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在小学生笔下流淌
2015-05-30袁碧光
袁碧光
【摘要】作文,本是学生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打动人的作文需要真情,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而当下,学生作文假话、套话、空话连篇,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言不及义。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那么怎样才能使真情在小学生笔下流淌呢?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走好自己的习作路,搭建好平台,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走进生活,获得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像呼吸一样自由的习作。以人为本,让学生张扬个性,尊重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总之,小学阶段应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关键词】真情 小学生 作文中 流淌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79-01
作文,本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打动人的作文需要真情,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而当下,学生的情感空间越来越窄,他们生活在一个唯分数至上的时代,所有的喜怒哀乐围绕着学习、分数而产生,学生作文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即使写了,假话、套话、空话连篇,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言不及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甚至厌烦写作文。老师们也经常说作文难教,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反思我们的习作教学不难得出结论:从孩子学习习作的起步阶段,老师们就怕他们写不好,一路的扶持、帮助,甚至是拔苗助长,这无疑给孩子很多的约束,在这种束缚中孩子怎能快乐的习作,怎能把以后的习作路走好?《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那么怎样才能使真情在小学生笔下流淌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走好自己的习作路。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情绪”,道德凌驾于作文之上。不但期望学生文笔好,还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都成为“小圣人”“小完人”,什么可以写,什么不能写,都要告诫再三。学生不过是学习写作,教师本应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丰富的生活聚集到他们的笔下,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敢想敢写敢歌敢哭,要他们做一个真诚的人,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灵世界……可是,很多教师却不由自主地设置了许多禁区,用种种束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这种事“没有意义”,不必写;那种题材“敏感”,不准写;这种表达方式有点消极,要来点“亮色”;那种话“太直率”,要“绕一绕”……无形中就让学生们戴上了习作的枷锁。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感情坦白而直露,体现在作文上,理应新鲜生动,具有个性。但在唯分数的体制下,学生作文这块充满灵性的天地被一些内容空洞、语言干巴、虚情假意的文字垃圾所污染。违背了“文章统一”的育人原则,违背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泯灭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心里话 ”、“真话 ”。鼓励学生用具有个性的语言表达。作文如做人,无论大事、小事,是“真善美 ”的你就讴歌,是“假丑恶 ”的你就抨击,不讳言,不虚夸。学生若敢于写真话,作文必然真实、感人。我们提倡写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也不反对写铺张浪费、自私自利……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不应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用人扶的勇气,保护好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都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真情实感。
其次,教师要搭建好平台,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走进生活,获得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一切感情来源于生活,感情真实的基础是生活真实,而这真实的感情就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元素。可见,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人、事、物,这些人、事、物,对人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有所教育,曾经使人欢喜、使人愤怒、使人激动、使人醒悟,就成了触发人写文章的原始动力,就有表达和倾诉的需要:有了幸福希望亲人分享,有了痛苦希望朋友分担。而文章正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这样习作内容就不会造假。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习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孩子心灵舞动的平台,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如设计综合实践、社会调查、校园美化等方案,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自我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教师的神圣使命。用习作来反映生活,用习作来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习作才富有意义,才会成为一种必需,习作中才会流露出自己真情实感。
然后,教师要让习作像呼吸一样自由,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用笔“写自己”——写自身,写心声,写周围,写身边的人和事。对小学生来说,感情真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就是要用童言写出童真、童趣、童心。只有少设作文内容的禁区,学生才会如鱼得水如虎下山。再给他一块自由写作的空地,题材放开,题目自拟,形式放开,字数不限,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最动情的东西。把自己摆进去,写我的经历、我的思考、我的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等。学生的个性与趣味有所不同,而课堂作文题目统一,有具体要求,这样他未必能扬其所长。如果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敢于出新,自由表达,增强独立意识,创造性地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让习作像呼吸一样自由,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式多样,习作就能是自己最真实的表达。
最后,教师要以人为本,让学生张扬个性,尊重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写”,自主设计,自由发挥,自己修改。淡化文体、文章,激发想象,改正主题心灵。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不要强调文体,让学生自己选择,不管写成什么文体,能写好文章就行;更不能强调什么写作章法,不要要求学生在某一篇作文中必须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而不能用说明议论等,这样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因为他们想出来,写出来的文章不一定合乎写作章法,但内容、感受却是真真切切、感人至深的,我们不能因这篇文章的章法不合于要求而加以否定。教师是教学生写作文的,不能苛求学生写教师所想要写、要看的内容。学生应该写他们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感以及亲身所见,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总之,小学阶段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才能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有时代气息、有个性和灵性的习作来,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