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有效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基本原则之管见

2015-05-30张恒海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基本原则教学效果

张恒海

摘 要:要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必须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理解学习,态度决定一切;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质疑,掌握自我释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有效学习的培养要遵循以“学”为中心、以合格“常态课”为基准、以“普通教师”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改成果为载体和以小切口变革项目为抓手的基本原则,做好有效学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规律,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学习 基本原则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59-02

不论在教育的任何阶段,部分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阶段学习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其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有的思想不稳定,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尚未健全,不太了解社会,加之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在学校内混一天算一天,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那么,如何使学生做到有效学习呢?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就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可以用在学习上,还可以用到生活中,用到工作中,用到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而且你将终身受益。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也许成绩不错,但是没有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态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树立起一种热情、一种信念,端正学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般来说,具有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亦具有比较端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假如学习兴趣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和喜好,它意味着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满足。对于这类学生,兴趣相对较不稳定,起伏程度较大。当学习兴趣发生变化后,其学习的意向亦会随之发生变化,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态度是学生认识和对待学习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不同与学习兴趣,不只是一种情感上的偏好。具有稳定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的学生,一般具有较为持久和认真的学习,不论学生是否对学习的科目和内容感兴趣,均会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学习困难,坚持认真刻苦地学习。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和意志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兴趣可以较大地影响其学习态度,学生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消极对待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其学习态度往往和学习兴趣是统一的。所以,必须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理解学习。

2 学会学习

2.1 要学会读书

读书时获取知识,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认为夫学非读书之谓,然而不读书则无以知为学之方;华罗庚指出,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古今中外,无数贤人志士,科学家对书的爱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他们高度评价书籍,“一切震撼智慧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中结晶形成。”“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可见,学生应该热爱读书,读书的兴趣和自觉性得到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强化,读书习惯逐渐养成。

2.2 要学会质疑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学必然问,问必然学。“?”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像只耳朵,能引进无穷无尽的知识;把它倒过来像个衣钩,能挂住所学的知识。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和解决问题是对待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解决问题是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提出问题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发展理论知识,需要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质疑问难,教师应鼓励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和技巧。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的问题再离奇,教师也应及时鼓励和思考学生的出发点,分析其合理性。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价值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解答,切实将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出来。

2.3 要有自我释疑的本领

“生疑—质疑—释疑”是学习的一般过程。生疑是起步环节,生疑先得激疑,激疑有自激和他激两种基本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提倡自我激疑,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未知的学习领域发起进攻。

预习是自我激疑的有效方法。有的学生缺乏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觉得预习白费时间,预习不预习都一样,反正教师都得讲。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算算学习的“经济账”。讲课前话费5 min预习,课中的活得远大于5 min的学习效益。这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某个环节能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然而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带着疑问查阅书刊,或把疑问带到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点拨,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顿时茅塞顿开。

3 重在实践

学生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必须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习的实际效果。如在学习Excel时,学生可能盲目追求练会练熟书本上的例题。应该说这样应付考试的学习是暂时的,没有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要想真正学会它,使之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必须以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一些综合性问题,如用强大的函数和公式功能解决个人投资理财管理、生活中的水电煤气工资等计算,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等,相信学生一定会从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习中的实践,不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练习。在实践中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最难得的,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这种开动了脑筋的实践中,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才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4 有效学习培养的基本原则

4.1 以“学”为中心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立足学段特点、学科本质和课堂学习现状,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进行合理的学习评价、组成学习共同体,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让教服务于学,切实形成有效学习。

4.2 以合格“常态课”为基准

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机会,每节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必须符合事先制定的标准。

4.3 以“普通教师”为主体

在以合格常态课为基准的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才能,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学改革,使每一名普通教师变“应知应会”为“能知能会”,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4.4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断丰富个性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要重视现场与网络相结合,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促进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4.5 以教改成果为载体

教师要不断总结和提炼以往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教改经验及优质资源,梳理出的教学经验和成果要具有可借鉴性和普遍意义,不断创新和发展课堂变革实验,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6 以小切口变革项目为抓手

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问题,课堂变革项目要认真分析并选择好,将课堂变革的切入口准确把握好,实践性研究要有系统性有深度,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认识到“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的求真务实教改之路的重要性,逐渐以点带面。

5 有效学习指导

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称为有效学习,这可达到花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更牢、更好知识的目的,可以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学习是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学习是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寓教于乐,而不是一味地讲求刻苦学习,不搞题海战术,个体化分层对待学生,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布置作业要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应该是做尽可能少的题就能掌握尽可能丰富和牢靠的知识。简而言之,有效学习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在知识快速变化的挑战中成为“常胜将军”。

所以,要使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地完成有效指导工作,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完成学习过程,同时要逐步建立规范、跟踪过程、把握价值,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这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

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知识和技能足够以及学习方法科学有效是学生完成学习自主性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要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实施和完成好有效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给学生的自主活动。要强调教师指导的适时、谨慎、必要和有效,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收获增进认识世界和学习探索素质不断提高的成果,解决学生的探究实践,并不断提高和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可见,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生认真学的前提是教师尽心教,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起始场所和最终归属,要真正做到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化解无数个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是方法和途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实际、教学资源等有限的条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避免走入误区,避免一蹴而就,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节课上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规律,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参考文献

[1] 吕宪军,王延玲.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58-61.

[2] 唐光芬.浅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行为[J].赤子,2014(11):182.

[3] 韦冬余,赵璇.当前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学习的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52-154.

[4] 李政涛.论教师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8(5):63-67.

[5] 刘丹平,张橙.基于大学生视角的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大学教育,2014(15):22-24.

[6]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wzer.net/view/31557.htm,2013.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基本原则教学效果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