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昌硕的人物画艺术及市场行情

2015-05-30司玉花刘清扬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市场行情吴昌硕海派

司玉花 刘清扬

摘 要:吴昌硕是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诗书画印堪称一绝。近年来对吴昌硕的诗、书法、山水花卉写意画及他的篆刻都有很深的研究,唯独他的人物画很少被提及,本文将通过分析吴昌硕的人物画的特点以及市场行情,来展现人物画在吴昌硕的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吴昌硕;海派;人物画;市场行情

吴昌硕(1844—1927),中国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关于吴昌硕的山水和人物画,诸宗元在《缶庐先生小传》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画则以松梅,以兰石,以菊竹及杂卉为最著。间或做山水,摩佛像,写人物,大都自辟町畦,独立门户。”诸宗元的评述很是精确,从吴昌硕的传世之作来看,其花卉画两千,山水画不过数十,而人物画只存几件。正因如此,人物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吴昌硕的人物画

吴昌硕一生绘画作品众多,但据史家记载的人物画真笔传世的仅有十余幅。提及吴昌硕的人物画就不得不说海派的绘画大师任伯年,两人在上海结识,由于志趣相投,很快成为好友。因为任伯年曾不断地为吴昌硕画肖像,如著名的《芜青亭长四十岁小影》、《酸寒尉图》、《棕荫纳凉图》、《棕荫忆旧图》等,吴昌硕则善题诗,酸语哭调,谐趣横生,而又警策动人,深入底蕴。这种抒写现实人生的题吟,正是促使吴昌硕一试人物画的动因。而经过任伯年的指点吴昌硕的绘画有很大的进步。吴昌硕早期也有人物画作,光绪十九年(1983年)为石墨临金冬心笔意的《钟馗图》其笔意古拙,略显幼稚。1914年71岁时另有一幅《钟馗图》写其烂醉一态,其人物取高古拙趣,而以切中时弊讽咏现实为指归。《挑灯读书图》(中国美术馆藏)则更有深度,墨笔人物,倚卷观书,胸前置一架油灯,画中一片空灵,如油灯耿耿之光,逼近吴昌硕早年经历的生活苦境,极为感人。吴昌硕的人物画继承明末“白阳青藤”以来的水墨写意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用笔融入绘画,以苍劲酣畅的用笔,淋漓的墨色,鲜艳强烈的敷彩,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吴昌硕的人物画是在72岁以后开始创作,通过吴昌硕的年谱可知他从78岁后更加淡薄名世,修身养性,时常以佛教为题材进行创作,如:《达师航海图》、《布袋和尚图》、《老僧图》、《观音度海图》等。这正表明了吴昌硕在晚年的心态,而他的艺术成就和黄宾虹、齐白石一样都是晚年辉煌。80岁以后的创作比以前更多更好。细观他的人物画可知他并不像白石先生一样经常画一些同类的题材,而都是自己的新得和创作,如:《自写小像图》(吴昌硕纪念馆藏)、《达摩面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84岁也是他创作的最后辉煌阶段,不少名篇也都是这一年创作的,如:浙江博物馆藏《墨笔山水册》、《寿佛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达摩面壁图》、《富贵神仙图》等。

二、吴昌硕的人物画的特点

首先,吴昌硕的艺术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题材的创新性的再现。关于这一点可以用“古人为宾我为主”来说明。同样也可以从他的后期作品中体现出来。学八大而不像八大;“仍是大聋何耶?”,也许并不是一个疑问的语句,而是吴昌硕生命中的烙记。学古人不似古人,学自然不似自然,正是他一生刻意追求的境地。吴昌硕汲取各家之长,“师古而泥古”,独创一格,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特殊,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这并非偶然而是与他早年避兵乱,谋生计,浪迹南北两地,游历名山大川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关。

其次,书印入画重视神韵。吴昌硕有着很深的书法和篆刻功底,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书法作画”。他的用笔采用悬腕中锋,笔力苍劲老辣,力透纸背。构图布局讲究气势。吴昌硕的构图与书法、印章的布白相似,喜取“之”字和“女”字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题词或长或短,都根据画面气势来安排。

再次,色彩追求鲜艳厚重。喜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尤好用西洋红,色调鲜艳强烈,题款吟印十分讲究,位置意趣,笔韵处理妥帖,与整体的画面相得益彰。他的画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寄物于情的特点,不重形而重势;外形拙朴,内涵丰富。

最后,吴昌硕的人物画还具有民间化的特质。他与“人民艺术家”的齐白石有“南吴北齐”之称。吴昌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民间常见的事物作为题材,以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表达对世人社会的看法。虽然寥寥数笔,但表现幽默有趣的同时更具有深刻的警示性,如他笔下常画的《钟馗图》。

三、市场行情

吴昌硕的作品历来被人们所珍视,早在民国就有极高的声誉。当时画价与张大千、吴湖帆不相上下,属市场最高的。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来上海买画,开价达100两银子。那时应酬多,有时不得不请弟子赵子云代笔。80年代他的作品开始进入海外拍卖行,每幅作品数万元。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作品在海内外收藏家的追捧下,扶摇直上。1998年尽管我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五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嘉德2004春季拍卖会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风》以1650万元成交,创下了吴昌硕书画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这一数字不仅大大超出了此前所有吴昌硕书画作品在中外公开拍卖会的成交价格,而且名列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在中国内地拍卖市场成交纪录的第三名。1650万远远不足以体现吴昌硕《花卉十二屏风》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随着中国民间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中国传统艺术品将回归其应有的市场地位,在拍卖会上与西方艺术品相匹敌。

从目前市场上吴昌硕绘画作品交易的情况来看,基本以写意花卉画为主,而人物画偶尔会出现在市面上。人物画少的原因当然是,所有商品都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只要吴昌硕的人物画在市场上流通,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吴昌硕的书画在当时就卖的很好,从70岁后他不断修订的“润格”,可以反映他的画价在飞快的增长。适以四尺整幅为例,1913年为八两(大洋为十一元四角),1919年为十八两(大洋二十五元两角),而1920年为三十两(大洋四十二元),这时画价已相当可观。1914年一元大洋在上海能买44斤大米,也可以供五个人去中档的餐厅吃一顿西餐。民国前期,北大教授生活优越,家家都雇听差、保姆,甚至还雇厨子、车夫,全部全下来一个月无非花上30个大洋。此外他比较少画的山水画,比花卉价格增加三倍。并附注:每两作大洋一元四角。此外,他的另一不成文规定,画佛润格加倍。在中贸圣佳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吴昌硕的《竹林七贤》以5520000元的价格成交。《竹林七贤》为画家晚年之作,所绘山石悬崖、苍石竹林、席地高士,皆古朴有致,浑厚高古。整幅画以水墨写出,淡墨施染,用笔浑拙古厚,构图左右开合,中间溪流坡石,意境深邃。画面中七人的分布较为散。下方道中二人,各带一书童,前行高士身旁一书童,负笈低身随行,溪桥上高士策杖,身旁书童携琴随行;亭中四人,坐而论道,亭子四周翠竹环绕;远山崖石突兀处一高士盘坐,似为观望远处。吴昌硕此作有追摹沈周(石田翁)笔意之感,似有“粗沈”风格。这件作品刷新了其价格新高,也是吴昌硕人物画的一个杰出代表作品。对于研究吴昌硕晚期的绘画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研究他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的摹本之一。

不管是经济上的不景气,还是艺术市场的不稳定,吴昌硕的艺术作品上升趋势都是很明显的。投资吴昌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一个如此受市场追捧的艺术家来说,伪赝品自然很泛滥。投资者应注意。对此,给出以下建议:

1. 从人物的画法来说,主要有三种:其一为人物只勾衣纹不渲染,一为人物只不渲染勾衣纹,一为人物既渲染也勾衣纹。凡勾纹者,其线条必可见吴昌硕书法之用笔,晚年多为草篆之法,粗犷苍劲。2.在用印方面一般来说,四十五岁之前,吴昌硕多用“吴俊”,其后至六十九岁用“吴俊卿”,期间也用“昌硕”“ 仓石”“ 老缶”“苦铁”尤其于册页上,字号并用的情况很多。六十九岁后多用“吴昌硕”。晚年则还有用“缶翁”“大聋”等。早年题款下只用一印,晚年则一朱一白双印。[5] 3.关于代笔问题,王一亭喜用硬毫,吴喜欢用羊毫,王是以硬写柔,笔势刚峭。吴是以柔写刚,金石情味必现。在笔线和水墨的深度及内涵上,吴更胜一筹。虽然是代笔,但有吴昌硕的吟印,一般的赝品还是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4.人物画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如《竹林七贤》;一种是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如《钟馗图》。从笔墨角度看,主要看他的气魄和力量。笔意渐老辣苍茫。

参考文献:

[1]叶子、江吟主编;丁曦元.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卷一)吴昌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2]]李开周.民国一块大洋能买什么江西人民日报[J].2012.12

[3]王家诚.吴昌硕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4]吴东迈著.吴昌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5]刘国生主编.中国绘画收藏与鉴赏全书(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司玉花,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篆刻艺术。

刘清扬,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市场行情吴昌硕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海派剪纸
一代绘画大师吴昌硕
天交所市场行情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用劲刻
天交所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