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头里的欧战风云

2015-05-30周媌冷眉肖婷婷

华声 2015年8期
关键词:二战战争人性

周媌 冷眉 肖婷婷

今年的5月9日,莫斯科的红场上一如既往地举行盛大的仪式。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曾是这个民族身上巨大的伤口。四年的艰苦抗战,无数人的伤亡,多个国家的卷入,众多家庭的支离破碎,胜利,来之不易。

这场战斗也成为后世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才华横溢的他们用电影记录战争,塑造了难以磨灭的形象,讲述震撼人心的故事。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让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得以被我们和以后更多的人铭记……

苏联/俄罗斯篇:血色中的一抹温情

作为二战欧战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涌现出大量反映、反思战争的影片。以重要事件为主线的有:《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解放》、《莫斯科保卫战》等。除了大事件,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境遇也是俄罗斯导演的关注点。比如《一个人的遭遇》,反映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卫国战争中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再如《列宁格勒》,描述的是苏联女警察出于爱国心和英国女记者出于使命感,选择留在死亡之城。在描写战争的残酷时,许多俄国/前苏联导演也带着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如《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里,描述的是人性和政治博弈下,德军战俘与俄罗斯村妇的爱欲关系。

对于二战片,作为一个感性情感主导的文科女生,比起硬科技、硬战斗场面,我更偏爱以小见大的类型。

重点推荐的第一部是《士兵之歌》,该片于1959年12月1日上映。此片颜值奇高!男女主角的脸一放出来可以瞬间秒杀现在好多男神女神几条街。放几张图你们随意感受下。

在看电影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极尽虐心之能事的悲情片,看完却发现电影主基调充满着阳光和美好。19岁的通讯兵阿廖沙有六天的假期,他回家乡看妈妈,在路上,阿廖沙邂逅了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两人一路上各种欢喜冤家、各种小粉红的桥段简直是少女心收割机。

如果你以为这是“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战争童话,那你就错了。当两人终于确认心意,BUG出现了——阿廖沙要赶紧回家看望母亲无法陪伴舒拉,由于时间太赶,他甚至没来得及询问舒拉的地址。而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返回前线。可这一去,阿廖沙就再没有回来。自然他也没有再见过自己心爱姑娘的舒拉。

给你美好爱情,给你温馨的亲情,给你高颜值暖男,然后,用战争,把这一切全都摧毁,尽管极少有战争场面,但是观众却可以从这前后的落差里感受战争的残酷,对战争产生一种本能的反感。

第二部电影是《春天的杜鹃》。

导演别出心裁地把大战争中的双方浓缩到一个小空间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女主安妮,她的丈夫四年前由于战争离家再也没回来,留她独自一人住在大森林里,外面的战火硝烟对她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她只有一条——活下去。两位男主,德军维可无奈下参战,一心想回到的就是战前的大学生活,而伊凡则是一个满身阶级斗争细胞的标准苏联老革命。二人原本对立,但共同的对于战争的疲态、对于正常生活的向往最终让二人和平共处。最后,二人离开女主的大森林时都脱下了军装,穿上了女主缝制的兽皮,这似乎是某种象征,二人如同完成了受洗仪式。

导演无意去评价战争的双方,或单纯来一段狗血三角恋,而是抓住人性的共同点,然后创造一个最原始的环境,让人性在战争中得到最大的释放。

德国篇:我们该和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德国电影人在战后即开始了对纳粹时期历史的反思和探讨,这种探讨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著名德国电影人沃尔克·施隆多的《铁皮鼓》和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等作品至今仍是经典。

而199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成就了德国反战影片的典型。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使用了一种“中立”的立场来讲述这场血战。他没有痛诉战争的残忍悲惨、也没有讴歌苏德士兵的英勇无畏,只是露骨地将那场战争血淋淋地展现在银幕上。

在反思战争的电影探索之路上,如何处理战争凶手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大多数影片要么企图美化罪恶元凶要么淡化人物将其处理成配角。相比而言,德国的电影人对此做了多重角度的探索与剖析。《拜见希特勒》的嘲讽幽默、《彩色第三帝国》的零碎还原、《莫洛赫》的奇特视角,多样化的剖析让电影人的思考更为深入更为成熟。而拍摄于2005年的《帝国的毁灭》更是个中翘楚。

“第三帝国将是一个充满艺术和文明的乐园,并将绵延千年。”这是《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帝国的毁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希特勒形象,虽然他还是恶魔,但却是一个有人性的恶魔。这部在当时号称制作费用最昂贵的影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众多非议。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影片中的希特勒并不完全是一个独裁者、杀人恶魔,他有时也像一个身患帕金森症的孤独老人,会流泪,会亲吻爱人的嘴唇,喜欢吃巧克力蛋糕,经常牵着心爱的牧羊犬散步。

这场争议最后得出结论是,《帝国的毁灭》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这部电影拍出了德国人痛苦的自省,没有虚饰和隐瞒,让世人了解为何一个政治狂人会导致600万犹太人被杀、全世界共计5000万人罹难的悲剧。

《柏林的女人》则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活下去”的信念,一种生命本身的尊严。这是一段悬而未决的公案。德国人不承认,因为这对于德国是奇耻大辱,俄国人不承认,因为这对于俄国是控诉犯罪。两方上演着罗生门,苦的却只有当事人——那些柏林的女人们。从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宁为瓦全,不为玉碎”,我认为同样是一种高贵。

对于德国来说,铭记历史是一种习惯,他们对战争的反思从未停止。2013年的德国自省力作《我们的父辈》又以还原的方式来展示那段对德国来说不堪回首的岁月。

《我们的父辈》是一部长度为三集的电视剧,每集90分钟左右。它讲述了五个童年好友面对战争的不同选择和不同命运,五个人在柏林互相道别,度过最后几个小时的平静时光。电视剧把这些“当事人”的命运起伏平铺直叙出来,压抑得让人窒息。也难怪主人公威尔·汉姆说:“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美国篇:人活着,才最重要

美国拍摄了很多关于二战欧洲战场题材的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辛德勒名单》、《最长的一天》、《巴顿将军》、《六月六日登陆日》、《诺曼底大风暴》、《坦克大决战》等。

斯皮尔伯格始终是一个怀着童心的老男孩,即使作为犹太人的他的那部惊世的《辛德勒的名单》讲的仍然是一个人的救赎,结局仍然给人以希望,即便是那个内心挣扎的纳粹军官最后还是放走了他喜欢但却极力抗拒的犹太女佣。所以,怀揣着天真的他能够还原战争的惨烈,能够刻画战争中种种人性。他始终会在激烈的焦灼和痛苦的抉择后给你以希望,让你对人生有所感激,让你对生命有所珍惜。

正如《拯救大兵瑞恩》,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

还记得最先牺牲的那个士兵吗?为了救一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中枪身亡。这可能近乎一种本能,善意的本能,即使代价是生命。

瑞恩,这个八条命换来的年轻士兵,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他没有转移撤退以保全自己,而是留下来和这群热血男儿共同作战。这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于生命的责任。他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提醒自己好好的活着,活的有意义,不单为自己,还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个忠魂。这将是贯穿他一生的动力,直到他头发花白的时候,仍然会为这些动力和自己的坚持激动的热泪盈眶。

人性本是这样,追求安逸平稳的生活,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宁愿和他的爱人在一起好好生活也不愿做一名英雄。杀死康尼后的一个镜头不是在赫鲁晓夫那里邀功行赏,而是去医院找他的爱人塔尼亚。丹尼洛夫这样用共产主义武装自己头脑的人居然欺骗萨莎的妈妈他叛变了去德军那边了,因为他认为这位妈妈宁愿知道自己的孩子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不论站在哪个阵营。

康尼浑身上下散发的贵族气质,让你无法把他同一个嗜血的刽子手联系在一起。康尼交出他的名牌的同时也交出了一枚十字勋章,他说那属于他的儿子。如果不是战争,也许康尼正带着自己的儿子在德国的某个森林狩猎。

影片开始的阶段,那些懵懂的脸孔刚刚被送上战场的惊恐无助以及求生的渴望在影片的推进中已经不复存在了,影片的后半段能够看到的是,大家把每一天都当作世界末日来生活,及时战争中,也爱并快乐着。

人性在战争中泯灭了,人性也在战争中闪烁。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人性呢?人性应当是自然的流露,不要尝试着把人性逼出来,那扭曲的东西,已经不叫人性。

英法篇:一直到这些影像你再也忘不掉为止

高卢雄鸡法国人,从来都是自负自大的,但在二战中,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数月就战败投降,这无疑是奇耻大辱。所以,他们在二战影片方面,建树颇少。不过数量虽屈指可数,但不少是精品。

《虎口脱险》整部电影笑点迭出、诙谐幽默。电影中,每个稍有觉悟的法国人都坚持认为战争并未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每个人各安天命,全然忽视纳粹政权的存在。电影刻意回避了血腥和枪林弹雨。法国人希望通过插科打诨的方式来回忆不堪回首的往昔,这或许是天性浪漫的某种显露。

在《沉静如海》中,法国人稍稍流露出国破家亡的愤怒与对侵略者的敌视,然而这淡淡的民族屈辱感在爱情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最后束手就擒,暗自原谅纳粹军官,甚至幻想与他共结连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未想过,处在对立面的法国,能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这场战争。这对于一个被入侵的国家来说,实在是太过于纯真太过于浪漫了。

《钢琴家》则把焦点对准了大时代里的普通人。一位波兰籍犹太钢琴家,在战乱期间东躲西藏,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的故事。钢琴家在刚开始逃亡的时候,一直保持着自己曾经优雅的生活习惯,看到身边不断莫名其妙丧生的人,总是忍不住要大哭一场。直到后来,他终于在那些不见天日的的逃亡中学会了另一种生活。在影片的最后,当他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找到一个罐头后,他终于像一个真正的流亡者一样,对着这个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东西眼冒绿光……

无论是平民,还是枭雄,战争都不可避免地把每个人卷入其中。《最后一班地铁》就详尽地描绘了巴黎人民在敌占区的日常生活。没有正面的战争,只有默默的反抗,德军摸了孩子的头,母亲不动声色地来一句“我们快点回家洗头”。在导演特吕弗的镜头下,二战时的法国,焦灼不安与屈辱并存,但表面上,一切波澜不惊。

阿伦·雷乃的《夜与雾》则是一个“特例”。这部揭露纳粹集中营恐怖暴行的纪录片,被公认是纪录电影杰作。本片时间不长,32分钟,但其震撼人心的效果远甚于《辛德勒的名单》。看这部电影的人都在承受着一种痛苦和挣扎——在不想观看残忍影像和继续观看中挣扎——“直到这些影像你再也忘不掉为止”。

至于英国二战电影,他们总是能在大制作和小格局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汉弗莱·詹宁斯可以在《聆听英国》和《救火英雄》里用抒情的笔触来描绘战中英国人的生活;卡瓦尔康蒂·阿尔贝托则可以拍摄出反战电影《48小时》;还有娓娓道来、具有英伦情调的《轰炸鲁尔水坝记》。而迈克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这两位跨越国界的大师的搭档作品《平步青云》,则用一种“非正常”手法表现了军人在死亡后,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平步青云》对战争与死亡的处理,正是欧陆二战片别具一格的体现。

2008年由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拍摄的《朗读者》让人印象深刻。导演采用了人文主义手法,让二战期间的一个普通的集中营女看守浮出水面。汉娜怀抱着自己是文盲的秘密沉默了一辈子,不惜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和20载的牢狱生涯,很难说这种尊严在二战这个历史是非面前是否恰当,但它让人感到震惊并怀有敬意。你从汉娜身上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战争对人性的戕害,这样的反思比传统的二元论来得更为深刻。

战争中,众生如草芥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二战的战火自然也没有放过这块多事之地。战后,巴尔干半岛各国也涌现出了许多关于二战的影片。其中,南斯拉夫的《桥》最为有名。即使没有看过影片的,也能随口哼出那首著名的“啊朋友再见……”

《桥》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班宾诺的牺牲。那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在泥水里,一次次挣扎着站起来又一次次被身后的德军射倒,声嘶力竭地喊着好友扎瓦多尼的名字。为了保护大部队,扎瓦多尼不得不往班宾诺的方向扔出炸弹。第二个是炸桥成功之后,游击队和德军都感叹:“真是一座好桥!”可是这座好桥却让许多人献出了生命,不无反讽意味。

素来安静祥和的北欧也没能逃过二战的烽火。1940年,德国发动威塞演习行动,在与英国进行交火后占领挪威全境,此后许多挪威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德军。挪威电影《九条命》就以此为主题。

1943年的挪威北部海域,挪威反抗军以货船为挪威北部地区抵抗运动运送武器和炸药,行动因小人告密而失败,死里逃生的主人公在战友们全部殉难后带着脚伤继续逃亡,最终他历尽艰辛,到达了中立国瑞典的边境线。

尽管距离欧洲战场遥远,但亚洲也有不少欧战题材的影片。

《登陆之日》是韩国导演姜帝圭2011年的作品。小时候跟随父亲移居朝鲜的少年辰雄遇到了和自己一样喜欢跑步的朝鲜少年俊植。长大后他们成为一对马拉松对手。随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俊植被强征为关东军,而辰雄成为新任守备队队长。此后俊植先后在日军、苏军、德军服役,辰雄也与俊植一起走过了坎坷旅程。

不论是俊植还是辰雄,在战争面前都变得渺小,生命的走向半点不由人。就像台湾电影《艋舺》里说的:“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草。”

《红樱桃》是一部由叶大鹰执导的中国电影,该片是比较少见的关系欧洲战场的国产影视作品。

1940年的冬天,中国孤儿楚楚和罗小蛮被送入莫斯科近郊的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学习。课堂上,当楚楚讲述自己亲眼目睹父亲惨遭法西斯刽子手杀害的情景时,老师和同学都震惊不已。两人后来因夏令营分头去了不同城市。德军入侵莫斯科后,楚楚被德军抓住,落入一个有在女性人体上纹身作画癖好的德国将军之手,噩梦自此不断。

后来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但是战争的阴影却一直存在于楚楚的心里,就像她身后那个法西斯刺青一样无法抹去。

猜你喜欢

二战战争人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逼近人性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