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2015-05-30高婷
高婷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市场日益复杂险峻、变幻莫测,过去许多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温床,如人口红利、改革开放红利、资源环境红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都不复存在。无论是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还是企业自身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比以往更加紧迫,更加难以回避。而“创新驱动”是顺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中小企业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在创新上有勇气去尝试、有责任心敢担当、有智慧谋划策略。
关键词:企业;创新;驱动;战略
一、充分认识当前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发展之路基本结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有意无意地走了一条要素和投资驱动发展之路,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二)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实施再工业化,使得我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创新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竞争力的法宝。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明显萎缩,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成本竞争,也面临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压力,现有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空间已越来越小。
(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育我国新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推进我国产业迈入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生产的战略转型升级。有利于创新工业化道路,降低能源消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战略面临的困境
(一)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太少。在我国,实际上创新还只是一小部分企业的事。据统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仅仅占企业总数的0.0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出口产品的90%是贴牌生产。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似乎与创新无关。自主创新需要资金资本的支持,现在来看,资金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支持还不够。
(三)体制机制障碍。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仍然是过度关注GDP、关注投资、关注增长,这些理论本身就是影響我们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今,我们面临着创新经济和旧常态经济之间的摩擦和转变。创新驱动需要有几个大的“拉手”来拉动,比如高科技经济、高新能源以及互联网。另外,在海外投资、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变革等方面也存在推动传统经济变革的重要“拉手”。
(四)市场环境不健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的障碍是市场环境不健全,体现在低成本竞争、低成本污染环境、代工、抄袭模仿和行业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
(五)商业模式创新是块短板。当今美国企业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40%是技术创新。美国的苹果公司和中国的海尔集团都是公认的技术领先企业,但靠的就是商业模式,前者是“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后者是“零库存下即需即供的人单合一”。
三、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战略
(一)四个“更加突出” 。
1.更加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重点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2.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要通过创新驱动满足民生和经济转型的需求。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使创新贴近现实、走向市场,让创新结果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和城乡居民的需求结合起来。
3.更加突出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突出科技创新在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更加突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决定着其核心竞争力。完善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激发发明创造动力,把拥有和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大幅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
(二)“五个新突破”。
1.在提升创新发展环境上有新突破。企业要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科技投入观。政府要敢于担当,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为自主创新的创新产品提供特殊的扶持政策,拉动国内消费,打通市场环节,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
2.在深化创新技术融合应用上有新突破。强化现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复杂技术准备和系统的开发平台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以实体经济为载体的自主创新活动,坚定不移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大专院校和企业的带动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与产业相耦合的科技服务业。
3.在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上有新突破。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最大限度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激发创新热情。实行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分类评价管理机制,解决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混合评价模式边界不清的现象,为创新活动培养早就专业化、高端化的科技研发和科技管理队伍。
4.在完善政策机制上有新突破。改革我国目前针对国产化中高端产品的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鼓励骨干企业引领支撑行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示范与扩散作用。
5.在充分发挥创新人才有新突破。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放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快集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根除科技教育领域的官化现象,让科技人员享有自由的创造空间、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真正实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新活力,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