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理念微谈

2015-05-30韦宝金

关键词:教学管理背景新课程

韦宝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使得我国的整体教育现状和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目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初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许多的初中教学管理较从前而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手段都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的初中教学管理理念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 初中 教学 管理理念

【分类号】G633.2

近些年来,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和管理的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人为本”是开展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首要要求和根本理念。学校的管理不仅仅是带有强制性的,而是一切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利益出发,切实为学生着想,从而更好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最终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目标,做为教育工作者,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更好的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充分的注重学生的个人利益,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故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理念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初中教学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学生人性化的管理

当前在我国大部分的初中院校的教学管理当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都缺乏对学生人性化的管理。这主要就体现在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方面。每个人都有尊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够过于严格以至于攻击学生,造成学生自尊心受创。例如一旦某一班级当中的某一个学生丢了某一样东西怀疑是另一名学生所为,这时候教师如果强行要求这个被怀疑的学生当众进行被搜身,并且还对这样的行为美名其曰为加强管理,避免漏网之鱼,给这个被怀疑的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是相当大的。换言之,这就是非常不尊重学生自尊心的表现,也是完全违背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

(二)教學管理严格,生活管理松散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一些初中院校为了应对中考对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管理非常严格。部分初中负责领导甚至片面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只有将成绩提升上去并且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才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学生生活管理上也就相对松散,增加了学生受坏风气、坏习惯影响的机会。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偏颇,作为初中院校对于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也应该提升到一个高度。除了管理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生活的管理。学生的安全、生活、心理、思维等等都应该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更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管理的理念。

(三)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和鼓励

现阶段仍有许多的初中对于学生激励和鼓励相对欠缺。主要就表现为严苛的要求学生一味的提升考试成绩。可是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小进步都选择了忽略。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激励,他们往往需要不断的通过激励来获得成功和努力的动力。可是大部分学校却忽略了这一点,使得一些明明取得了小成功的学生因为得不到认可而自暴自弃,甚至放弃努力。一味的鼓励容易让学生产生盲目自大的心理,但是适当的鼓励和激励却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学习的。

(四)缺乏民主和谐的校园整体氛围

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当中,因此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熏陶作用就显得尤为明显。可是许多的初中学校都忽略了对校园氛围的营造,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和谐,学生在不公平的环境当中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出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差。

二、新课改背景之下改变初中教学管理理念的举措

(一)加强尊重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学会自尊与他尊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与完善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自尊意识和他尊意识的培养。学会尊重他人的人,首先必定是自尊的人,这些理念应该不断的渗透给学生。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主要就体现在看待学生不戴着有色眼镜,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偏差就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存有偏见。其次不应该对智力相对迟缓的学生给予不公平对待,不应嘲讽讥笑学生,也不随意谩骂和体罚学生,这是教师需要尊崇的基本原则。另外学生也应该学会对教师尊重,学会尊敬师长,有问题与老师耐心的沟通,学会使用文明用语等。

(二)体现出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利益考虑

学校的管理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对学校管理的新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学生的利益考虑。无论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还是在学校中的生活,都要被引起重视。教师和学校应该学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当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掌握更多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三)学会适当的激励和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优点

教师应该学会激励和鼓励学生,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的时候,教师应该选择鼓励的方法。适当的鼓励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也有利于学生有更为明确的努力目标。例如当学生的考试成绩较上次有了一点名次的提升,教师都应该在考试之后的总结会当中对此提出表扬。学生并不是需求某些实质性的奖励,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得到教师的认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许只是点名表扬一下,学生的心理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当中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不断的为目标而努力。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而教师则应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发掘。这也是新课改背景之下初中教学管理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举措。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和学校都有了更多新的要求,主要是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上,较从前而言都有很大的改变。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用性,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管理手段,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方面都有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任丽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刘银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校长的教学管理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3]李雯业.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4]光明.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不足与创新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221.

[5]张井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网友世界,2014,09:164.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背景新课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