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阅读时代的郭敬明现象浅析

2015-05-30陈智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浅析

陈智伟

摘 要:在当代中国文坛,与同时代其他“80 后”作家相比,郭敬明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文章主要分析轻阅读时代的郭敬明现象。

关键词:轻阅读时代;郭敬明现象;浅析

郭敬明,1983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青春文学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杂志社主编。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文学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在当代中国文坛,与同时代其他“80 后”作家相比,郭敬明无疑是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对青少年群体的准确定位以及由文而商的人生经历,既有新时代文化环境中鲜明的“80 后”特色,又有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独特个人风格,形成了“郭敬明现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媒体炒作、商业包装、造星运动和读者追捧等热闹景象,他是一个资本与文学相结合的典型现象,他的成功为我们呈现了轻阅读时代下的“文学商业景观”。

一、轻阅读时代的文化背景

最早提出“轻阅读”概念的是上海文化出版社,它曾以“轻阅读书坊”为名出过一系列的丛书。当时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王肖练曾经就“轻阅读”一词作过一段很精彩的诠释,他说:“‘轻阅读是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不是没有分量,‘轻阅读是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不少读者常常把“轻阅读”理解为“快餐读物”,往往认为此间无深意,纯为打发时间,没有留存价值。有相当一部分读者甚至把一些轻松、热闹、夸张的青春读物当作轻阅读。其实这都是对轻阅读的误解。轻阅读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学习的节奏快,都市人压力普遍大有关。“轻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娱目娱心,多少可以起到缓解压力、打发闲暇的作用。

二、郭敬明小说的风格探析

(一)青春的故事。纵观郭敬明的作品,从最初的《1995—2005 夏至未至》、《夢里花落知多少》到近来的《小时代》系列,无不以青春为背景,以青少年的成长故事为题材。郭敬明的文本里阐释着“在时光的洪流中,在喧嚣之下,在孤独和寂寞的笼罩中渐渐成长”,本应该是天真无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充满烂漫的青春却呈现出一种灰色的基调,寂寞、压抑无一不充斥在作品整体气息之中。但是细细品读之后会发现在对传统反叛的背后却是对纯真的渴望。在作品主题方面郭敬明传达给青年读者的是青春的伤痛与美好、对自由的向往、对至真情感的追求和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叹惋。郭敬明将自己的创作对象定位在处于学生阶段的年轻人,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比较敏感,对情感、自由、理想等抱有较高的热情和渴求。郭敬明在作品所创造的故事、人物和蕴含的感情正好是青年读者此时迫切需要的。

(二)伤感的文字。郭敬明所创作出的作品感情基调基本都是单调的哀伤,郭敬明就曾以“一半明媚,一半哀伤”定位自己,他的作品中无不充斥着对生命流逝的叹惋,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渴望。“文学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的传达,文学将注定只能是个空洞的神话。郭敬明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伤感的文字游戏。他的文字文字非常华美与丰盛,散发着诗意的光芒,仿佛一串串跳跃的音符,忧伤中凝目美好的力量,沉郁中透露温情的元素。他的文字细腻而郭敬明善于用大段大段唯美的文字营造令人沉迷的伤感,令青年读者沉迷于其中。

三、郭敬明现象出现的分析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轻阅读”时代,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阅读背景下里,郭敬明出版刊物、发表的作品顺应了整个时代的阅读气候和一代年轻人的阅读趣味。‘轻阅读”的时代背景下,郭敬明和自己的读者群建立一个共同的文学生态圈,共同分享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创作和阅读都基于此文化背景,这样的格局促成了郭敬明成为青春文学创作的翘楚,另外,建立在这种文化圈上的文化商业,也获得巨大的成功。由青春作家变身为出版商等多重身份之后,郭敬明开始构建自己的商业链。他首先将自己定义为一种消费符号,并身体力行的在各种作品以及各种公众场合强化自己作为消费符号的意义。那么紧跟其后的四迷们作为这个符号的消费者不断参与消费,在这种几乎是非理性消费中,四迷们对小四的概念模糊了,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因为爱“小四”而爱郭敬明的作品,还是因为爱看郭敬明的作品才爱上了“小四”。在四迷的眼中“小四”和郭敬明的作品合二为一,同为郭式帝国的商业品牌。这种相互陪伴,消费与被消费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郭敬明的成名和持续“火热”。

不少批评家在评论郭敬明时尖锐的指出不足,指出他在市场经济的喧闹之中是无法安静的写作,而我认为喧闹所留给他的也必定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另外作家也是需要成长的,你不能想要求一个得道高僧那样去要求一个小沙弥,而郭敬明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有着慧根的小沙弥而已,以后是不是能够靠作品征服世人,还得看今后有什么样的经历以及他自己的选择,但是他的经济实力.和实践经验把他裹在象牙塔内,如果能够冲破必定是质的飞跃。周国平在他为《新概念 文学青春书系》作的序中,最后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今日的批评家制造出了青春文学,而我相信,真正能成大器的必是那些跳出了这个范畴的人,他们不以别的青春写手为对手,而是以心目中的大师为对手,不计成败的走在自己的写作之路上。”所以唯有在天赋、勇气、毅力上比别人更胜一筹,才能在难度、深度上比别人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谭文江,胡笑梅.年轻的心永远不变——也说郭敬明及当今校园文学[J].师范教育,2004(06).

[2] 徐雪艳.论文学出版的视觉消费——以郭敬明《最小说》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05).

猜你喜欢

浅析
浅析搓法
浅析电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更年期汗证的治疗浅析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Bundle和Intent在Activity之间的应用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明代漕运轻赍银
浅析“谯”字“酷烈”义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浅析唐代的自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