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沉思

2015-05-30高凯歌

大观 2015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基本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等的了解与认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最终得出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从具体实际出发,放手发动群众,勇于深入实践,使得社会各界人士及其每一个体都能够广泛参与到其中,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创一个全民动员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群众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国际准则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给予了明确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这种文化遗产对于维系社区传统、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不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1]其主要包括有与自然界和宇宙相关的民间流传的传统知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口头传统;民间流行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从而对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无形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群体或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传承积淀下来的。实践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表达其喜庆、悲哀等情感的形式。活态性,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依附于特定的国家、民族、族群、地区或者个人而存在和发展。开放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不断积累经验、摸索规律,进而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即本真性保护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科学保护原则和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同时,我国政府制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能够在保护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基本特征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保护原则、指导方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和把握,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也会有了整体性的较为丰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同时也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作为先进的理论,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一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了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明确表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需要我们所有人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中去的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边,把需要保护的民俗、礼仪、工艺技能等进行探索和发掘,深入基层去,深入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去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辩证法。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之一,它始终不断前进,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肯定到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经过量给否定、三个阶段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否定不是消极的否定,而是扬弃,是损益,及批判又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说“春节”,传统习俗的春节有很多多姿多彩的活动,年前的大清扫、除夕夜里的团圆饭、大年初一的走亲戚拜年等,还有祭祖宗、放鞭炮、踩高跷、送灶神等。就拿放鞭炮来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有些地方限制或禁止了放鞭炮的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成了家里的必备,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了春节不可缺少的新内容,这就是批判地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表现。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面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它不僅仅是一个人的,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民族的,是人民群众聪明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由此我们必须要予以保护和发扬它的精华。

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对于每一个体来说,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它,宣传它,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样,人民群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军,其广泛参与的程度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败的风向标。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接触最为广阔的集体,只有他们最懂其真正的价值,最能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所造就的辉煌,因为其往往都会直达人心,触动每个人心中最为柔软的那根青弦。所以广泛地动员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发现与保护并举,继承与发展同步,真正实现良性的保护,健康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理论的语境下,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真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从具体实际出发,放手发动群众,勇于深入实践,进行探索,使得社会各界人士及其每一个体都参与到其中,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创一个全民动员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http:// www.chinabaike.com/law/git/ 1429440.html《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6).

作者简介:高凯歌(1991—),男,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生态文明。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