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中的政治
2015-05-30文李
文李
音乐与时代互为表里。音乐或多或少会反应出一个时代的政治走向和社会兴衰状态。二战胜利70年之际,除了电影,我们还不妨从音乐出发,从另外一个向度解读二战。
毋庸讳言,不管是何种层次何种风格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在社会政治这一方面总是会经意间和不经意间留下痕迹。社会政治在不同阶层不同个人身上都会有具体体现,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这些经历不只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而是与大环境社会政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那么在二战的炮火中,究竟催生了什么音乐?就作为宣传武器功效的音乐看,顾名思义可分两种:一是法西斯音乐,二是反法西斯音乐。在二战时期德意日是主要的法西斯国家,因而德国当时的战歌数量庞大,其中有些作品中的歌词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民意志的毒害,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统治者鼓动人们参与战争,让人们误以为战争可以为他们赢来面包,赢来美好的生活。例如:由解放之日,面包夺得之时(《霍尔斯特·威塞尔之歌》);祖国我向你致意,为了你我将行驶四方来保卫你(《德国U艇之歌》);我们只知道一个任务:现在驶向我们更美好的未来,战车向前,向前(《突击炮之歌》)等。
另一方面,音乐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使音乐的生存和发展扑朔迷离。被收录于日本动画在《少女与战车》中的《喀秋莎》恰是得益于战争体现出了它不同寻常的价值,通过政治洗礼获得永恒的生命。其原因就在于这首歌让音乐和战争相结合,让少女的情爱和士兵的英勇报国相融合。使得在难熬的硝烟和寂寞的环境中且只拥有冰冷武器的士兵得到了情爱的温存和慰藉。《喀秋莎》在人类战争和音乐上拥有一个非常值得炫耀的地方就是,苏联在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其起到的鼓舞作用建立了一座纪念馆。
“康塔塔”是欧洲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黄河大合唱》就是中国的“康塔塔”,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反法西斯音乐之一。以黄河为背景戏剧性的展现出侵略者的残暴和人们遭受的重大灾难。整个作品贯穿一个主题“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通过劳动号子音乐素材展现了黄河船夫与大浪险滩的搏斗进而展现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民族斗争。第二乐章男声独唱《黄河颂》利用宽广的气息热情激昂的歌唱黄河的姿态来赞扬中华名族的英雄气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由三弦伴奏的诗朗诵来暗示中华名族将面临一场灾难。第四乐章《黄水谣》民谣风格的女声二部合唱,利用音乐的情感转变从而来成为整个作品的转折点。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利用锣鼓伴奏,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通过两个流亡者对话的形式展现背井离乡的遭遇。第六乐章《黄河怨》利用悲惨的音调唱出绝望妇女被压迫被侮辱的内心告白,由此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采用“卡农”复调手法来增强音乐气氛,使人有种群情奋起的感觉,抗日力量不断增强。第八乐章《怒够吧,黄河》全曲的高潮,气吞山河澎湃波涛混声合唱来使整个作品主体升华充分表达了抗日必胜的信心。
音乐是很会调情的,是有感情的,当你一旦触碰到它时你就和它恋爱了,有心动,有兴奋,有伤感。不管是什么人,什么组织,什么时候,没有音乐激发,人是不能完全把他的潜能和才情发挥出来的。
电影中的不朽之作《拉萨布兰卡》和缠绵至今的情歌《时光流逝》的诞生就是因为在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华纳电影一位审剧人立马决定投拍一部以反法西斯战争为剧本的电影。
而音乐由于最早作用于社会是缘于它的政治作用,必然呈现出社会的政治型态且为政治服务。《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虐待和屠杀的影片。主人公瓦列是一位音乐才子,尤其在钢琴方面。该片中背景音乐就是由主人公瓦列演奏的段段扣人心弦钢琴曲组成,与当时在战乱环境中无奈、绝望却又乐观、充满求生希望的感情完美融合。
主人公瓦列一生钟爱音乐,热爱钢琴,所以他的生活是靠在酒吧演奏钢琴来维持生计,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段钢琴曲是在1942年德国人进入波兰之后,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但是瓦列依然在酒吧演奏肖邦的钢琴乐曲,乐曲的节奏表现了一种悲伤地情调,表现了主人公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然而这段音乐被两个为自私的验证金币而中断。在当时德国士兵极为残忍,变本加厉。当瓦列处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时。心理当然也是非常复杂的,既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也害怕自己是下一个受害者。此时第二段钢琴音乐急促且短暂的出现了。这段演奏流露出主人公的一种庆幸心里,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内心的恐惧感。以及对亲人的不离不弃之情。最后,在《降A大调波兰舞曲》中结束了这部电影,有反思的,有悲哀的,但没有仇恨和报复;有太多哀伤,有太多期望,却依旧是讴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世界上有许多事物,表面毫不相干,但是在一定程度甚至是某种意义上有着密切的潜在的联系。音乐与政治,就是这样神奇的两种事物。这两种同属意识形态的事物,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的的确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