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学德育工作策略
2015-05-30卢东光
卢东光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并存的新特征,青少年的亚道德现象已成为当前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入手,探讨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 规范化 策略
【分类号】G631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现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德育优先淡化、地位削弱、学校教育重智育、重分数,功利主义、工具化明显;二是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内容呆板,学校的德育教育以说教代替实践,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三是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学校德育工作大而统,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严重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家庭、社会和学校未能形成合力,出现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德育优先被淡化,地位被削弱。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德育的评价是软指标,德育的目标没能上升为素质化的要求,学校、社会、家庭均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陷入功利之中,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因此迎合了家庭、社会的需求,德育优先被淡化。
(二)德育工作目标空泛,内容呆板的原因主要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高、大、空”的问题,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没有抓实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校德育工作应该立足于实际,着眼于未来,即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形式单一的原因。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不优,观念不新,意识不强,对德育工作研究肤浅,灌输说教代替实践,既乏味又无效,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另一方面,办学条件和安全责任制约学校拓宽和创新德育的途径。由于安全责任的重压,学校没有了春游、秋游、社区的实践等校外活动,甚至一些文体活动也被取消,无形中造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封闭。
(四)家庭和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的流动性和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等新词汇映入眼前,对这些孩子而言,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是亲情的阻断,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和致命的。另一方面,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时不刻不在,彰显着学校德育工作的苍白无力。
三、中小学德育工作策略
(一)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育人的责任意识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关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业,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科学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坚持从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学习教育为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持之以恒地抓好学校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让良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強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理念,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核心,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切合实际。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成学校的品牌,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特色,是学校优秀办学传统的提升,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第三,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课题。
(二)拓宽德育途径,完善德育载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必须形成合力。首先,学校方面:一要有针对性,充分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和升旗台,进行德育教育;二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落实教书育人,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四是关注学困生、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其次,家庭方面。一要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传承;三是打破入学的条条框框,尽量让儿童随父母迁移,减少留守儿童;第三,社会方面,全社会都要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关注关怀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尤其关注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薄弱地区。
完善载体方面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紧密结合,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结合。要在国家层面上规划好德育体系,根据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设定德育工作目标,当前就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其次,要创设活动的载体,就要包含校外的、校内的,校内的主要以传统节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文化建设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等代替说教,让青少年学生更真实、客观、直接的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亲身实践、情感的体验,就会逐步构建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进而演变成一种自查行为和社会责任,就有了担当;第三,社会上对黄赌毒等要保持高压态势,肃清各种不良影响,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避免各种不良风气和歪风邪气,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和伤害。
(三)夯实中小学德育基本保障,完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
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培养人的队伍要信念坚定,业务精湛,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稳定的心理素质。二是学校的办学条件要相对均衡,具备必要的德育教育必备的条件;三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完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机制科学化、规范化;四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家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五是确保经费投入。
完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要贴近实际,去空泛;二是评价的目标要实在;三是评过的过程,重参与重感悟。四是评价的手段要多元化。
结束语:
当前,中小学德育管理还存在规范化与制度化不足的问题,因此转变德育目标、重视德育过程、拓宽德育渠道是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管理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中小学要将不断加强基础工作、改进关键载体、夯实基本保证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华均.强化德育管理 探索德育途径[J].湖北教育,2002,18.
[2]刘猛.新时期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