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围与追击交响曲

2015-05-30王震蒙

中国自行车 2015年7期
关键词:自行车赛参赛选手突围

王震蒙

上海自行车联赛(以下简称上海联赛)已经走过了10年风雨路。2006年4月23日,上海联赛举办的首场比赛,开启了民间自办自行车业余联赛的先河,首个赛季就进行了10站比赛。目前不仅在上海,在华东乃至全国的业余自行车圈,上海联赛已经成为一张令人关注的名片,吸引了广大自行车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2015年6月13日,上海联赛2015年第4站比赛在上海市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开赛。本站比赛分为精英组(44km)、大师组(33km)、公开组(33km)、挑战组(22km)、长宁健身组(11km)以及上海体院青少年组(22km)和女子组(15km),赛道单圈长度为2.2km。精英组在第7、10、15圈设置冲刺圈,大师组和公开组则在第7、10圈设置冲刺圈。

6月中旬的上海,天气有些闷热,气温甚至达到33℃。由于赛道较为平坦,除了单国有4个过弯之外并无太多难度,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精英组、大师组以及公开组,突围与追击的好戏不断上演,场面震撼。当发令枪一响,参赛选手们便毫不犹豫,直接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由于参赛选手的总体水平都差不多,因此大集团冲击的态势保持相对完整,虽然有“兔子窜出”,但很快就会被大集团跟上甚至抓住。

精英组与大师组同时发车比赛,只是比赛圈数不同。比赛一开始,大师组就出现了突围集团,其中包括了3名BMC车队的车手,由此拉开了大集团追击的序幕。2圈过后,突围集团被追回。在倒数第5圈时,一个6人的突围集团形成,其中有2名Trek车队的选手、2名闪电车队的车手以及1名BMC车队车手和1名BH车队车手。最后,Trek车队王炯率先冲线,而来自日本的宾野龙宏取得亚军。

在公开组的比赛中,选手胡甜甜虽然率先发起进攻,但是很快就被大集团跟上,CUBE车队的老将宋日旺趁许多选手尚未察觉,借用第10圈冲刺圈单车突围成功,并一路遥遥领先,与大集团拉开了上百米的距离而率先冲过终点线,荣获冠军。

作为一个举办了10年的赛事,上海联赛已经深入人心。在赛场上,永远不乏外国面孔,有来自欧美的,也有来自日本的选手,恍惚间,仿佛这已经不是一场“上海”的联赛,而更像是一场“国际”比赛。他们其中有很多人早已是上海联赛的常客,也正是这些来自国内外的对自行车执着爱好的选手,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上海联赛,才使上海联赛拥有了如今的声誉与地位。

应该说,目前上海的自行车比赛,参赛者的水平确实是越来越高,但是参与的群体却还是小众。每场比赛参赛的选手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动,登上领奖台的也无外乎就那么几位。而且,比赛更多的只是比给参赛选手看,除了少数几场比赛外,赛场边上很少有市民观赛。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很多自行车赛事都有一个急需打开的“结”,即如何吸引更多的非自行车爱好者观看,了解自行车比赛,才能推动自行车运动的健康发展。

从参赛选手的角度说,赛事组织有序,规则公开透明,能够在比赛中享受竞技的乐趣和取得理想的名次,是考量赛事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那么对于赛事组织方来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笔者认为,如何扩大赛事在普通市民中的影响力,吸引普通市民关注和参与比赛,更是一个赛事是否举办成功的重要考量点。

如今的一些赛事,对于企业来说也显得颇为尴尬:不参与似乎不合适,毕竟是自行车赛事,其中还有很多老朋友老交情;而参与却没效果,来来往往都是老面孔,活动做来做去都是老套路。因此,企业也急需一场能吸引市民参与的赛事活动,帮助他们扩大在普通市民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小白”关注和购买他们的产品。

上海联赛已成功举办10年,是中国业余自行车赛的骄傲。但我们更衷心地希望上海联赛在未来能够带给骑友更多惊喜的同时,也带给社会更多的精彩。希望在中国能有更多的“上海联赛”出现,能办出每一次的不同特色,多多吸引普通市民参与其中,使我国的自行车赛事能早日真正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

猜你喜欢

自行车赛参赛选手突围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堵车“突围”记
“鸟人”
2019赛季最值得关注的自行车赛
雨中的单车童趣 第四届927少儿自行车赛后记
2018环法自行车赛回顾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