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2015-05-30罗邦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罗邦海

什么是作业?《辞海》对作业一词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本文重点探讨“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如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就初中语文作业所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两方面进行思考,真正发挥语文作业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一、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作用

在一堂课结束后,多数语文教师会给学生布置或多或少的作业,作业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目的为了帮助学生能消化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自我检测考核,掌握相应的技能,进而了解书本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模式,养成具有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其次,通过布置作业,合理把控作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自我的思考,对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智力、创造力和自学、自我管理能力。由此看来,能否利用好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初中语文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布置的量大,投入时间过多

通过对336位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调查问卷,呈现“语文作业量大,投入时间多”的特点。

1.周一至周五有52%同学每天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时间需要超过45分钟,有22.7%的同学需要超过1小时,只有12.6%的同学能控制在30分钟以内。周末两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则更多。对于每位同学每天全部作业的量,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小时半。”语文作业就花费如此长的时间,那么还有其他的科目呢?

2.除了学校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家长们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购得大量的学科练习资料,让孩子练习。

(二)作业布置内容粗糙空泛,缺乏提炼

有部分语文教师备课不够认真,布置作业比较随意,内容空泛,缺乏科学性,没有明确的目标。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随堂听课中,一位语文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今天的作业是回家读书。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作业如何完成,读什么,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与效果。学生不明白作业要求,也就自然无法完成。再如,一堂临近期中考试的作文课,布置的却是阅读课和古诗背诵的作业,布置如此作业的意义何在,这一节课堂的内容如何巩固与提高。

(三)布置的作业内容狭隘,缺乏新颖与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作业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呈现书面作业“单一性”,形式单一,答案唯一。长期如此,使学生的目光狭窄,思维僵化,主动性与成就感渐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实践性探索,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就无法调动。

常常听到学生的报怨:今天语文老师又叫我们抄写生字词二十遍,背诵页下注。有的老师干脆就叫学生抄写课文等。学生生字词或课文多遍抄写,机械完成,学生缺乏思考,不分青红皂白地抄写。如此作业,学生在课前预习就必须去完成,为何又要在课后大费周章。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也就在这一遍遍的抄写过程中消失了。

老师怎样布置语文作业才能激发学生有兴趣去自觉完成呢?这是当下语文教师必须思考、改进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认真改进语文作业的设计,切实提升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兴趣

(一)认真精选与设计作业,摆脱“题海战术”的思想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根据“课标”的要求来精心设计作业,并且控制作业的量,尽量能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堂内能完成相关作业。作业的难度,一般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准,对学习优秀和较差的学生,可以另布置一些适应他们能力的作业,帮助他们得到较快的提高或逐步赶上大家的水平。老师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相互配合,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不要让那些分量多、难度大的课外作业,使学生疲于奔命,影响学生的发展。如对待生字词,大部分老师在预习作业里肯定会布置,那么如何考察同学们掌握的情况呢?就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随文教学,让学生来解读这个字或词的读音、意思及在语境中的作用。学生对词语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再加以修正与补充,学生的印象自然深刻,还需要多遍机械无用地去抄写吗?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预设自己的作业,如可以把六个生字词放在一起,由学生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四个及以上写一语段,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这样精选出来内容适中的作业学生才不会感到抵触和恐惧,才会认真的去完成。

(二)作业应当有所创新,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

作业的布置要有所创新,紧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学生会写能写爱写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写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语文老师常会布置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所见所闻所感的点滴,以备自己的作文有东西写。如此空泛的布置,学生如何下手。但如能布置一些具体的观察对象,学生就会有方向。如自然中最平凡的树叶,学生往往会忽略的事物,老师可以布置他们去收集一些不同的叶子,看一看,闻一闻,嗅一嗅,确保无毒的情况也可以尝一尝,弹一弹,听一听,想一想,从外在的形、色、味写到内在的神与感想。不同的同学可以写出不同的东西,正所谓“一叶千篇文”,老师把学生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将那些亲身感触的作品作为范文,雅俗共赏,学生们受到各种思想的碰撞,视野更加丰富了,思维的能力更强了,对事物的观察更具有目的性。

(三)作业的布置要有系统性

语文作业的布置除了巩固当天课堂所教学的内容的知识之外,也需要有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让学生的语文知识每天都得到点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地良性循环,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例如: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整理学生收集的他们眼中的好词好句,并不断地补充和精简,形成一份较好的资料。每天布置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去背诵默写,短期内似乎看不到什么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量大了,在日常的写作和考试的写作中,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运用适当的材料,从无我的境界到有我的境界到最后的忘我境界。这样他们作文的内容也就丰富了,词句优美了,作文水平提高了,还需要老师每天“赶牛”吗?

(四)语文作业的批改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全批全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当面批改等

有的还采取由学生自己批改或互相批改、教师检查及典型问题师生共同批改的办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批改情况反馈要及时,根据学生作业错误的数量与性质有层次有重点地讲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学生及时去更正自己的错误,并收集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做错,今后如何去避免,写了这样的“心得”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作业中将思想的上的弦绷紧,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总之,一份优质高效的语文作业,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抵触心理与恐惧感,还可以培养他们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将学习语文的目光放大放远,自觉创造学习语文的机会,在生活中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三明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快来写作业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优化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