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政懒政之我见
2015-05-30张晓波
张晓波
随着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力度加大,从清退会员卡到节假口严禁收送“红色”,从整治楼堂馆所到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等等,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越扎越密,对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同家工作人员的约束越来越多,腐败官员被查处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于是乎,一些人感觉到“当官没劲了”、“当官不易”,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以“虽无功,但总无过”自辩,阎王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故事虽为虚构,道理却很深刻。“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问尔”,从为官一任无所作为误了发展,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冷了人心,种种不作为现象证明,“公堂木偶”的庸政懒政状态危害甚大。
腐败,并不一定要收钱,不收钱,但也不干事,甚罕还误了事,也是一种腐败。
在近期召开的同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厉指出“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罕‘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的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庸政懒政,会导致误政。有这种思想的人员不思进取,在工作上敷衍了事、作秀、摆花架子、大而化之、做甩手掌柜,没一件事能干到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大的错误,但造成的后果却是和贪污腐败一样的——不认真履行职责,占着位置不干事,不仅个人蹉跎岁月、一事无成,史会把政策悬在空中、把问题拖大拖炸,让群众失望心寒,使好政策无法得到贯彻执行,重拳打到棉花上。
庸政、懒政,是一种渎职。有这种思想的人使党的路线方针得不到贯彻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得不到认真执行,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遵守等等,结果是平常时候误事、关键时刻坏事,为官避事平生耻,不作为是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三严三实”,提倡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止是为了正本清源,引导干部争做既干净又干事的好官,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干净是为了更好地干事。干部要“干净”,也要“干事”,“干净”是为官之德,“干事”是为官之本。干事不干净是一种腐败、干净不干事也是一种腐败。党的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就必须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扎实有效的作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辉煌业绩。
中央带头执行八项规定,赢得的是全党全民的衷心爱戴,是同心同德、改革进取的巨大向心力。干事难免犯错,但没有理由犯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错。“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共产党的干部,命中注定是要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要对得起党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待,要保持昂揚向上的进取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愿为官者牢记白己的宗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昂扬斗忐,勇于担当,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辱使命,切记为民负责,努力工作,廉洁从政,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的各级干部,需要敢担当、能干事,惟其如此,才能书写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大有作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