄更是挑战,我想打退堂鼓,老首长开玩笑说,拿不出东西别想走。

下午,在冷飕飕的茶馆与几个朋友聊天,我说个大概想法,就是写几个“富二代”孩子从军西藏的故事。可以设想有三个富二代孩子,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山西,一个来自东北。三个富裕家庭的形态差异较大,上海的比较洋范儿,孩子甚至可以考虑是在美国念的中学,比较国际化。山西孩子属于折腾型,东北孩子比较老实巴交。这是我的初步构想。五年前富二代在媒体上还是比较新鲜的词汇,形象比后来媒体里的要正面许多。大家认为这点子不错。于是,有了《8848》里的上海孩子荣宁,有了山西孩子乔二,还有后来改了“东北籍贯”的四川孩子鲍大志。90后,独一代,富二代,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线,在脑海里有了大致的模样。经过集思广益,由这三个孩子为核心延展开来构成了现在这个人物群像。一部戏这样启程,起起伏伏,反反复复,坎坎坷坷,在我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真心感谢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一路同行,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完成了一次远征和类似于珠峰的攀登。还有那些因各种原因中途撤出的同伴,我也深深记得他们的付出,也理解他们知难而退的抉择。他们都曾为此剧去过西藏军营体验生活,带回了太多真诚的感悟和生活细节,为最后的剧作呈现打下坚实基石。8848是珠峰的高度,虽然世界上有不同的珠峰高度数据,但一般人记忆里,8848已经成了珠峰的象征性代码。我想用这个数字来做剧名也不错。寓意也很好,既有物理高度,也可以象征精神高度。讲述极地官兵故事,这样的名字对路,味道也是不差的。

仅仅拿几位富二代孩子来西藏当兵说事,总需要表达一点什么。在这个很多孩子轻易拥有一切物质条件的时代,他们最缺什么呢?独一代孩子都很独,一是独立自我,二是很排他,以“我”为核心。富二代孩子因未曾遭遇艰难困苦,知道享乐却不知苦为何物。从这个意义上说,《8848》首先要做的就是“归零”,让拥有一切自以为是的这些年轻人回到人生起跑线。我有一个强烈愿望,希望通过这戏走进这些年轻人所代表的世界,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影响他们。这个想法也许很可笑,但做这部剧时我就是这么想的。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吗?是,也不是。全剧中这些鲜活人物在军营里的成长表现,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们是好样的,他们的人生也许会比我们精彩太多。他们的团队协作、自我牺牲着实让人感动。军营是让男孩成为男人的地方,我坚信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教育”题旨是我执拗的主观冲动,最后“被教育”却是我意外的收获。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希望总在前方不远的地方,这个感觉让人很踏实很舒服。

九年前,一部《士兵突击》引爆了士兵题材,此后士兵戏虽然数量不算多,但一直很有影响。士兵戏的发展脉络也一直在追寻着创新的轨迹。在我看来,《士兵突击》代表了一种偏70后的气息,感动了为数众多的70、80后观众群。几年后,2010年,我们又推出了《我是特种兵》,刘猛的系列作品代表了80后氣质,敢想敢写敢拍,曾引起80后的激赏和40、50、60、70后观众,特别是军内观众的不适和吐槽。如果说,《士兵突击》具有较为广泛的接受扇面,兼容度较好的话,那么,《我是特种兵》开始,在观众层面出现了某种断裂和分野。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特别是在无“网”而不胜的当下,这种裂痕并不少见。这里有年龄意义上的代沟,也有军地观众的职业趣味差异。《士兵突击》相对模糊了时代的标识,着力于军人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有土地的味道,有军营的汗味,真实朴实温暖。《我是特种兵》没有拘泥于真实的概念,写得没有《士兵突击》那么老实,有大胆的想象,有合理的借鉴,破了很多规矩和规范,赢得了很多年轻观众。央视首播了《我是特种兵》,其观众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力的阵容发生明显变化,网络收看数据高得惊人。《火蓝刀锋》再展雄风,赢得了年轻人的追捧,促成了海军的优质兵源,从《士兵突击》到《火蓝刀锋》,对于感召当代青年从军报国,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效果显著。

如何做出90后军人的士兵戏?如何让《8848》亮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调性?《士兵突击》的男一许三多是个乡下孩子,《我是特种兵》的男一小庄是个文艺青年大学生,《8848》选择的是富二代荣宁。人物的根基不一样,但作为军人形象,他们有共同点,从一个非常个体,磕磕碰碰,跌跌撞撞,融进了一支队伍,从男孩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男人。

《8848》就要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我们的团队用心做剧,就为了一个目的,为90后正名,为今天的边关军人点赞。

猜你喜欢

特种兵突击军营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蛟龙突击
军营里的奥运会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军营游
军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