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克尤恩《赎罪》中青年的道德危机

2015-05-30陈芳雯

作家·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赎罪欲望伊恩

摘要: 《赎罪》当中的布利奥尼、罗拉等青年都共同造成了罗比被陷害的事实,而赎罪行为贯穿于整部小说,让布利奥尼等人背负着沉重的人性拷问,而悲惨的罗比等人最后只能够选择在战场上战死,来洗脱救赎自己的污名。因此,在一个谎言之下,多个青年人都受到道德危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伊恩·麦克尤恩所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赎罪》  伊恩·麦克尤恩  道德危机  青年  欲望

伊恩·麦克尤恩所创作的《赎罪》是其第九部小说,在这一部小说当中,麦克尤恩非常关注当前青年人出现的伦理道德层面存在的危机,这一个危机主要从布利奥尼这一批青年在道德上出现的问题展开。麦克尤恩特别注重在道德危机之下,青年在心理层面逐渐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扭曲以及分化,尤其在内心自我道德谴责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困境。从道德危机角度解析《赎罪》当中两个青年,特别是布利奥尼的谎言以及所带来的持续性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思《赎罪》对于人性原罪的批评,特别是青年之所以选择谎言去实现自己目的本身的动机,这都是人性和社会共同扭曲的结果。

一  《赎罪》中青年道德危机的动因:青年的人格冲突

《赎罪》当中的青年出现的道德危机,实际上很大程度是青年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社会条件以及个人性格因素下产生的人格冲突,这样的一种人格冲突成为小说当中青年道德危机重要动因。从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上看,每一个人的人格实际上都是由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本我实际上是每一个人最为原始的冲动以及本能,而每一个人都会用理想的自我去指导或者纠正每一个人冲动行为。在《赎罪》这一部小说当中,女青年布利奥尼实际上就面对着自己内在人格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最后变成了布利奥尼在漫长一生当中都耿耿于怀的罪恶,并且背负着赎罪的意志。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小说《赎罪》中,经历了非常多的物是人非,特别是亲自经历了战争的布利奥尼,面对罗比夫妇的时候,因为自己内心深处极度深刻的罪恶,她内心不断谴责自己,甚至没有办法应对罗比的质问。小说里支支吾吾的布利奥尼用了一句“我正在长大”应对罗比的质问。从这一段完全表现了布利奥尼实际上在人格上已经察觉到自己的过错,但是她还竭力地掩饰这样的一种错误,用成长这样一种避重就轻的原因来应对所有的犯罪,这个和布利奥尼内心的赎罪意识完全是对立,她甚至没有办法找到任何方法为自己当年所犯下的罪恶进行任何的补偿,无论这样的一种补偿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而当年的青年布利奥尼之所以要选择在特定时机当中对罗比进行陷害,并不是罗比和布利奥尼之间有什么非常严重的仇恨,反而是因为罗比是布利奥尼所钟情的人,因此,布利奥尼才犯下这样一种错误。这也是小说《赎罪》当中,对于青年在性格上的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的思考场景。

当时的布利奥尼虽然才十岁,但是她已经情窦初开,布利奥尼为了让罗比有表白的机会,所以故意纵身跳入小河当中,让罗比能够去救她。当布利奥尼被罗比救上来的时候,布利奥尼向罗比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可是罗比并没有什么念头。这种爱恋并没有伴随着布利奥尼的成长而消失,反而成为了布利奥尼在人格当中深层次的矛盾。一方面青年的布利奥尼对于罗比是有着非常强烈的爱恋,这种爱恋逐渐变成了某种人格上的占有欲,也就是不愿意和别人共同分享这样一个美好的男子,她的内心有着一种青年人特有的畸形爱慕心态;另外一方面,青年的布利奥尼又有着某种愤懑,这种愤懑实际上就是当初罗比不愿意接纳她,或者说罗比即使注意到布利奥尼,但是并没有主动向布利奥尼表达爱意,这种囚禁在布利奥尼内心的矛盾,激发了布利奥尼内心对于罗比的一系列非正义仇恨。也正是基于上述的两种青年时期的人格矛盾,让布利奥尼最后选择对于罗比的陷害,布利奥尼也就成为了一个犯下过错和罪恶的青年。

小说当中还描写了,当罗比和布利奥尼的姐姐塞西莉亚两个人在书房当中企图激情的时候,布利奥尼撞见了,并且打破了他们两个人的行为。这个行径实际上也是布利奥尼在人格上产生了激烈矛盾的结果。布利奥尼一方面是出于一种嫉妒,因为布利奥尼认为自己条件比塞西莉亚好很多,而且也更早地向罗比倾吐了自己的爱意,可是罗比却无动于衷,乃至于移情别恋,这也是布利奥尼无法忍受的,在内心世界里面,布利奥尼认定了罗比是一个背叛者,乃至于一个背信者,然而事实上,罗比并没有给予布利奥尼任何的承诺。另一个方面,布利奥尼认为罗比对于塞西莉亚的行为,是企图侵占塞西莉亚的身体,布利奥尼是闯入她们家中的书房,并且是强迫塞西莉亚违背了塞西莉亚的自由意志,她进入书房是“拯救”塞西莉亚。可是这样的一种思想,是布利奥尼个人的一种意识,让自己占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给自己的行为一个道德正义的借口,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塞西莉亚和罗比两情相悦的本质。可以看出,布利奥尼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她一方面察觉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而另一方面无法改变这样的一种行为,只能够在被动的状况下,拖着沉重的嫉妒心行进,最后竟然被自己的嫉妒心反噬了,犯下了罪惡。这也是小说中青年出现道德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归因。

二  《赎罪》中青年道德危机的实质:谎言下的自我欲望

《赎罪》当中的布利奥尼、罗拉等青年都共同造成了罗比被陷害的事实,这些青年人实际上都是谎言的共同谋划者和实践者,都是道德危机的最为真切的人格范本。但是从这些青年人的行为上看,他们实际上都是在谎言基础下受到自我欲望扭曲的悲剧人物。布利奥尼是整个陷害行为和谎言的主导者,小说当中讲述了布利奥尼在看到罗拉表姐在河边被别人强暴了,然后就扶着罗拉表姐,一口咬定犯下这样一种罪恶行为的人是罗比。而罗拉表姐也出于某种目的,和布利奥尼共同推动了这样一种谎言和陷害的形成。

(一)布利奥尼的道德沦丧与其欲望挣扎

布利奥尼虽然自己内心也曾经为自己的这种嫉妒之心感到矛盾,但是布利奥尼仍然选择采用谎言来陷害罗比,让罗比蒙受不白之冤。从本质上看,布利奥尼之所以会选择陷害的方式对待罗比,是因为罗比一直都无视布利奥尼的爱,布利奥尼内心那种自我的尊严受到严重的挫伤。罗比虽是从剑桥大学毕业出来,是一个有文化的高材生,但是罗比不过是一个布利奥尼家中佣人的儿子,从等级森严的英国社会上看,贵族女子爱慕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的男子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禁忌成分,可是舍弃了自己的贵族尊严去关注罗比的布利奥尼,竟然没有得到罗比的爱,这一点让布利奥尼怒不可遏,完全无法包容罗比,因此,在罗拉表姐受到强暴之后,布利奥尼或许出于一种让罗比受到一些麻烦的想法,开口便陷害了罗比。但是布利奥尼的行为,如果在一种公平和公道的社会里,很快就会被拆穿,但是警察出于自己立功表现的欲望,武断地认同了布利奥尼对于罗比的陷害,坐实了罗比的强暴之罪,这样布利奥尼无法预料到的情况,就是罗比入狱蒙受不白之冤。因此,布利奥尼之所以采取了谎言,实际上也是青年道德危机实质,自我欲望所驱使而造成的过错。布利奥尼不擅长于控制自己的欲望,或者不妥善地对待自己的欲望,所以最后陷入到一种痛苦的赎罪道路之中。可是布利奥尼已经无法偿还罗比被剥夺的数年自由和青春,这种所谓的“赎罪”,归根结底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事物而已。因此,自我欲望不仅毁灭了罗比,也毁灭了布利奥尼。

(二)罗拉表姐被欲望所吞噬

《赎罪》里面所谈到“罪”,从本质上看,就是欲望,也只有欲望才能够诱发这样一系列的罪恶出现。这种欲望不仅仅表现在布利奥尼这个青年身上,也表现在罗拉表姐身上。其实从《赎罪》小说当中可以看出,贵族马歇尔才是罗拉表姐强暴案件的真正凶手,然而罗拉表姐在河边被人发现和救起来的时候,仍然是有着非常清醒的意识,但是罗拉面对布利奥尼的对罗比的诬陷指控,根本没有采取任何的辩驳。这是因为罗拉表姐当时陷入到一片惊恐之中,加上马歇尔又是有权势的贵族,罗拉实际上对于马歇尔有着自己独特的恋慕之情,出于这种保护自己恋慕者的心态,罗拉采取了默不作声的方式,任由布利奥尼的陷害继续实施下去。马歇尔对于罗拉实际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吸引力,甚至罗拉这个没落贵族女子,也愿意将自己奉献给马歇尔,但是这种行为在当时的道德框架之中必然是不会得到任何的允许,也是这样,罗拉需要找到一个替代马歇尔承担道德乃至于法律风险的人,布利奥尼对罗比的陷害正好提供一个现成的替代者,罗比也成为了罗拉表姐欲望的牺牲者。当然,小说《赎罪》当中实施强暴行为的马歇尔更是这种欲望撕扯下的罪恶者,他垂涎罗拉表姐而犯下了罪行,也是欲望框架下的犯罪者,却因为罗比被陷害而逍遥法外,这无疑也是道德危机下滋生的一种畸形的状态。

(三)良善青年在道德危机下的毁灭

布利奥尼这个女青年出于非常多的方面的原因,编造了一个谎言,陷害一个无辜的少年是一个强奸犯,让这个少年蒙冤入狱。而布利奥尼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青年之后,企图通过一些方法去赎罪,即便如此,青年的赎罪行为并没有产生一些实质上的影响,只是宽慰这两个青年的内心而已。《赎罪》当中对于罪恶的救赎,可以看出也是徒劳无功的。当布利奥尼重新从道德危机的泥沼中爬出来,回归到道德正确的轨迹上的时候,布利奥尼也没有办法改变发生在罗比身上的一切,布利奥尼内心也感觉到自己无形而持续的谴责,然而这种谴责也好,或者关于她曾经犯下的过错所谓赎罪的行为也好,都没有办法真正将罗比身上所发生的厄运祛除。这样的一种悲剧,也证明了在道德危机之后,布利奥尼的赎罪行为是徒劳无功的。而关于污名的救赎行为,在《赎罪》这部小说之中表现为罗比亲自去法国战场参加战斗,罗比正在为这一群出现道德沦丧的青年赎罪,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罪名。作者最后让罗比在战场上战死了,也意味着一种纯正道德的丧失。而当年钟情于罗比的塞西莉亚,一直坚信罗比是清白的,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家族成员决裂,去贫民窟做一个护士,为的也只是为丑恶的道德崩坏赎罪。可以看出,有着良善道德的人,他们对待罪恶,用的都是最为坚持的信念去救赎,可是他们的声音并没有在沦丧道德的青年中引起反响,而沦丧了道德的青年,即便是赎罪,也无法完成自己的救赎。这也是欲望最后产生最为悲惨的结果,根本上毁灭了所有良善者应有的和平和快乐。

三  結语

布利奥尼这个人物角色,在《赎罪》这一部小说当中实际上是犯了一个看似平凡错误,但是这个错误却毁灭了布利奥尼、罗比、马歇尔、塞西莉亚、罗拉等青年人的一生。没有受到惩处的马歇尔和布利奥尼等人,终身都被自己内心的善良所谴责,而承受着骂名的罗比和塞西莉亚,却承受着他们当年这些青年人所犯下的各种道德上的错误,并且为了这些罪去背负沉重的枷锁,最后罗比的死亡也正是印证了,良善青年在道德危机面前的无助,并且他们最后也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悲伤地离开罪恶的世界。因此,《赎罪》是一部审视每一个人内心的重要文学作品,对于人性和欲望都展开了非常细致的讨论,揭示了青年道德危机深层次的问题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菊花:《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交往思想》,《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2] 王翔子:《左手黑暗右手美丽——品读麦克尤恩名作〈水泥花园〉的黑暗美学艺术》,《飞天》,2010年第4期。

[3] 罗媛:《中国伊恩·麦克尤恩研究综述》,《文教资料》,2011年第34期。

(陈芳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猜你喜欢

赎罪欲望伊恩
暴力之旅——伊恩·麦克盖尔访谈录
伊恩·杰克逊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
伊恩很爱丛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