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因“患病”拒绝长大

2015-05-30陈伟

中老年健康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潜意识患病

陈伟

对于常年待在家里、不外出工作的人,很常见的理由就是曾患过心理疾病,虽然经过治疗,但还是很自卑。而作为父母,因为孩子“有病”,也只能尽心尽力去呵护。

可大家是否想到过,有时候症状是一个人不去长大的理由。有些心理疾病,通过各种药物治疗都无效,倒不是这些病治不好,而是这些症状在使一个人从中“获益”,比如不需要上班、上学,不需要承担很多东西,而且有人在旁边精心照顾,不会给他施加任何压力。其实,很多心理疾病就是一个人的潜意识在作怪。因为潜意识很清楚,在得病的时候,可以不用去承担责任,可以不去长大。

但这种停留在疾病中不去长大的状态,并非是一个让患者满意的状态,患者同样会受到症状的折磨,渴望好转,有时候也希望长大、独立。此时,尤其是通过药物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必须要把该承担的一切勇敢地承担起来,选择长大,不再做一个“孩子”。开始可能会感到痛苦,很不习惯,但是一旦心理上成长了起来,就会享受到成熟所带来的快乐。

这时候,也需要身边的呵护者向后退一步,改变以往的模式。因为呵护者不退出,被呵护的人就觉得没有长大的必要。比如做父母的可以想一想,我是否对已经成年的子女还像对一个小孩那样?如果是,就该逐渐退出。退出不是不管子女,而是像对一个成人一样对他。

同样,呵护者往往一开始也会不习惯,或者不舍得,不放心。可过度呵护有时反而会害了一个人,必须下定决心收手,尤其在对方已经成年的时候。继续呵护,很容易造成对方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错位,继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潜意识患病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