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的眼泪

2015-05-30素素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5年7期
关键词:开罗阿拉伯埃及

素素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分别在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和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尘埃,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今天为同学们再现的是较为经典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在中东的对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美国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不断地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已初具规模,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迅捷的空中偷袭 打破常规

1967年6月5日,这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当开罗时针指向8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散。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按部就班如往常一样。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严重破坏。就这样,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为实施这次空袭,以色列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准备,基本摸清了阿拉伯各国军队情况,尤其对空军十分清楚,如基地位置、跑道状况、雷达设施等,甚至连埃及军官活动规律也了如指掌。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避开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在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

以往偷袭成功,多在周末,此次空袭,以军打破常规,选择在开罗时间周一早上8点45分(以色列时间7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会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巡逻。每天5点雷达全开,到8点半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乘胜的地面追击 画上句号

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随后的几天,他们趁势进攻约旦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到6月10日晚为止,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及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阿拉伯国家战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六日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以色列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战争中约有100万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这是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典范,是中东战争中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也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压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战争的胜利对以色列来说是难忘的,遗憾的是,它并不是中东的最后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告诫人们: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猜你喜欢

开罗阿拉伯埃及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埃及艳后(外二首)
开罗一教堂遭炸弹袭击
埃及有个鲸之谷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