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初探

2015-05-30卢月琼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学科

卢月琼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各个学科教育发展与从前相比有了许多的区别和改进,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文科学科,在人文精神体现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实现初中历史教育中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或者对于人文主义情怀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将针对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的初步探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初中 历史教育 人文精神塑造 初探

【分类号】G633.51

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因此我国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应该是非常高的。历史是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学科,那么初中历史教育回归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就显得尤为必要。历史对于塑造和展现人物的道德品质以及性格特点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充分地将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塑造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教师仍旧站在主导地位

很多学校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大多数还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一些教师认为历史学科就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学生机械性的记忆,所以教师讲解并不是重点,而是勾画重点让学生自己记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也不够深刻,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厌倦之情。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提升

一些学生对某一历史内容有着自己独到见解,可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都在讲课,没有给学生互动的时间,所以很多正确的思路和观点都被掩藏了。例如历史课程当中有很多双面性的问题,教师有可能讲的只是一个方面,这就需要学生来思考另一个方面,可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受到了禁锢,所以自主思考的机会也就不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提升和改善。

二、初中历史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措施和方法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将会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出历史场景,从而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进行情景再现。例如讲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一些历史短片和素材为学生呈现出当时八国联军对我国的侵略,让学生更加正视这段历史,将历史责任感铭记于心,不忘国耻,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和形成。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为直观地为学生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的一种使命感,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心理层面上的思考。学生有了好奇心和兴趣,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设置问题,挖掘历史素材的人文精神

设置问题就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找到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把整体内容分为不同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来思考内容,进而帮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提升初中历史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地备课,同时还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掌握重难点,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和课程的重心,并安排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逐一找到答案,而这些答案恰好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例如《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依据教师设置的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比如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意义、启示等,并带着这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外,学生也可以带着问题自己去课本当中寻求答案,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自主性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些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思考,主动探究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模式和方法,也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情感的渗透和培养,让学生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行情景的创设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建立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上,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相对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师生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开展的有效性,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学生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思考和方法的机会。另外教师应该适当地为学生进行情景的创设,比如《鸦片战争》这一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林则徐,面对当时侵害国人的毒瘤鸦片,应该持以怎样的态度,应该以何种方式处理外国的鸦片,应该怎样维护国家的利益等。通过这种情景的创设,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一方面是可以加深学生理解课本内容中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性挖掘教材内容,更容易记住中国历史,进而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这也是推进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时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记忆也会格外的深刻。

(四)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质疑

初中历史教学应帮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质疑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重视起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敢于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将会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反思精神,包括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于历史事件告诉现代人的道理进行反思,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人文主义情怀的形成和塑造,对于一些人文精神的体现和情感的传达也会更加直接和容易。

结束语:

人文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许多的内容也都反映出了非常深厚的人文气息。历史就是要求后人以史为鉴,更好地感受历史带给现代人的启示与情感,所以这些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塑造。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要想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初中历史教育中人文主义内涵的挖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情感意识,真正的将初中历史知识掌握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洪桂民.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2]蔡桂珍.中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王建英.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志,呂效华.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J]. 职业,2008,(18).

[5]蔡桂珍.浅淡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塑造中的作用[J].南平师专学报,2006,(01).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