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然状态

2015-05-30叶安国

大东方 2015年8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高中化学

叶安国

摘 要:当前教学中,存在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和学生主体作用淡化和表面化,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要求与应试教育日盛形成对比,人们纠结于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于是,开始关注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可以指导化学课堂教学更好地实施教育交往,帮助解决教学中的主体平等、消除功利等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交往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大都流于表面和功利化,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与应试教育中徘徊。于是,人们开始回到教育改革的理论起点来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注意到主体间性理论。

一、主体间性是促进主体平等的必要环境

笔者在化学课分组实验时发现一个现象:2~4人组成的学生实验小组,分组实验时,每组自然会形成一个核心,以这个核心为主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动手操作、问题排除、实验分析等,其他同学也乐享其成,很少发表意见。笔者曾刻意让小组成员互换角色,结果发现他们都不适应,实验无法进行下去。因为这一现象的非个别化,笔者开始思考在课堂里出现的主体性的两个极端表现背后的原因。

主体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中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培养学生主体、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前提。

倘若在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个体主体性,必然会导致教学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利用和改造,而无视“客体”的意志存在。这是主体性教育在“主客二元”思想指导下的必然结果,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主体间的不平等。主体间性教育强调的是“主”一“主”模式,无论是老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之间,都是两个主体间的平等交往。这样的环境下,教学不是指示安排,而是共同参与,不是单向传递,而是相互沟通,不是服从接受,而是达成共识,不是灌输记忆,而是自我建构[2]。

二、主体间性是消除教育功利性的必要利器

教育的功利性主要是把人当作客体,成为主体实现价值的工具。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找不见“人”,或只是人的形式存在,而不见内心“在场”。

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追求更高的目标达成度,这本无可厚非。但倘若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来换得一面之所长,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求得眼前利益,这实非教育人所为。

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实际就变成知识传输和再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搬运量”“过度包装”和“签收”,就自然成为教学效果的考核要素。题海战术就是为了增加“搬运量”,不断地重复训练就是“过度包装”,而无休止的考试就是检查学生是否“签收”。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只是完成“快递”任务。这就是教育的功利性。而学生以及家长在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也深谙此道,只“埋单”对分数有用的“快递”。这也反过来影响施教者的态度和原则。这种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实质性缺位,是教育功利化的表现,也是必然结果,是教育不“为人”的诟病之源。

化学教学要消除功利性,关键是要真正以育人为旨归,必须做到:

一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教师的备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学生已有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抓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搭设通道和平台,这才是作为主体与另一主体交往的应有态度,差别就在于教师心目中是否有“人”。

二是教育要走进学生内心。走进学生内心既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化学教学中,教师的倾听、与学生的问题切磋、实验的共同参与,老师讲化学故事的惟妙惟肖、故事内容的引人人胜、听故事的人的聚精会神等,都可能成为一颗火种,成为点燃学生的火种。

主体间性是教育场域中“人”的回归的产物。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它是两个主体通过平等的交流而达成共识,并通过共识所表现出来的相关性、通融性和统一性。因此,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的共在,没有功利,没有占有和利用,没有强迫和讥讽,师生彼此进入内心,不以取悦对方为目的,也不以任何目的而取悦对方,无私地敞开心扉,达到心与心的交融。

三、主体间性是实现教育交往的必然诉求

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不是教学的手段,不是与教学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身。只有在平等的教育交往中,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教师心灵的力量和精神的传递。

一些教师上课学生不喜欢,其原因有很多,有个人知识和能力的问题,有工作态度的问题,但缺少教育交往是他们上不好课、不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缺少与学生的交往,课堂变成单主体课堂,课堂显得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实质性的互动少,没有思维交锋,更不要说产生碰撞,擦出火花。

主体间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关系[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沟通、协调功能,二是整合功能。在师生教育交往过程中,产生主体间性,反过来,主体间性也保障着平等、有效的教育交往的实现。人的发展就是通过交往而实现的主体的自我建构。

教育交往存在于教学全过程[4],近年提倡的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综合实践等都是教育交往的有效方式。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形式化倾向,主要存在这样几类问题:

一是选择性“活动”。教师有时为了控制课堂,把教学中最容易有序合作的任务交给学生,而把可能“失控”的环节,全部自己承担,这样既有合作的精彩,又有课堂的“收放自如”。本质上说,这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在作祟,以学生活动之名而行灌输之实。

二是多余式“讨论”。教育交往是源于内心的需要,它是发生在问题情境之中,且存在交往之逻辑需要,否则就是多余。有的课堂为了小组活动而活动,明明是非常简单,学生根据个人的认知就能作出判断和选择的问题,老师一定要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三是形式化“合作”。一种现象是“为了形式而合作”。例如在一节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一分钟不到就提问学生,学生不用说思考,读题都来不及,更不要说交流,更枉谈合作,这只能让所谓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另一种现象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化”,这限制了学生的交往范围,甚至学生课前就进行过演练,让合作流于形式,这不是常态化、自然的教育交往。

参考文献:

[1]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2]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5-121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余庆中学化学组)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