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2015-05-30孙武权

关键词:互动智力预设

孙武权

内容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要将这一重要理念转化成正确的教学行为,笔者从互动大于被动、生成大于预设、能力大于智力等角度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做了全面的思考,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激发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数学 动态 生成 互动 预设 能力 智力

【分类号】G633.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数学课堂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途径。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是对教师灵活掌握课堂秩序的考验,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互动大于被动

动态生成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学说,该理论认为学生和老师都只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只有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构建出活跃的课堂,才能真正演绎出蓬勃壮丽的生命之歌。但许多老师很难忘记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们把学生当做“幼子”呵护备至,当做“囚犯”严格管制,老师成了啰嗦的老妇,成了凶煞的狱警.他们不愿放下身段倾听学生的心声,也对学生的合理期盼视而不见。课堂成了预先编排好的话剧,老师即是那个全场最华贵的主角,又是幕后最权威的策划,自导自演了一幕幕“精彩“的课堂剧,而可怜的学生只是作为观众被动地观赏了所谓的倾情表演,却毫无所获,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

但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对知识的构建并不是像上述那样老师机械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反映.学生自主的情感体验,人生经验必须与所授知识发生共鸣,才能转化为学生与老师共识、共进。许多学生都认为喜欢上一个老师才会喜欢上这门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古人是没有欺骗我们的。那好的师生关系从哪里开始?我想就先与学生一起互动起来吧!师生、生生的互动有三个层面:(一)教师:(1)教师与事物的互动(教材、客观世界);(2)与人互动(教师、学生);(3)与自己的互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伦理、社会)。(二)学生:学生与事物的互动(教材的预习、客观世界)与人的互动(师生、生生)与自己的互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社会)。我想只要老师与学生时刻关注这三个层面,让互动的氛围日久弥新,一定能构建出和谐,充满韵律的灵动的课堂。

二、生成大于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的预设论主要表现在“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的教学内容”“预设的教学过程”,并因此表现出相对而言的封闭性。可以看出预设论的教学观遵循僵化的“输入——产出”线性运行程式,强调精密的教学安排和刚性的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强制性、武断性的“布道”过程。

与“预设”相对应的“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动态、变化、生成的过程。生成对应于预设,可以说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病,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可以包括教学过程的动态式生成,教学课程的动态性建构,教学成果的动态化评价。

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預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预设”的束缚中。由于数学课堂教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又强调人的认知过程是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实现的,即生成重要于预设。老师可以对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现成方案专家模式,而忽视不断演化的教学情境和千差万别的学生。因人因时老师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修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成状态再调整再修改,所以注定了动态生成式课堂的过程一定是非线性的螺旋式结构。

三、能力大于智力

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凡是与活动有关的,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完成活动所必需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并能使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例如,人的体力,知识,以及人是否暴躁,活泼等,虽然对活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因此,不能称之为能力。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有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例如,音乐中所需要的听觉表象能力。人们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智商(智力)是能力中的一般能力,能力大于智力。

能力的提升对老师也很重要。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新时期的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却仍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的循循善诱,正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激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对各种信息的捕捉和把握,分别调整自己的状态,采取有效的教与学。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所以能力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一样的至关重要。既然智力已经是天生注定了,那么就让我们在动态中生成更为强大的能力吧!

猜你喜欢

互动智力预设
智力闯关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欢乐智力谷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