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机骏利 笔歌墨舞

2015-05-30杨清汀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林涛草书书法家

杨清汀

书法家林涛

林涛,1966年出生于陇西,199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先后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发展委员会委员、刻字委员会委员,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西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兼职教授、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甘肃书法》执行主编。

出版有《林涛书法艺术》《中国实力派书法家——林涛》《醉墨当歌——林涛行草书作品集》《岁月磨痕——林涛书法作品集》。先后在上海、合肥、石家庄、天津、西安、兰州举办个人书法展。荣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四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第五、六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第一次和林涛接触,就跳出一个印象:一位诗人气质的书法家。再后来,知人而读作品,更加相信直觉。他是作诗的,见过,古体,和书法一样,豪情满怀。我要说的是,他的艺术气质、书法艺术语言,实实在在是诗化的,有天赋的抒情感。

近来,我到北京、济南走了一遭,和朋友聊起,如今什么最好当?歌星、画家、书法家,一不小心就出了名。说明一个问题,当今,浮在面上的伪艺人多的是。那么,真正的艺术家在哪里呢?世相尽管喧嚣,其实寻找起来很容易,全在他的作品中。批评家如尚存艺术良知,就不能良莠不辨,装聋卖傻。出了名的并不全是艺术圣徒,但也有如林涛这样的名家,就是我要肯定的真艺术家。林涛属马,出生于1966年,他本是同济大学的医学学士、中华医学会会员,曾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十一年,书法与医学并辔而行。然而,艺术激情终于战胜了科学理性,2001年,他毅然弃医从艺,调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从事专业书法工作。在舍与得的问题上,他义无反顾,潇洒得让人羡慕,人生充满哲学味和诗味。谁也不可否认,其艺术思维的许多方面,又何尝不是得益于医学思维呢!

对林涛这样有成就的书法家,列举全国展上的许多成绩是多余的。在我有限的笔墨里,更愿意从书法本体方面多谈些感受。由张海题签的《林涛行草书作品集》中有篇后记,他明确坦言“对行草书有热烈的愿望,总想追寻行草书纵横驰骋、无拘无束的那种绝妙的体验”。行草书,正是他诗意人生的托载物。不妨提个问题,作为书法家,林涛何以能够淋漓尽致发挥才情,凸现“我神”呢?要我说,全赖于他的书法艺术语言。任何一位艺术家,不论从事何种艺术,如不能拥有自己的“语言”,则既无法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情,当然也难以让对方通释心灵,产生积极的共鸣联想。以我们熟知的大艺术家为例,李白、杜甫的诗,齐白石、黄宾虹的画,梅兰芳、程砚秋的京戏,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尽管其艺术语言表现方式不同,但只要你具备“释读”能力,贴心品赏,就会味得各自的妙处,激起丰富的审美联想。那么说到书法,就当代而言,欲形成风格者夥矣,而能拥有自己语言的就少多了。应该清楚,风格必须建立在个性化语言之上,否则是自迷迷人。要不,为什么面目雷同的书家多,而写出自己真性灵的书家少呢!

林涛直入书法的核质,在基本元素点画的形态表现力上,孜孜矻矻,悟求多年,以胸气陶之,以性灵蕴之,以豪情出之。故他的行草书,在凌空取势中情态自如,天机骏利,活脱无碍,有诗的味、音乐的律,落落然有林下风致,是典型的抒情型书家。从林涛的书法中,我还读到,其艺术语言,是笔、势、行、气的运动过程,要从动静、虚实、疾涩、疏密的整体组合中来解读。以此我得出一个结论,书法艺术的语言,必须放在作品情境中,才有生命,才具有欣赏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集合的创造原则和审美原则。就像某人纵然识了数万个单字,他可以讲文字,不见得可以当作家。某人尽管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他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书匠,但未必是拥有个性语言的艺术家。

在寂寞的艺术道路上,成功者是相似的,失败者各有各的不同。我敬重失败者,也尊重成功者。勾勒林涛的心血之路,简言之,幼时在陇西老家,有庭训的功课,练就了童子功;上大学期间,在海派文化的熏陶下,开阔眼界,钟情于沈尹默书学,研习执笔运腕,此正是贴近和开悟“二王”,呼吸晋人的阶梯;回到大西北后,从米芾、王铎、傅山、张瑞图诸家的行草书中采撷酿蜜,渐得胸次。难怪,我初见林涛的作品,乍看有南人相,心想他是江南才子呢!篆、隶、楷诸体,我见得少,但脉络是清楚的。如篆书“灵囿鹿濯濯,大川鱼洋洋”一联,出于甲骨而泯契刻之迹,从容淡定,笔恬墨润;隶书联“引鹤徐行三径晓,约梅同醉一壶春”涩中见趣,大有古风;记得还见过他的一幅楷书斗方,内容好像是《文心雕龙》中的句子,魏碑中稍带唐楷意,写得清刚朗朗、坦然大方。这几种书体,都对他行草书的涵养,起到了决定作用。己丑岁末,在《甘肃书法》上,读到了他的不少新作,其任情恣肆、如诗如歌的行草书,更见朝气和神采,确实证明了追求诗化语言的新境界。至此,就林涛的书法,我还想从清、奇、厚、古四方面谈一下。清我更愿意理解为他的艺术本色,已得到,表示敬意;奇主要指新意,火候把得也非常好;厚有些感觉,还不够;古我认为就是质朴,尚不足。我想这是需要时日,才能水到渠成的。

毫无疑问,地域文化对一个人的艺术胎息不可低估。譬如西北人多的是豪气,秦腔最能代表,书法上自然也多有表现。在当代,陕西人比较突出,甘肃人次之,其余不足论。但往往或失之于粗率,甚至恶俗。说明一点,大师级的艺术家不在此列,如民国陕西于右任的字颇有豪气,是词中的苏、辛派,然艺术语言又极为精到。当代人达不到,故谈论大师是奢侈的构想。现实来看,由于信息时代的冲击,地域文化越来越稀薄,濒临土崩瓦解,在多元交流中,文化难以纯粹,无法体现整合强势。今后,文化部落的生存背景亦不复存在,艺术原创力前景堪忧。因此,必须要用新眼光,重新审视几成孑遗的地域文化。不过,我从林涛的艺术追求上,确实看出了他对传统地域文化理念的主动突围。比方说,他在书法语言的营造上,讲究骨力铮铮的质感,硬硬朗朗,有快马入阵的酣然情怀、地道的西北气息;同时,他的艺术场景从不需要多余的道具,干干净净、利利落落,不事雕琢,颇能精微,无粗率感。我想,与这几个因素有关:陇西古郡,渭水清流,植入他人生文化胎记;海派文化,兼容并蓄,启迪了他的艺术理念;入古出新,艺术突变,是他从书法本体上的时代化选择;我手我心,化裁己意,是艺术个体生命的表征。此四者,不独对林涛,我认为对许多书法家,也是有文化和艺术突围参考意义的。

西北的书法很繁荣,也很热闹,但是,尚在单打独斗中,似乎还没有达到集聚效应。故在中原风、东北风、江浙风、岭南风日新月异的对流中,西北风主动整合得并不理想,我以为,主要是思想观念和艺术理念问题。林涛现为中国书协发展委员会委员、甘肃书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作为西北的优秀代表书家,正值盛年的他,应该联络同道,让西北风刮得强劲起来。就像对待自己的艺术一样,林涛在组织方面,同样有卤水点豆腐的才能。

诗和书本质上都是抒情的。林涛对事业和艺术有一颗天然诗心,本色纯如,磊落光明。读他的书法,是诗化的艺术享受。因此,我没有仅仅把林涛当书法家看待,这正是我写他的理由。

猜你喜欢

林涛草书书法家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问题:在经历中发现,在感悟后提出
书法家周如璧
许林涛作品
书法家·谢 锐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
雪乡情
雪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