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石头光影
2015-05-30牛国栋
牛国栋
1897年,德国强行侵占山东胶州湾一带,并于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整个胶州湾及其周围地区据为“租借地”。胶澳,即今青岛胶州湾沿岸一带。德国人从此开始按照欧洲城镇的建设理念规划布局,大兴土木,官署大楼、府邸别墅、教堂、洋行、医院、学校、车站、码头等纷纷建立起来,欲打造其在远东的“模范殖民地”。下面这组图片,大概是一百多年前德国人拍摄制作的明信片,有很多是实寄片。笔者选取了一些至今尚存的历史建筑的旧影,使读者抚今追昔,遥想当年青岛始建之初的景象。
总督府旧址
原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地。胶澳租借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德国任命的“总督”,中国人最初称其为“提督”。该建筑位于青岛老城的中心,依山面海,由德国设计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德国人马尔克建筑。始建于1904年5月,1906年4月竣工。建筑主体高20米,分五层。底层作为基座,用粗大的蘑菇石砌筑,敦实厚重,以上为高达两层的花岗石矩形壁柱和变形的爱奥尼克柱头。屋面配以高耸的蒙莎式层顶,挂红筒瓦。楼前为广场,通过中轴线上的宽阔道路与海岸线相连,突出了这幢行政建筑的雄伟和庄重的格局。
1914年,日本借一次世界大战之际从德国人手中抢夺青岛,这里遂成为日军守军司令部。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这里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9年之后这里一直作为青岛市市政府办公地。直至1992年,市政府东迁,这里成为市人大和市政协办公楼。1996年,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胶澳总督官邸旧址
习称提督楼,俗称“石头楼”。1905年-1908年建于信号山(旧称石头山)下,最初的用途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德国胶澳总督官邸。由德国设计师拉查鲁维茨设计。
1909年至1911年5月,胶澳总督奥斯卡·冯·托尔伯尔在此居住。1914年秋,日本强占青岛,这里成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官邸。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此楼,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舍。1934年,这里改作“迎宾馆”接待政要。汪精卫、宋美龄、宋子文、蒋经国都曾来此居住。
解放后,这里成为青岛最早的国宾馆,接待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夏令营。1957年7月至8月间,毛泽东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下榻于此,并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还保留了毛泽东当时住过的房间和卧床等摆设。如今,这里辟为胶澳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人监狱旧址
也称欧人监狱,始建于1900年前,系一座欧洲中世纪古堡式建筑群,也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殖民监狱旧址之一。由“仁、义、礼、智、信”五座监房和一座工场组成。主体建筑高两层,红砖垒砌,窗户极小,都装有铁栅。建筑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的圆尖型塔楼,为全院最高点,塔尖高耸,内有47级螺旋楼梯通向塔顶,看守人可在塔顶监视整座监狱。其余建筑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日本军占领青岛时期,监狱的北墙下还修建有钢筋混凝土的碉堡。1897年至1914年为德国关押非中国籍人犯的监狱。解放后直到1995年以前,这里一直是青岛看守所。
如今这里辟为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展览运用建筑、图文和实物展示青岛自1891年至1949年司法历史沿革状况,运用硅胶仿真人像、幻影成像、平面投影等现代展示技术,逼真再现这座监狱当年情景的《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历史场景复原陈列》。2004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定为青岛市法制教育基地,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海军第三营营部旧址
这是当时德国驻青岛海军第三营营部,是德军在青岛的主力部队,建于1899年,建在胶澳总督府旁,担负有卫戍的任务。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的时候,第三营一部分官兵乘军舰自海上抵天津港去北京参战。
与杀气腾腾的侵略者迥然不同,这座楼房更像一座温馨的别墅。德国文艺复兴式样,砖石木结构。楼房正中是宽敞的厅堂和木楼梯,书房、交谊室和客厅设在一楼南侧,西面是餐厅,北面是厨房和餐具盥洗室。二楼有三间卧室,一间宽大的衣帽间及更衣室和浴室。屋面为哥特式陡峭的尖顶,也没有其他德式建筑惯用的老虎窗。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入口右侧的房间外有两层木架外廊挑台,除了观景之用,也为这座质朴厚重的建筑添了几分轻盈。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这座楼房移交胶济铁路局使用。1923年改为青岛铁路医院的前身青岛诊疗所,后来又成为铁路中学学生宿舍。铁路中学在四方建了新校舍迁走后,这里一直由铁路局使用,现为铁路分局招待所。
德华银行旧址
建造于1899年至1901年,融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与德国公用建筑要素。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锡乐巴、路易斯·魏尔乐设计。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平面为矩形,采取独立式布局手法。建筑高约15米,地上三层。因屋顶采用了黑色铅板这种罕见的材料,当地人俗称其为“黑洋楼”、“乌龟楼”。因此建筑距海边仅10米之遥,临街的西面及临海的南面均设有两层拱券门柱外连廊,似南方骑楼,明快而疏朗,便于观景的同时,又构成通透的海岸视觉。
上世纪初,这里燃起岛城第一场货币大战,第一批纸钞和德国硬币从这里面世。1914年该楼易主。1923年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设于此楼内。现为民居。
俾斯麦兵营旧址
这是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第二座兵营,以德国前首相俾斯麦之姓命名,建于1903年至1909年。这组建筑群由四座营房组成,其平面分别呈“H”型,围合成一个练兵场。建筑均为德国三段式建筑,由当年德国通行的阶梯式山墙及新哥特式外墙装饰,墙基和外廊护栏使用青岛当地的花岗岩。设有地下室和阁楼,折坡屋面,正立面窗户很大,多为拱形。山墙上有“矛”和“盾”的标志。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仍将此地作为兵营,改称万年兵营。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这里作为北洋五师营房。1924年,时任胶澳商埠督办的高洪恩利用这座兵营发起创办私立青岛大学,并亲自兼任校长。北伐战争爆发后,私立青岛大学陷于停顿。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夏改组为国立山东大学。闻一多、梁实秋、方令儒、沈从文、游国恩、老舍、洪深、童第周等文化名人先后来此执教。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后,这里又成为日军兵营。1948年8月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美国海军军营。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济南,留在这座老兵营的海洋系升格为山东海洋学院,现在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部分。
德国胶澳租借地巡捕局旧址
俗称德国巡捕衙门或巡捕房,始建于1904年,建成于1905年11月,为德国占领时“胶澳租借地”警察署。建筑由德国建筑师Stoessel设计,采用德国乡村教堂形式,砖石钢木混合结构,主体为二、三层相结合,高16.5米。建筑平面为“L”形,南立面沿街为正立面,采取东高西低的不对称、灵活的设计手法,东南角设钟塔楼共6层,高30米,上覆陡直的尖顶,四面均悬挂一面报时钟。钟塔楼正下方部分为主入口。除警察署外,楼内还设有地方法庭、监狱等,与主体建筑构成一体。整座建筑大致体现了德国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之际,这里成为日本宪兵队驻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这里为胶澳警察厅。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这里为市公安局和市警察厅。解放后至今为青岛市公安局。
车站旅馆旧址
亦称站前旅馆,建于1913年。由德国人R.玛特维希设。高两层,上有阁楼和老虎窗,外墙有装饰性山花,山墙为新巴洛克式。主入口设在拐角处,其上为八角型塔楼,与车站广场对面高35米的车站钟楼形成了完美的对景。建筑设有外走廊,走廊栏杆上的几何形花格属于晚期哥特式,塑有鱼鳔纹,这种纹样在后来的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中也常常被用作装饰图案。
20世纪20年代,这里不再是旅馆,而成为居民住宅。20世纪30年代至这座老楼装修改造前的2001年,这里一直是铁路职工宿舍楼。现为几家风味小吃店聚集地。
栈桥
清光绪十七年(1891),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张曜到胶州湾视察,确认在此地有设防的必要,于同年7月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今青岛人民会堂处)。1893年,章高元调用旅顺船厂的钢材,在前海建造起一座栈桥。原是铁架木桥,长约200米,宽10米。供装卸船舶物资用,也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后,因其军事上的需要,在桥的南端又接上一段,铺上轻便铁轨,使栈桥由过去的200米延长到350多米。1931年,青岛大港码头建成,栈桥结束了作为码头的历史。同年9月,市政当局重建栈桥,桥身延长至440米,桥宽8米,桥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浇灌,水泥铺面。将深入海中的部分钢架更新,桥面两侧安装了华灯、铁柱栏和铁链,南端筑有半圆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八角亭一座,取名“回澜阁”。
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即设立战地邮局,1899年德国邮政部成立胶澳帝国邮局,发行胶州邮票。此建筑建于1903年至1904年,最早为私人商业大楼。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6日,日本向青岛的德军开战。9月5日,德国邮政当局将重要的技术资料、机械设备分别运往上海和济南。11月5日,青岛的所有邮电业务被迫中止,邮戳被封存,德国皇家邮政的旗帜、部分邮票和电信设施被烧毁破坏,两台发报机则被抛入了大海。同年,日本接管此处,作为野战邮便所。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在此处设青岛电讯局,首任局长即后来成为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抗战胜利后,这里为青岛电信局邮电支局营业厅,解放后为青岛邮政局电报营业厅。上个世纪80年代,此楼建筑外观及内部装修有了较大变化。
福音教堂
又名基督教堂、德国礼拜堂、总督教堂。建于1908年4月至1910年10月。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柏林德意志福音教会投资,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这座单钟楼式的教堂建在一座小山包上,位于数条道路的交汇口,建筑与地形结合巧妙,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其厚重的花岗岩墙基,高耸的绿色尖顶彰显着凝重、粗犷的气质。钟楼高39.16米,内设旋转楼梯,里面悬挂着一大两小的三口钟,旁边一块木牌上标注着“1909年安装”的字样。钟楼的三面各有一座机械式的报时钟,每当钟声响起,1公里外都可以听到。
宽敞明亮的教堂内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上下两层,装饰精美典雅,室内的细部装饰则呈现出拜占廷时期的格调。之所以最初称其为福音堂和德国礼拜堂,是因为该教堂刚建成时是专供青岛福音教区旅青的德国信徒和德军卫戍部队使用。
水师俱乐部旧址
亦称水师饭店、水兵俱乐部。建于1901年至1902年。为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三段式建筑,主楼两层,有地下室,共40间客房。屋面大折坡上有老虎窗,檐部为露木花饰。西南角有高耸的塔楼,三角锥形坡顶,造型起伏变化。1907年这里开始放映电影,是青岛最早的营业性电影放映地。楼内另设有桥牌室和台球室。
1914年日本强占青岛后,这里成立了日本人操控的“青岛居留民团”。日本当局通过它把日本侨民严格统治、管理,居留民团变成了准军事组织,进行军事训练。日本投降以后,这里成为美国海军俱乐部。中国人也在俱乐部内租赁房屋开办照相馆、古董店。解放以后,这里作为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办公楼。现为青岛市某机关办公楼。
天后宫
这是主祀天后的道教庙宇。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天后亦称妈祖,也称海神娘娘。据传原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屿。据说林默有预知气象变化、驱邪治病和泅水渡海的本领,常在惊涛骇浪中救助遇难船舶,极受远近人们的敬重和爱戴,被尊为“龙女”、“神姑”。明代被赐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
天后宫初建时称“天妃宫”,由胡家庄“胡善士”捐施土地,建成正殿三间和东西配殿——龙王殿、督财府。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宫内主持宿义明募集捐款进行初次维修,并扩建后院两厢,使天后宫后进院落初具规模。至今保留的天后殿外廊和牌楼门所用的4根八棱石柱,尤能代表明代建筑风格。院内两棵银杏树亦为明代所植。清雍正十一年(1733)再次进行维修,并在前院中部增建戏楼。清同治元年(1862)山东建立东海关,同治四年青岛建立分关,6月开始又一次重修天后宫,并重建戏楼,成了青岛口群众的一处文娱场所。光绪二十四年(1898)天后宫又曾重修,规模又一次扩大。1939年,青岛商民集资对天后宫再次进行扩建,将戏楼、钟鼓楼由前院中部向前延伸迁至现址,并在西院增建了殡仪馆。至此,天后宫经过七次重修已形成相当规模,共有殿宇16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成为青岛市区惟一一处保持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宫门,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进入宫内,左右两边为厢房,由通道向前,迎面便是正殿。院内有同治十三年立的修庙碑一块。
解放后,这里交文物部门管理使用,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是中国大陆离大海最近的火车站,建于1900年至1901年,由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锡乐巴、路易斯·魏勒尔和阿尔费雷德·格德尔茨3人共同设计。
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包括胶济铁路在内的两条铁路。为此,德国当局成立山东铁道公司,其中德华银行为最大的股东,故该公司又称德华山东铁路公司。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1904年6月1日,全线及张博支线同时通车。
火车站站房为德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呈不对称的立面造型。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粗毛花岗石砌成。
1988年2月1日青岛火车站改建工程启动。1991年原楼拆除,原楼正立面被砌于新建筑中。2007年,青岛站又一次扩建,对1904年建设的钟楼进行了迁移。
日耳曼啤酒公司旧址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英德合资的酿业公司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在此开办啤酒厂,1903年开始建厂,是青岛最早的现代工业企业,初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年产量为2000吨。1906年,该厂产品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获得最高荣誉金奖。
现存糖化车间为砖木钢混结构,土建及设备由德国克姆尼茨机械厂设计,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红砖立面装饰及拱券门洞凸显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德国人的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珠式会社青岛分社,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生产“朝日”牌啤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企业齐鲁公司接管了啤酒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生产“青岛”牌啤酒,商标中的青岛音译字母和栈桥图案使用至今。解放后,这里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如今是全国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集团总部所在地。
2003年,为纪念青岛啤酒诞生100周年,青岛啤酒集团围绕百年历史的啤酒厂建起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
圣言会会馆旧址
圣言会系德国天主教派斯泰尔修会的传教机构。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之初圣言会即派教士来青岛传教,后经总督府划拨了3000平方米土地,于1899年至1902年在此先后建起了教堂和会馆,由神甫白明德设计。建筑的两个入口分设在南侧和西侧的路旁,其中的南入口为主要入口,需经外设的石台阶进入。整个建筑的中心实质上是在两条道路的交汇点,会馆外墙在拐角处突出,入口上方是一座小型城堡样的塔楼,上覆尖顶。建筑外观上下两层,一层为清水砖墙直接裸露,二层则处理成白色。会馆朝向大教堂的一面外墙饰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八角窗。条状的楼前花园环绕着这座建筑,楼内设有一个小教堂,可同时容纳300人做礼拜。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成为战时医院。小教堂北面后又建起小学,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为明德小学(解放后改称德县路小学)。1934年,西邻建成圣弥埃尔大教堂后,这座小教堂成了明德小学的礼堂。会馆内还有一个印刷厂和修会的若干办公室,内院则是一片花园。
解放后,这里曾作为市宗教局的办公楼和金鲁公寓,那座老教堂曾作为市公安局交警队的办公地。
海因里希亲王饭店旧址
有人据英语译作亨利王子饭店。1899年始建,历年增建,是青岛第一座欧式商务性大型旅馆。饭店最大规模时由东馆、中馆、西馆和音乐厅组成,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和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相继设计。
酒店与大海一路之隔。在其南阳台上,可以望到海中的轮船和小青岛上的灯塔。室内的装潢摆设也会让人联想起欧洲特有的情调。在很长时间里,这座青岛最高级的饭店一直保持着它在东亚旅馆业的威望。东楼历史最为悠久,砖石木结构,高二层。 1905年,东馆后侧新建海因里希亲王饭店音乐厅。立面以“拜占庭”格调的连续檐口为特色,同时带有中国传统的装饰线脚,除勒脚外,墙面嵌少量石装饰。
后来在东馆西侧增建一旅馆部,称为海因里希亲王饭店中馆。内设餐厅、浴场、茶室等,为青岛当时最大的西餐馆。
抗战胜利后,东馆曾作为国民党青岛市执行委员会和青岛市参议会办公楼。解放后,东馆作为青岛市政协办公楼,中馆作为青岛市妇联办公楼,西馆作为青岛日报社办公楼。如今原东馆已拆除改建为泛海名人大酒店,原西馆与原山东矿业公司一并拆除新建了青岛日报社办公大楼,中馆恢复为旅馆,即今栈桥宾馆。为纪念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曾下榻于此,门前今立有孙中山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