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 一个价值两亿美元的决定

2015-05-30张君燕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海瑟薇太空舱诺兰

张君燕

2013年,美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打算拍摄新片《星际穿越》。按照拍摄科幻电影的惯例,一般会采用大量的3D技术,营造出太空梦幻的特效场面。如此,既简单视觉效果也很好,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开支。

正式开拍前,诺兰请来主演安妮·海瑟薇试镜。第一个镜头是在太空舱的一个画面,导演诺兰打算用电脑特效营造出浩瀚星空的效果,安妮·海瑟薇只需要站在绿幕前,“假装”自己在太空中就好了。拍摄几幕后,诺兰走到闷闷不乐的安妮面前,关切地问:“怎么了,似乎不在状态?”安妮微皱眉头,苦着脸说:“站在绿幕面前,我怎么都找不到感觉。我努力了,可是总做不好。”看着安妮自责的样子,诺兰思索片刻后说:“不用自责,这不是你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几天后,诺兰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3D技术,放弃特效,改为胶片实景拍摄。正式开拍后,为了让演员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用大型鼓风机制造“飞沙走石”的场景;在室内找不到外球星的感觉,那就让剧组到冰岛取景;在绿幕前感受不到太空的氛围,就专门设计出浩瀚星空和太空舱。如此一来,演员们再也没有找不到感觉的苦恼,表演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可为此,这部影片的拍摄成本却一下子达到了两亿多美元。面对超出预算的巨额投资,诺兰却表现得很平静:“演员的感觉最重要,不能因为节省成本而给演员们带来额外的困难和麻烦。”

素材点拨 一个价值两亿美元的决定,其初衷竟然是为了照顾演员的感受,让他们更好地找到拍戏的感觉。这反映出的不仅是导演诺兰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更是对他人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理解。影片因此受到全球影迷的欢迎、获得超高的票房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海瑟薇太空舱诺兰
被困太空舱
假死疑云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多维解读和综合探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评介
你老了,但你依然被需要
中医“太空舱” 助力“治未病”
安妮·海瑟薇: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安妮·海瑟薇 出任联合国妇女亲善大使
充气展开太空舱的发展历程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