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2015-05-30代丽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7期

代丽

摘要:生态视角,旨在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注重的是人与环境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即在生态视角的影响与指导下,积极开展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景观设计中秉承与贯穿生态理念,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城市历史背景为依托,重在展示城市的文化风貌与历史特征;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建设的节能减排;注重植物规划,实现绿色环保;加之以美学理念,建设多元的魅力景观;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本身,实现人与景物的相互和谐。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以至于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为了改善环境状况,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则需要积极采取对策,在城市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问题。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新兴内容,它实现了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效益以及它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功能价值。为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我们该进行怎样的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一、城市湿地公园

(一)基本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作为一种城市绿地,适合开发为公园的一种湿地类型,能够供人们观赏、游览,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对湿地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为重点保护区,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与湿地保护活动;湿地展示区,主要在于展示湿地的生态系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展现湿地的魅力风采;游览活动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设立各种娱乐和基础设施,供游客休憩玩乐;管理服务区,主要为了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二)功能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湿地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湿地为城市提供水资源,影响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为城市带来降水,有利于清新空气,保护环境;湿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具备适宜的气候环境,广大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是动物生长的乐园。

传播文化、提供休憩的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以城市文化为载体,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化,展现城市的魅力风采;湿地公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公园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游乐基础设施,便于人们休闲放松,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将城市湿地开发为城市公园,将生态保护与观光旅游相互结合,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湿地公园的各种游乐设施与独特的风光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前往,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一)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首先,一个城市的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要以人文历史为主导,体现该城市的历史特征,融人地方的文化传统,展现景观的精神特质。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示城市自然而然,原生态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如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景点设计与规划上,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独特而富有韵味,其中的洪园景点,展现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景点的设计要重在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特产,如西溪小花篮,西溪米酒,还有越剧,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要保护和修缮历史文物遗迹,发扬名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构建城市生态文化。文化,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精气神。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城市景观的设计,只是重在体现高端、奢侈,那么景观难免就会显得空洞,没有韵味,就如同身着华丽,但眼神空洞的女子一般,不会真正吸引到别人。因此,城市湿地公园在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融入城市本身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在设计时要不断创新形式,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践行绿色理念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景观,绿色交通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节水节能生态,使用无污染材料,减少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三堤景观,福堤、绿堤、寿堤,木制建筑,生态又环保;其中著名的十景,设计绿色环保,富有意境,“火柿映波”,一望无际的柿林,点点橘黄的柿子,为西溪秋色装点了风采,绿色自然的景观,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践行了绿色环保,而又不失风采;“高庄宸迹”,由高庄,竹窗,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绿色低调,又不失雅致。在景观设计中,设计绿色的出行方式,采用摇橹船的方式,独特新颖,节能减排,降低能耗。配置植物景观,根据城市地域特色,进行适当选择,配置什么样的植物、密林、地被、绿篱、草坪或者花镜等等,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实现植被形状的多样构造,植物景观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改善城市空气,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了地表径流,实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化建设。

(三)以人为本,关注人性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本身,实现人与景物的和谐统一。在公园场所的设计中,要更加注重环境的宜人性以及人对环境场所的需求性,不能过度追求形象外表的美丽奢华而忽视景观所具有的实用性,诸如休息桌椅的设计,在设计方面我们要满足人本身的需求,例如老人,儿童等对于桌椅的需求。在景观的设计中添加一些细小的细节,方便社会各个群体,于细微之处关怀他人,获得人们的满意与赞誉。在设计中充分展现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设计的人情味,满足人们对生理、安全、交往与归属的需求。城市湿地公园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方便人们之间情感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四)体现美学理念

美,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文化景观的设计也重在展示景物的美感。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我们要着重展示景物的形式美、生态美、意境美,在景物设计中,注重形式,景物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采用多彩的颜色组合,重在体现景物的形式美;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是大自然的神来之作,我们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让人类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维护与实现生态的内在平衡与统一,保护湿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感悟生态美;在设计中充分展现意境,通过植物,建筑等的设计,营造唯美浪漫的氛围,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气息。美的景观让人舒适,给人以视觉的盛宴。

(五)展现高新科技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景观的设计也要不断与时俱进,体现科学理念。运用科学技术,对城市湿地进行生态保护,进行科学研究。对文化景观的布置排列,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满足广大人们的基本需求。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了保护湿地,在工程建设中摒弃了生硬的石坎,采用了柳树桩的新兴护坎,运用科学技术,地面铺装透水性的材料,有利于水分的保存。总之,新兴科技的使用,有利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完善建造。

(六)不断实现创新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要树立创新意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设计出独特新颖的文化景观,避免一味的复制抄袭。如香港湿地公园,引进独有的香港斗鱼,香港湍蛙,在访客中心设置大型展馆,有影音剧场,展现现代化气息;设置电脑互动游戏“湿地直播室”,吸引广大游客参与,在休闲娱乐之中传播环保知识,方式新颖独特。香港湿地公园荣获多种荣誉,关键在于创新理念,在访客中心的建筑时引入多种环保理念。

三、结语

以生态视角,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在景观的设计中传承历史文化,设计关注人性本身,采用高新技术,实现绿色环保,展现景观的魅力风采,促进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展现文化景观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