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呼唤》中的巴克形象解读
2015-05-30杨清宇
摘要: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先后创作了《马丁·伊登》、《热爱生命》、《荒野的呼唤》等作品。小说《荒野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也是一部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品,该书以宠物狗巴克从文明世界到野蛮世界的生活经历为故事情节,再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本文从小说《荒野的呼唤》的巴克形象出发,分析了巴克从宠物狗到森林狼的蜕变,探究了巴克形象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杰克·伦敦 《荒野的呼唤》 巴克形象 荒原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无职业、无居所的破产农民家庭,八岁时就不得不外出谋生,先后当过报童、工人、水手、巡警等,这种人生经历使杰克·伦敦对下层人民的艰辛生活有了深刻体会。24岁时杰克·伦敦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创作了《马丁·伊登》、《热爱生命》、《荒野的呼唤》、《空前绝后的入侵》等小说。其中,《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也是一部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品,该书以宠物狗巴克以文明世界到野蛮世界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家对生命意义和现代文明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巴克形象出发,探究小说《荒野的呼唤》对文明的思考、对野性的追求以及对生存与自由的探索。
杰克·伦敦是一位自然主义作家,在杰克·伦敦眼中自然是毫无人文色彩的,是冷酷无情的客体,人应当像动物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冷酷无情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同时,工业文明的可怖景象、资本主义的赤裸裸掠夺使杰克·伦敦更加向往大自然,渴望在纯净美丽的自然荒野中获得自由和生命超越,小说《荒野的呼唤》就表達了杰克·伦敦的这种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小说中,巴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虽然它只是一条彪悍威猛的混种家犬,但是它却拥有人类的诸多品质。在米勒法官家中,巴克是米勒法官的忠实伴侣,住在加州圣克拉拉谷地的大院子里,蜿蜒的小路穿过绿色的草坪,院子内绿树掩映,院后还有葡萄架和草场,巴克就是这片领地的“王”,它在这片领地上任意驰骋,“一百四十磅的体重……他一直过着优越的贵族生活”。巴克强壮有力,出类拔萃,体重达到“一百四十多磅”,在米勒法官家中“统治着一切爬的、走的、飞的东西”。
但是,巴克并不自由和快乐,“因为他是一条文明社会的,甚至可以说过于文明的社会的狗”,他的全部价值就在于“陪着法官的儿子下池嬉水,出门打猎……伏在法官的脚边”。不过由于从小就被驯养,自出生就沉湎于富足而优越的生活之中,巴克并未产生自由的自觉意识。
一 《荒野的呼唤》中的森林狼巴克
杰克·伦敦是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他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杀戮就被杀,不吃人就被吃”,只有成为“最强有力的个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与“地球的主人”,才能在优胜劣汰的残酷世界中自由地生存。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杰克·伦敦将宠物狗巴克推到了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让它在这片冷酷、荒蛮的土地上实现生命的蜕变。
1 勇于抗争,适应能力强。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人们发现了金矿,从此淘金者纷纷来到了这片荒原上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巴克的苦难生活也因此而开始。米勒法官的仆人曼纽尔嗜赌成性,为了还赌债,他偷偷将巴克贩卖到了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在这个荒蛮的地方,生命时时刻刻都可能遭到威胁,生存变成了弱肉强食的战争,弱者、不适应者、仁慈者都可能会被打死、累死或饿死,只有智慧超常、冷酷无情、体力超常、意志顽强的超人,才能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刚到阿拉斯加时巴克不过是犹如苦役犯的雪橇狗,狗贩子曾“紧紧掐住他的脖子……毫不留情地收紧了绳子”,在被囚禁和毒打中巴克一次次地反扑,直到被打得失去知觉。在巴克扑咬“红衣人”时,“一次次被打回来,一连挨了十几棒……再也扑不动了”。在加入雪橇对之后,巴克曾在茫茫无际的雪原上走了两千五百英里,“力气全都用光了……每个细胞都累,简直累死了”。
这种冷酷的环境、艰难的生活并未击垮巴克的生存意志,反而激发了他的生命本能,唤起了他原始的生命欲望,当每天的苦役结束后,巴克会对着闪烁着北极光的夜空唱起音调低沉、如泣如诉的夜曲,响起洪荒时代的原始生活。杰克·伦敦曾这样说过,“人类愈文明,生活愈安定……那些不适应的人就要完蛋”。幸运的是,宠物狗巴克挺住了这冷酷无情、非人的折磨,在经历了这些折磨之后,巴克变得坚强、勇敢、残忍、狡诈,成了阿拉斯加荒原上的“超人”。巴克想击败头狗斯匹茨,成为雪橇狗队的领头狗,主人弗朗索斯不同意巴克的想法,试图用大棒制服巴克,但是巴克毫不妥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较量之后,弗朗索斯不得不妥协,最终巴克战胜了至高无上的主人。此后,巴克主动挑起雪橇狗内部的斗争,并残忍地杀死了头狗斯匹茨,杰克·伦敦是这样描绘这场冷酷的斗争的,“巴克毫不留情……筹划着致命一击”,“斯匹茨倒下了……斯匹茨消失了……这个称雄的原始野兽开了杀戒”。
2 残忍奸诈,充满爱意。在杀死斯匹茨之后,巴克实现了从雪橇狗到森林狼的蜕变,他变得野蛮、凶悍、狡诈,“不顾道义,只求活命”,咀嚼着“血腥的欲望和杀戮的快感”,感受着生命巅峰的迷狂,在苍白的月光下它率领狼群亡命地追杀猎物,“生命的波涛与生存的欲望主宰着他……每条筋腱都体验着绝妙的快感”。杰克·伦敦是这样描写这条森林狼的,“他的大脑和身子、神经和筋肉,每部分都上了弦……他的筋骨活力充沛……就像要把他在迷狂中胀裂……”。
其实,巴克从雪橇狗向森林狼的蜕变也经历了反反复复和犹犹豫豫,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关心它的人——约翰·桑顿。有次,巴克掉进了危机四伏的冰湖之中,心地善良的桑顿就上了它,并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奄奄一息的巴克,使巴克渐渐养好身体,慢慢恢复体力。桑顿的关心唤起了巴克那真诚而炽热的爱,它用加倍的爱回报桑顿,舍生忘死地保护桑顿。酒吧中,性情暴虐的伯顿打了桑顿,巴克腾空而起,咬破伯顿的咽喉;激流中,桑顿险些对了性命,巴克冒着生命危险救上了桑顿,并因此折断三根肋骨;在桑顿与他人打赌时,巴克拼命拉动一千磅的雪橇走了一百码,帮桑顿赢得了大笔金钱。后来,桑顿被野蛮的伊哈慈人杀害了,巴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像恶魔一样摧毁了伊哈兹人,撕开酋长的喉咙,杀死了“万物的灵长”。桑顿死后,巴克与人类之间的纽带被彻底割断了,巴克接受了森林的召唤,并在野性的呼唤下投入了狼群,彻底摆脱了尔虞我诈、冷酷无情的人类文明。
二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深刻意义
文学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加缪说过,“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好的小说中其全部哲学都融汇于形象之中”。《荒野的呼唤》是一部“全部哲学都融汇于形象之中”的好小说,杰克·伦敦借巴克形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本质,正如菲利普·方纳所言,没有那位作家像杰克·伦敦那样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打破了美国文学的坚冰,让文学与生活产生了有意义的联系。
小说《荒野的呼唤》中,杰克·伦敦并未以“狼”或“沉睡的狼”为题目,而以“荒野的呼唤”为题目,就是为了表达回归荒野、回归自然的思想主题。小说开篇之处也引用了诗歌《返祖》的“野性沉入长眠……跃进荒原冰雪”,以这段话暗示了主人公巴克遭受的奴役与束缚,以及巴克野兽本性的复苏与回归。小说中,巴克从狗到狼的转变以及巴克重新回归荒野,象征了人们对远离文明、回归自然的向往,正如卡尔·桑德伯格所说,“深埋在人类灵魂深处的……我们文明程度越高……抛弃了荒蛮时代的东西”。最终,主人公巴克以顽强的意志、超常的体力适应了险恶的生存环境,成了阿拉斯加荒原的統治者——狼王,这些故事情节暗含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
此外,小说中的巴克形象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异化的生存状态。杰克·伦敦生活于社会底层,十几岁就开始挣钱养家糊口,先后作过鱼贼、巡警、水手、流浪汉、淘金者等,这种苦难的人生经历使杰克·伦敦对冷酷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认识。在杰克·伦敦看来,人都在被权力、财富和自私自利之心所驱使,为了金钱、权力、财富而奋斗,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人们失去了自然温情与伦理道德,变得冷酷无情、自私残忍,“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煤油的臭味”,在这个异化的社会中,人是多么地渺小与无意义,只有顺从社会,异化为野兽,才能真正地生存下来。因而,杰克·伦敦就以宠物狗巴克生命历程展现了现代人异化的生存现状,以巴克的回归荒野、回归狼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
在来到冷酷的阿拉斯加之后,巴克领悟到了“必须统治人,或被人统治,仁慈是个弱点……吃人或被人吃掉,这就是规则”,只有强壮、勇敢、冷酷、残忍、狡诈、不择手段,才能在冷酷无情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于是,巴克抛弃了优雅、仁慈、善良的文明特性,拾起了狡诈、凶残、嗜血如命的原始本性,并以超常的适应能力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它以凶狠、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头狗斯匹茨,实现了“从文明开化到野蛮凶残、贪婪嗜血的异化”。在恩主桑顿死后,巴克彻底完成了异化,它迫不及待地冲进原始的荒野之中,从宠物狗变成了森林狼,它接受了原始荒原和森林的召唤,重新回到狼群,并成为森林之王,它领导着狼群驰骋于茫茫无际的荒原上,偷袭了印第安人的营地,杀死了最勇敢的猎人,在掠夺和杀戮中享受着“血腥的欲望和杀戮的快感”,享受着生命巅峰的迷狂。从某种程度上讲,巴克嗜血、残忍、贪婪的形象就是人类为物欲所驱使抛弃几千年文明道德的贪婪野蛮相,小说中一幅幅画卷就是现实社会的真实画卷。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失去了信仰,彻底成了金钱的奴隶,只知道借助“棍子的规则”、“长牙齿的规则”寻求财富,于是人被异化为非人,变成了只会追逐利益的禽兽。巴克肆无忌惮的偷窃、嗜血成性的杀戮、毫无止境的堕落,其实就是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小说《荒野的呼唤》中,杰克·伦敦借助巴克形象生动再现了动物世界的原始强力与生存意志,表达了人类对纯真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意志的赞礼。直到今天,小说《荒野的呼唤》的巴克形象仍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参考文献:
[1] 买春艳:《对〈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再解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 蒙雪琴:《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再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 袁丽敏、丁卓:《希望与失望的纠结——初探〈荒野的呼唤〉主题的二元性》,《戏剧文学》,2009年第9期。
[4] 谭燕萍:《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 朱剑飞:《〈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多重性格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杨清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