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2015-05-30蓝必升黄小妹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儿童

蓝必升 黄小妹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农村众多青壮年劳力进城淘金,留下子女在家依靠老人或者亲亲,形成了一大批的留守儿童群体。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心理问题尤甚。本文就留守儿童的心理,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分类号】B844.2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城市的高薪待遇加之机遇颇多,这些都造成了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前赴后继,我们称之为“打工潮”。而前往城市淘金的“打工热”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却造成了一个更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一般定义是指其父母或其中一方前往城市打工,而自己却被滞留在农村老家。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加之监护人教育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心理问题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虽然从整个留守儿童这一大的群体来看,其总体的心理问题还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尚未达到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特别关注的程度。但是深入到留守儿童之中,这里面有不少儿童的心理状况着实堪忧,尤其是对比于那些非留守儿童而言。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这个课题上,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总的来说,这些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人格塑造、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以及日常行为四个大的方面。

1. 人格塑造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他们中的部分儿童在人格塑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内向自卑,并因此使得他们显得怯懦敏感,外在体现即为一定程度上的意志薄弱以及孱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闭孤僻,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没有正确的引导,加之上述的自卑心理,一般会害怕与人交流,显得不合群;脾气暴躁,叛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可能因此遭受歧视,而且他们这段成长期,恰恰存在着比较强的逆反心理,极易引发叛逆心理,变得暴躁易怒,攻击性强;情感冷漠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关爱,留守儿童没有从父母身上感受到温情,一方面会羡慕非留守儿童的父子天伦,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对自己父母的怨恨心理,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冷血现象。

2. 学习成绩

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一般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而农村的老人,多为文盲。他们本身做不到言传身教,而且,老一辈的对于子女的培养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很多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另外,老年人因为年纪过大,没有足够的精力,有时候即使想对孩子教育,也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自律性。而少年儿童正是贪玩的年纪,除了极少数能够约束自己的,很多儿童显然是不能自控的。这就造成了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良,并由此引发学期兴趣乏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去城里务工淘金的父母们忙于事务,无法顾及孩子,但是在城里打拼的他们,更是切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对于孩子往往有着很高的期盼。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疏于教导管教。这不但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相反,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长期取不到进展的同时,又得不到来自父母老师的鼓励关爱,极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并由此衍生出厌学、逃学,迷恋网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 人际交往

除了上述两个两方面的心理问题之外,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的另一种病态的现象就是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监护人监护不力,由此造成的亲情缺失,存在感缺乏,对于儿童这样的年纪来说,其影响不言而喻。长期得不到关爱,孩子很容易会出现情感淡漠,疏离人群,存在感低,不自信,封闭于自己的小世界,拒绝与外界交流,还有的目中无人,舍却自己再无他人。

4. 日常行为

留守儿童心理上的诸多问题,反应在行为上,也会造成很大困扰。往小处说,仅仅违纪,往大处说,甚至会造成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犯罪率呈现低龄化趋势,虽然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风气问题,但是,作为父母,其教导存在着重大的过失。非留守儿童的教育尚且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更何况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行为上一般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为,胆小怯懦,畏畏缩缩,一方面不敢跟外人接触交流,另一方面对于仅有的一些亲近之人,会形成过度依赖;另一个行为逆反,常常伴随着违纪现象,其中少部分的儿童还存在着严重的暴力倾向,攻击性强等。

三、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中,心理问题尤为重要。这不仅仅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危害,对于社会,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出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通过对这些留守儿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原因,并针对他们提出一点建议。

1. 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家庭的关系。孩子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教导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正因为他们的父母的长期外出,留守儿童感受不到关爱,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这些父母要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行为中有所改变,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关爱和教育。

2. 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在其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学校在正常的教育之外,应当给予儿童人性化对待,关键是给予足够的尊重,做好引导教育的作用。并积极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的课程及活动,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摆上台面。

3. 社会层面

社会方面,尤其是农村邻里或者社区,要给予这些留守儿童额外的关爱。除了主动对于这些孩子的正确引导之外,也要积极去除不利儿童成长的环境。例如,网吧,一定要将这些未成年排除在外。

4. 政府政策

作为政府,应当分析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的根源,并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由此来使得这些孩子的父母可以留在孩子身边。政府有着政策的优势,可以指定相关政策,一方面对于上城务工的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使得农村人切实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这样,农村本身条件上来了,对于城镇也没那么迫切的渴望了,自然就多些时间教育儿女了,这样留守儿童数量也少了,更遑论其心理健康问题。

總之,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以及城镇化的原因,使得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短时间内肯定是继续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各方使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引导孩子,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

【2】李萍,《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湖南社会科学,2011.6

【3】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2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儿童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