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假期,谁做主

2015-05-30本刊编辑部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爸爸妈妈家长孩子

本刊编辑部

暑假到了,孩子们开启了假期生活模式。那现在的孩子怎么过暑假呢?我们听到,有些孩子的暑假是和祖辈度过的;有些家长会让孩子奔走于各种兴趣班;有些家长则觉得“行万里路”的旅行是一个好选择。家长们的安排出于什么考虑呢?孩子们满意吗?

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采访和调查,共发放113份问卷,回收104份。让我们来看看家长和孩子的回答吧。

调查篇

孩子以前怎么过暑假

江苏南京王艳:我会让我儿子花大半个月学习围棋,学围棋能让人心静,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定力。因为我自己也是老师,暑假还会带孩子去旅游,开阔眼界。剩下的时间就让孩子在家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上海刘天雨:暑假里会带儿子回老家。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也想让孩子见识一下乡下,玩玩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带他看看真的知了。百闻不如一见。然后再去海边城市玩几天,看看大海。

广东佛山郭涛: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暑假没有时间陪孩子,家附近也没有兴趣班。所以暑假里,孩子一般都是在外婆家几天,在自己家几天,周末我们就带他逛逛街。但无论在哪里,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电视,或自己玩玩具。

云南昆明彭楚楚:以前会让孩子爷爷照顾,孩子就在家画图画、玩玩具。但是爷爷身体不太好,所以这次只能让孩子上兴趣班了。孩子很想认识大自然,我们也希望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暑假,但是这些都需要家长的陪伴,我们没办法做到。

通过家长的回答,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对暑假的安排是满意的,孩子的理由也很简单。

沈慧妮: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沙吧玩,可以玩沙和水,还有冰激凌吃,我和小伙伴玩得很快乐。

马佳佳:暑假里有好多我想参加的活动,上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游泳,我学会蛙泳了,很开心。

有21.15%的孩子对家长的安排不满意。理由是缺少高质量的陪伴或乐趣。

廖梓艺:爸爸妈妈要工作,都不陪我玩,我就没事做。也见不到小朋友,还不如在幼儿园。

陈嘉轩:我从来都没有暑假,妈妈一直要我去上课。我好想去姥姥家找哥哥玩。

罗欣雨:暑假我不想去爬山,走很长很长的路很累的。爸爸还是想带我去,我就不高兴。

另外13.46%的家长则没有问孩子的看法,他们认为孩子还小,所以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

孩子喜欢和谁过暑假

叶一楠:我喜欢和家里的咪咪(小狗)过暑假,爸爸妈妈没有暑假。

刘宇宸:最喜欢和姥姥过,姥姥会带我去科技馆。

樊奕霏:喜欢和三宝、朗朗一起过暑假,我们是好朋友。

暑假,孩子不喜欢做什么

丁毅然:最讨厌上兴趣班了,做作业、写字很累的,学拼音很难的,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

倪全奎:最讨厌睡觉了,暑假里奶奶天天要我午睡,我又睡不着。

祝奕如:最讨厌在暑假出去玩时,妈妈给我拍照,因为拍得太多了。

马子炜:暑假里我最不喜欢爸爸睡懒觉,那样就不能带我出门玩了,我会很无聊。

在调查中,很多孩子都说不喜欢上兴趣班(暑假班),不喜欢爸爸妈妈布置作业,这个比例占到32.67%。

专家观点

给孩子“错误”选择的权利

童年,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哪怕是一个假期的安排,在孩子的世界里,都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与各种鬼灵精怪的想法。虽然父母不一定能够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但是我们是否也要允许孩子说说想法呢?不要因为害怕孩子提出“不合理”甚至“无理”的要求,而拒绝给予其选择的权利。倾听孩子,读懂孩子,甚至给予他们“错误”选择的权利吧。毕竟,学会了表达,学会了选择,才逐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主动。孩子正是从这样一个个“错误”中走过,直到长大成熟。

碰撞篇

安排暑假生活,要不要听听孩子的想法

正方

杨可爸爸:我认为需要听听孩子的想法。我家小可已经上大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们做家长的就该多听听。去年暑假里,孩子说要回老家和小远哥哥一起玩,我们认为孩子的要求很合理。结果,那次暑假,因为有小远哥哥这个榜样在,他学会帮我们干家务活了。整个暑假也过得特别开心。

孙煜妍妈妈:听听孩子的意见,除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我们说,现代社会,想法是很重要的。听,是尊重孩子,让孩子表达。即使孩子的想法不合理,我们也可以和他商量着完善。如果家长“独裁”,哪里会尽善尽美呢?这可是孩子的暑假。

朱天浩妈妈:我认为在安排暑假时,可以参考孩子的意见,但是也不可以事事满足他们。孩子的确喜欢玩,但是我们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董博乐爸爸:和孩子商量过暑假,不是完全听取孩子的意见,而是和孩子讨论。大人应该明白怎样的暑假安排才合理,并不是听之任之。我认为,和孩子商量过暑假,是家庭民主生活的一种表现。

反方

刘晨阅爸爸:让孩子说说想法,或许可以锻炼孩子。但是暑假时间很长,和孩子商量安排暑假,他们的想法不外乎是“玩”。而我们家长很多是上班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孩子。这样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一是很容易对孩子失信,答应的事情办不到,在孩子心中形成不良记录;二是安全隐患,假期本来就是幼儿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如果和孩子商量,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王震妈妈:我认为不需要听取孩子的想法。有些孩子提的要求会在合理范围内,但万一他们的想法不切实际呢?假如,我家孩子听到他的同学要和家人出国旅游,便向我们提出同样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在我们家并不合理,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和财力去满足他。

赵晓昕妈妈:我认为不能听取孩子的意见。去年暑假孩子答应我们,如果她每天乖乖的,就让她看动画片。结果一个暑假之后她收获了什么?视力下降。所以,今年我决定不听取孩子的意见了,还是由我们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不会打乱她正常的生活节奏。

孩子的暑假安排由谁说了算

仅家长决定 20.19%

仅孩子决定 0.96%

主要由家长决定(会考虑孩子的想法) 45.19%

和孩子一起商量着安排 33.65%

多数家长认为暑假安排需要由家长决定,有33.65%的家长则会和孩子商量暑假计划。而且,家长对于孩子的暑假安排非常慎重,几乎没有家长让孩子自己做主。

专家观点

在家长期待与孩子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家长之间的观点交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必须肯定的是,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暑假安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与呵护之情。

毋庸置疑,家长们的不少观点和做法是睿智甚至是专业的。无论站在哪一个立场,我们都应该理解,每个家长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

我们明白,家长们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给孩子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我认为,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成熟”的安排,但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话语权,毕竟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假如想做一个“独断”的家长,那也没有关系,建议平时学会做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心理学家”,通过细心的陪伴和观察,真正懂得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尽量做到“你不说,我也懂的”。

畅想篇

1号方案:拼着过暑假

策划:杭州小咖一家

小咖家和宁波的姑妈家都是双职工家庭,以前暑假只有老人带,今年两家打算拼起来过暑假。

目的地

第一站:宁波

白天,两个孩子在家由奶奶照顾,一起画图画、玩玩具;

傍晚,姑父带着去社区体育场打篮球、健身;

周末,去海边游泳、抓鱼,去凤凰山主题乐园游玩。

第二站:杭州

平时,两个孩子在家下围棋、学剪纸,看半小时动画片;

周末,去逛西湖,参观杭州各种博物馆,到烂苹果乐园、嘟嘟城玩。

小贴士

同龄人相伴,孩子不会无聊,又安全。

体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相互交流学习。

孩子们在生活自理方面保持适当竞争,老人带起来更轻松。

除了亲戚之间,朋友、熟悉的邻里之间也可以在暑假“拼养”孩子。

暑假带孩子游玩要尽早出门,做好防暑措施。

2号方案:同城亲子结伴游

策划:宁波王瑞昊一家

昊昊妈妈加入了同城父母群,里面有家长自发组织制订亲子游路线图,商讨决定后结伴出游。

目的地

上海

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让孩子们亲自操作游戏,如摆弄考古仪器,沙地挖化石等。再观看仿真动物的表演和4D电影,听听恐龙模型的怒吼;

参观上海科技馆,游玩彩虹儿童乐园,看机器人表演等。

小贴士

多个家庭游玩,孩子能够结识很多朋友,也不会单调。

这比旅行社提供的路线更切合孩子的喜好,又比一个家庭游更经济、有趣。

参观前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关注天气,活动时注意保持孩子体力。

3号方案:体验爸妈的童年生活

策划:昆明郑慧棋一家

慧棋的爸爸妈妈来自不同的城市,暑假她会到外婆和奶奶家过。

目的地

第一站:重庆

《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景点之一在重庆武隆,离慧棋奶奶家很近。爸爸妈妈想带她去体验一把电视上的活动,如推石磨、采食材等;

再去仙女峰景区的草原丛林中避暑消夏。

第二站:绍兴

外婆家在绍兴乡下。外公会带孩子到地里除草、摘菜,了解各种蔬菜;

适当做些农活,如剥豆子、洗菜、浇花、捡鸡蛋等;

和外公在庭院前种棵树,每年暑假来比一比人和树谁长得更快。

小贴士

接触一些在书本和电视上见过,但实际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对孩子非常有吸引力。

能培养祖孙感情。

让孩子接触不一样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去乡下要注意卫生,防止生病。

猜你喜欢

爸爸妈妈家长孩子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