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2015-05-30毕清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辅导员高校

毕清波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线,是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效果,关系到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长远发展。作为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要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新媒体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不断实践和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凝心聚力,做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班级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89-02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Class Management

Bi Qingbo

(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210000,china)

Abstract:Class management is the major part in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step of a college counselors routin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lass management relates to the growth of each college students,the quality of the colleges training,the effect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work,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education.Being an important organizer and instructor of the work of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to fix attention and to focus force,and to do well in college class management,a college counselor should practice and explore the class management methods continuously on class regulatory system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hes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dia,etc.

Key Words:College;College Counselor;Class;Management Innovation

高校班级是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满足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作用。班级管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一环,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每个大学生的成长[2],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效果,关系到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长远发展。

在高校,辅导员发挥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事物等重要作用。[3]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们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提炼,把班级的管理工作逐步细化到班级学生干部的选举、分工与培养,班级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文明班级、和谐宿舍的建设,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班级规章制度的拟定与贯彻落实,班级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与引导,与班级学生家长的沟通机制建设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在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随着班级学生群体的逐年变化、高等教育大环境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班级建设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1 班级管理制度规章的实施与创新

班级管理制度规章包括班级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班委选举与分工制度,甚至包括寝室公约等班级成员一致达成并共同遵守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制度规章的实施与创新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不断加强跨年级跨班级甚至跨学院的班级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创新制度实施办法,撤出不符当前班级建设需要的制度,不断更新新的推动班级成长的规章制度。在交流中发挥先进班级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积极建设班级的正能量。

(2)班级激励制度的持续完善。对于以往评选先进班级等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要坚持开展和实施下去,同时不断拓展新的激励制度的建设,如通过班级风采大赛来推动各班级间成果的相互展示和共同品鉴,班级工作的良好推动需要不断的激励,给予正面肯定才能有效推动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

(3)加强班委培训制度的细化和常态化。建构大学班级授权管理模式,然后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职权部分授予给班干部,通过参加班级的重要事务和例外事项管理,以及保持对学生的激励和与学生的沟通[4]。开展年级班委培训制度,尤其是刚刚走上班委岗位的同学们,热情高涨却不知何处下手,针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要给班委开展岗前培训,包括班委的职责和要求,班级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同时,要对各类班委开展横向培训,所有班长的横向交流与培训,各班心理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的分类培训与交流。

2 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新探索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全班学生的吸引力,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以及班级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一个班级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班级本身赋予的任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新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辅导员在班级建设和学生培养中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求辅导员在班级凝聚力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魅力,掌握管理艺术,寓教于乐,与学生的水乳交融中实现凝聚力建设和管理目标。

(2)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最佳实现途径即班级活动,当前大学生活动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学生活动是否实现了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需要要求我们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予以甄别和遴选。为班级荣誉感而战的集体活动更能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实践证明,辅导员需要有效的引导班级学生有组织的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来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管理目标。

(3)明确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一个共同愿景,搞好班级工作,做出班级成果,争取成为先进班级。在团队运作过程中要抓住四个关键词:分享、分担、合作、创新!

(4)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雁”的辅导员要全力付出,加强沟通,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形成团结在辅导员周围的牢固班委集体,同心协力去实现团队目标。在班级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团队成员要认识到每一个问题的应对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要淡定沉稳地面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讨论有民主也有集中,集思广益,用团队的力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共同愿景。

3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关注中的新运用

班级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身体有缺陷或者患病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降级或者休学后复学的学生等。这一类群体之所以被称为班级特殊群体,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是一个极易遭遇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因此,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运用到班级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工作中去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关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时,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技巧和知识,给予这类群体充分的关怀与关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运用到谈心谈话的工作中去,通过和班级特殊群体学生的交流谈心实现关注的目的。

同时,辅导员在关注这类特殊学生群体时,要及时传达国家以及学校关于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政策和方针,如:少数民族政策、帮扶贫困生政策等等,在贯彻落实政策方针的过程中解决这类群体学生的后顾之忧,达到关注的目的。

另外,心理咨询的技术技巧在特殊群体关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辅导员需要加强自身心理咨询技巧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培训和活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实践、认识、再实践、新认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在关注班级特殊学生群体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4 新媒体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新实践

当前高校的班级组成成员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时代主题。青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与大学生的兴趣需要相一致,才能渗透到青年的学习与工作中去,便于青年学生吸收与接收。基于此来看,新媒体建设在管理大学生这一群时代先锋过程中的运用,可谓应时而生、相得益彰。新媒体的建设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是抢占青年思想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正如微博在与高校班级管理的互动中形成的文化,可以说微博文化给高校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我们不仅要认清微博语境下班级管理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更要规避微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寻求微博文化下班级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5]。

微博等新媒体建设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新运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和创新。

(1)建立班级所属的QQ群、飞信群、微博、微信、人人主页,形成班级宣传委员落实,班长和团支书负责,辅导员监督的新媒体建设机制。保证新媒体建设持续存在和发展,对班级管理产生正面、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把新媒体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去,使之成为班级对外发声和争取发言权、增加班级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做到活动前有新媒体动员和介绍,活动中有新媒体互动和交流,活动后有新媒体反馈和总结。平时的班级活动与班级感悟,班级同学互动和关怀通过新媒体这个载体一一体现。

(3)班级所有成员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团队的态度和认识,及时有效地沟通,辅导员和班委要做好舆论导向,在班级新媒体宣传中,坚持积极向上,充满青春的激情为班级生活的主旋律。

新媒体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要在充分把握新媒体受众即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运用和开展,不断鼓励和支持班级团组织进军网络、进军新媒体[6],扩大班集体建设的网络新媒体新阵地,使之成为高校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李建华,张晓雯.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67-268.

[3] 马啸尘,罗明忠.基于控制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科技创新导,2014(1):60.

[4] 劳可夫.基于授权理论的大学班级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8):104-108.

[5] 卞薇.校园微博文化视野中的高校班级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 李楠,覃甫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10):4.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辅导员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